中国“车圈大逃杀”开启!又一网红车企,悬了…
“是没交网费吗?”一位哪吒车主问道。
2025年刚刚开年,“车圈大逃杀”就已经启动。这次,引发恐慌的是一家网红车企——哪吒汽车。
1月6日,多位哪吒车主发现,哪吒汽车官网无法正常访问,打开后的页面只显示了一行字:“系统维护中,请稍后再试。”
有的门店疾呼:“我们还在!”
有的销售则直言,自己已被裁员,直营门店也关闭了。
为什么一行字,就会引发车主的“无限遐想”呢?除了官网崩溃确为重大事故之外,也因为有前车之鉴:威马、高合和极越等等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爆雷教训”还历历在目。
曾经被称为“造车新势力F4之一”的威马汽车,在2023年10月进入预重整阶段,消息宣布24小时内,APP瘫痪,远程控制功能失效;
2024年2月高合汽车突然爆雷,大规模裁员后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进入创始人丁磊所言的“三个月抢救期”;
而极越汽车更是在2024年12月“一夜闪崩”,原地解散,CEO夏一平直接被员工围堵在办公室,总部大楼外连续几天都蹲守着拿不到欠款的供应商们。
这三家已经爆雷的车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此前都有“风声”,有迹象,但彻底的爆雷来得特别快,快到让员工和供应商都来不及反应。
爆雷后车企的CEO或创始人或许还会出面维持市场信心,但通常,他们会很快“消失”,留给车主们的,只有不再有反应的显示屏、坏了或许就换不成的原配件和原零件,以及做不了的保养。为此,威马车主们甚至不得不自发“造”出了一份“威马维修宝典”,集思广益找出威马汽车的配件或者平替。
总之,车企爆雷后留给车主们的,总是一地鸡毛。这也难怪,哪吒车主们乃至互联网看客们担心,官网崩溃亦是预兆,这也有可能演变为一场“钝刀子割肉”后的突然爆雷。
何况,哪吒汽车刚刚经历了大规模裁员、供应商上诉讨欠款和换CEO等多次波折,就像股市里令人心惊胆战的闪崩现象一般,大起大落,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官网崩溃迅速演变为舆论风波,各方信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即使1月6日下午四时,哪吒汽车官网已经恢复访问。
哪吒汽车姗姗来迟,在修复好官网后才出面回应道:“对于网络上的倒闭谣言,我们已截图取证。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01
哪吒还能活下去吗?
若将一系列舆论波折归因,哪吒汽车的危机最终会指向其资金的困境。
对比起同行,2023到2024年两年时间里,哪吒汽车过得战战兢兢。
2024年6月26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而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到2023年期间,哪吒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87亿元、131.50亿元和135.5亿元,但是,净亏损则分别为48.40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
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到2023年期间,哪吒汽车的净亏损则分别为48.40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
也就是说,三年时间,哪吒汽车就亏了约183.73亿元。如果按照2023年的汽车交付量来计算,那么哪吒汽车每交出一台汽车,就要亏损5.5万元。
如果哪吒汽车的数据事实只是讲到这里,那么,问题其实不算严重。毕竟,截至2025年1月8日,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也只有理想汽车和问界(赛力斯)实现了扭亏,能够自我造血。
造车是一件烧钱的事,一边亏损,一边在市场中划地盘,以等待规模化盈利,是业内的常态。
譬如,在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已上市车企当年的招股书中,其上市前一年净亏损分别为:50.21亿元(2017年)、36.92亿元(2019年)和24.38亿元(2019年)。而如果对比起蔚来在2023年亏掉的207.2亿元,哪吒汽车的上述数据还算不得什么。
对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收窄亏损幅度,已经算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但哪吒汽车的“难点”恰恰在于,还亏着,并且预计还会继续亏,但是,它的钱不够继续烧了。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年底,哪吒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37亿元,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43.17亿元和14.40亿元。无独有偶,到2023年底,哪吒汽车的流动负债总额为160.9亿元,而流动资产总值则为140.97亿元。
