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严禁唱衰经济,但市场却在疾呼“萧条”

华尔街日报 2024-12-18 17:50+-

近来,没有什么比“唱衰”中国经济更令北京的审查机构及其网络水军恼火的了。不过,中国债券市场近期的走势却在疾呼“萧条”。

你没有听错:就是“萧条”。

在过去一周里,中国领导人再次承诺要刺激经济,希望以此来提振公众和市场情绪,但10年期中国国债的收益率却不断跌至新低。

目前,该收益率约为1.7%,比一年多前下跌了整整一个百分点。3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也已跌破2%。

虽然中国国债收益率与零水平还相去甚远,但其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收益率跌得越低,市场发出的经济承压信号就越强烈。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4.6%,预计全年将达到5%左右的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企业经营困难,民众就业难度大,地方政府则是债台高筑。就连公务员的工资都被拖欠。

“感觉是萧条了,”中国的一位读者最近给我写邮件说。

尽管政府一直在说要救助经济,但却没有兑现承诺。北京的权力中心正面临政策信誉危机。

尽管中国政府高调宣称要扩大内需,实际上却没有采取多少真正鼓励民众消费的措施.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9月下旬,在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以及社会不满情绪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习近平终于决定采取一些提振措施。但中国政府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工具”几乎没有起到帮扶家庭、刺激需求或遏制通缩螺旋式恶性循环的作用。国家的很大一部分支持都流向了地方政府。中国股市最初走出一波上涨行情,但很快就偃旗息鼓。

在上周召开的旨在制定明年经济议程的高层会议上,中国领导层又一次承诺将提供更多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似乎是为了强调这一点,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一位高级官员在这次会议后表示,新确定的2025年政策议程“有很高的含金量”。言外之意,这一次市场最好还是相信。

但市场并不买账。要说有什么反应的话,债市显然对这一次的政策许诺投下了不信任票。

旧模式

尽管一直说要提振内需,但政府似乎并不愿意下力气去做那些能够真正刺激消费的工作,比如大力投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实施有利于家庭而不是国有部门的收入转移。

实际上,北京方面仍在走通过投资来提振需求的老路。官方的想法是,投资创造就业,就业反过来又会创造需求。这就意味着要继续修路,扩建工厂,以及继续举债。一些城市的居民已经在抱怨,政府为了创造投资挖空心思,旧的道路被挖开,给他们带来了不便。

一大讽刺在于购买债券的主力军——也就是压低收益率的力量——来自何方。

北京方面将支持经济的希望寄托在国有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身上,这些机构正是购买政府债券的主力军。他们宁愿把钱放在债市避险,也不愿为商业项目融资,或是把钱用在其他地方。

“现在需求这么低迷,还有什么好投资的?”谈到商业和消费者支出低迷,一位中国投行人士告诉我。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中国的经济状况,那什么能说明呢?

(本文来自《华尔街日报》每周三发送的中国洞察新闻简报,该简报由本报首席中国记者魏玲灵主笔,她在同事Clarence Leong的协助下与您分享她关于中美竞争动态的独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