而与此同时,2021年到2023年期间,哪吒汽车的融资活动所得净额分别为76.24亿元、107.54亿元和23.26亿元。
简单来说,哪吒汽车不仅现金流吃紧、显得捉襟见肘,其融资能力也在下滑。
哪吒危机之危急,或许在与同行们的对比中,会更明显一些。2023年底,仅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一标准来看,蔚来财报里的数字为226.77亿元,小鹏为211.27亿元,理想为913.32亿元。显然,作为已上市的前辈,蔚小理账面还有钱折腾。而同期,“后起之秀”零跑,其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有117.31亿元,比起哪吒汽车还显得松快。
更别提,哪吒汽车的毛利率仍处于“负”时代,2023年为-14.9%,而原本“跟”在哪吒汽车身后的零跑,其毛利率已经在2023年首度转正,为0.5%;2023年亏出两百亿的蔚来,其毛利率已经来到了9.48%;造车新势力榜榜首的理想汽车,2023年的毛利率已经抵达21.46%的高点。
一系列数据已经表明,因现金流紧张与自身的造血能力尚不足,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哪吒汽车忧矣。
而事实也是,从2024年10月开始,哪吒汽车就频繁陷入争议,先是被员工控诉未按时发工资,大规模裁员降薪,后被供应商告上法庭。到了2025年1月3日,根据天眼查,合众新能源又再次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数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哪吒汽车的资金状况,确实能被窥探到它的不乐观,更多的人把哪吒汽车着急上市的举动,看作对资金的迫切。
小道消息弥散在各处,车主们成了惊弓之鸟。
02
谁能救下哪吒
事实上,这不是哪吒汽车第一次陷入“缺钱风波”了,大家更津津乐道的是周鸿祎两次“救”哪吒汽车的故事。
这家2014年成立的造车新势力,在2018年推出第一台车哪吒N01,不过到2021年之前,其声量都比较小。有消息称,到2021年之前,哪吒汽车一共只融资了不到70亿元人民币。
直到2021年,周鸿祎以29亿元自有资金投资入股哪吒汽车,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后,哪吒汽车才被拉到了主流新能源汽车的舞台中央,成为被谈论的对象。这是公众视角里,周鸿祎的第一次出手。
随后,哪吒汽车完成了由360领投的D1轮融资,获得了40亿元资金的注入,市值飙升到220亿元。D1轮融资完成后一个月,D2轮融资又立马开启,宁德时代等多家资方联合投资,规模未公开。次年的D3轮融资,资金规模则超过了30亿元。
当时间来到2023年,股东周鸿祎手握流量,再次成为公众视角中哪吒汽车的“救世主”——这年,哪吒汽车的销量下滑。一时间,哪吒汽车一跃成为车圈顶流,而市场信心对于融资是极其重要的,声量对于销量来说也是重要的。
但从招股书的数据来看,也难说这次周鸿祎真正救起了哪吒汽车。只有流量似乎无力回天,更何况车圈内卷愈发严重。
2023年,哪吒汽车销量为12.75万辆,同比下滑16%,而本来,哪吒汽车当年的年度销量目标是25万辆。年度目标只完成了51%,更别提“复刻”2022年时“攻占”造车新势力销量榜榜首的盛况。到2024年10月之后,哪吒汽车干脆不再公布销量月报。
从品牌战略调整的角度来回顾这段时间,哪吒汽车的故事可能会更完整些。
在2022依靠哪吒U和哪吒V两款低价小车冲到销量榜榜首之后,哪吒汽车似乎自然而然地考虑起自造血、毛利率回正的问题。两种解决办法摆在眼前,一个是实现规模化,一个是抬高单价,转向中高端车型。
或许彼时亮眼的销售成绩,让哪吒汽车误认为已经在低价赛道站稳脚跟,其一年后便立马转换策略,寻求上探,不想再走“以价换量”的路线。根据哪吒汽车前CEO张勇在2023年10月的说法,彼时哪吒汽车账面上还躺着百亿现金。
哪吒GT、哪吒S“顺势而生”,分别定价在17.88万至22.68万元,与19.98万至30万元左右。但客观因素是,彼时,哪吒汽车大部分销量都来自于十万元级别的车型,并且2023年,车圈彻底开启“价格战”。
哪吒汽车急于撕掉“性价比”的标签,反过头来却被市场上了一课。没有延续2022年“低价小车战略”的哪吒汽车最终发现,低价赛道挤满竞争对手,中高端车型上市反响平平,纯电跑车小众,中高端轿跑没有马上被消费者接受,品牌上探失利。
为此,张勇检讨过,承认哪吒汽车新老产品切换时没有衔接好。
而被哪吒汽车寄予厚望的海外市场,实则在2023年也只贡献了12%的收入——当然,这远多于2022年的1.8%,只不过为了这10%的增长,哪吒汽车在海外规划了3个工厂。
在2024年12月的内部信中,哪吒汽车创始人、现CEO方运舟也承认,哪吒汽车在战略、组织和管理体系上存在一系列问题,但在出海这一方向上,方运舟显得坚决,他相信,海外市场能够支撑起哪吒汽车的第二个十年。
在信的末尾,方运舟写道,哪吒汽车将在“全力以赴实现IPO的同时,未来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内,一半在外,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这究竟是乐观主义还是哪吒汽车即将成功的“二次创业”战略?无论如何,当下哪吒汽车先要解决资金的紧迫问题。活下去,才能谈理想,才能让消费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