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头就睡的人 可能是做到了这件事

丁香医生 2024-12-05 15:38+-

深夜,在对手机的恋恋不舍和对贫穷的探究思索中,睡个好觉变得越来越难。

入睡困难户们拉上最黑的窗帘、换上新的高科技枕头,喝杯热牛奶,服下褪黑素,开启“助眠白噪音”,盖好重力被……依然眼睛瞪得像铜铃。

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躺着“天选睡觉人”。

无论是在家里的床上,还是嘈杂的办公室里,甚至路边随便找个地方,他们都能倒头就睡,哪怕外面电闪雷鸣也浑然不觉。

更睡不着了!凭什么啊?

倒头就睡

可能是天生的

入睡快、睡得好的人,究竟做了什么?

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安睡教程”、各种所谓的“入睡妙招”、推陈出新的“助眠好物”……但真实世界的答案很残酷:

他们,可能什么都没做

非要说的话,那可能是做到了一件事:

中了基因彩票

“睡眠好不好”这事,每个人的差异非常大,甚至从小就能看出差别[2]。

有研究者找了 2458 名儿童,在他们 1.5 岁、3 岁、6 岁和 15 岁,分别进行一次与睡眠相关的调查。结果发现:小时候睡眠质量就不错的孩子,长大后睡眠时间也更长;小时候就睡不安稳,长大后更可能成为容易失眠的青少年。

进一步基因检测后发现,失眠的倾向很可能与遗传有密切关系。

失眠存在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对失眠的影响大约为 40%。与失眠相关的候选基因位点成千上万,众多基因从生理生化、昼夜节律、压力敏感性,甚至性格因素等种种方面,让你我睡出了差异[3, 4]。

童话故事里,公主躺在铺了 20 床垫和 20 床鸭绒被的床上,依然被一颗豌豆硌得一夜没睡。

一种理论认为,容易睡不着的人,可能像豌豆公主一样,是天生的“高睡眠反应性”人士。

这样的人对压力更敏感,在同样的刺激条件下更容易失眠[5]。

以下这些场合,你会不会睡不好?

第二天有重要会议

吵架之后

白天经历压力很大的事

晚上经历压力很大的事

当天工作不顺

看恐怖片

……

这些问题根据《福特应激失眠反应测试(FIRST)量表》改编[6]。回答的“是”越多,就越可能具有高睡眠反应性,生理上对影响睡眠的种种因素更加敏感。 

睡眠反应性,也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

2015 年,有中国学者调查了 364 名职工,其中 218 人患有失眠症。研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同样的工作压力下,Per2 基因 rs7602358 位点为 AC 的人,比为 AA 的人更容易失眠[7]。

那些泰山压顶也能先睡一觉再说的朋友,这可能是基因的福报,羡慕不来。

心里一有事就睡不好、认床挑睡眠环境,冷了、热了、空调有声音、窗帘没关严、床单有个褶皱就睡不着……的朋友,不是矫情,是特质。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躺在同一张床上,你在旁边鼾声如雷,我……

更睡不着了!

倒头就睡

也可能是有健康问题

没有人喜欢躺在床上数羊,辗转反侧的时候,总是会羡慕快速入睡的状态。

但先别羡慕。

人群中没有那么多真正的“天选睡觉人”,更多的“秒睡”,反而可能是睡眠不好,不是啥好事。

从关上灯到睡着总要花一段时间,科学上有个专业的名字:睡眠潜伏期。

成年人理想的睡眠潜伏期是 10~20 分钟[8],也就是躺下、关灯后,十多分钟能够入睡。

总是超过三十分钟还没睡着,说明可能失眠了[9]。

总是睡得太快,同样需要警惕——嗜睡。

平均睡眠潜伏期如果小于 8 分钟,与病理性嗜睡高度相关;平均睡眠潜伏期为 8~10 分钟,与轻度嗜睡存在关联[10]。

例如患有罕见“发作性睡病”的人,可能在做任何事情期间突然“秒睡”,非常危险。

有些严重打鼾的人,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问题,也常常秒睡,但因为呼吸受限甚至缺氧,睡眠质量并不好[11]。

测试发现,平均睡眠潜伏期低于 8 分钟,很可能预示着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表现越严重,睡眠潜伏期就越短[12]。

更为常见的秒睡人群是——平时欠了太多睡眠债。

秒睡,是身体在催债。

熬夜又早起,常常睡不够,不知不觉欠了一堆睡眠债。

金钱的债,能还一块算一块;睡眠的债,能睡一秒是一秒。只要有机会睡,身体就会让你尽快睡着。

如果你能秒睡,但第二天还困困的,那八成是了。

总的来说,永远不要追求“快速入睡”。

睡眠问题造成的倒头就睡,不是什么好事,不值得羡慕。真正睡得又快又好的“天选睡觉人”,其他人也根本学不来,只会在对比中徒增焦虑。

想睡个好觉

别追求快,而是要慢下来

睡觉,或许是世间少有天然不欢迎卷王的领域。

越躺平,越放松,顺其自然,越容易睡好;越用力,越追求“又快又好”,反而越睡不好。

睡眠专家余周伟医生总结了一个睡眠公式:

睡眠 = 节律 + 动力 - 阻力

01 尊重身体的自然节律。

人体内有个“身体活动作息时刻表”,每个人的自然节律并不完全相同。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更长,有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更短……这些都是正常的。

找到自己的节律,不用强求与“标准睡眠”完全一致,只要起床时精神充沛,就是一夜好眠。

注意,要睡啊,别玩手机。

02 白天,要积累足够多的睡眠动力——困意。

白天保持清醒,身体中一种叫“腺苷”的物质就会积累起来,在晚上产生困意,催着人去睡觉。这就是睡眠的动力。

失眠的朋友可以试试:

  • 白天多活动,增加自然光照和体育活动,让身体“熬一熬”;

  • 咖啡、茶等则会干扰腺苷发挥作用,失眠建议少喝。

  • 取消午睡,让清醒的时间长一些,等待腺苷积累。

03 最难的是,找到干扰自己的睡眠阻力,并改变它。

环境的吵闹不适、工作生活压力、情绪变化、身心疾病、药物使用等,都会干扰睡眠。

特别是“高睡眠反应性”的人,一些看起来影响不大的因素,可能就成为了睡眠阻力。

房间电器的小灯、声音,会降低睡眠质量;

手机放枕头边,总忍不住看看,怕错过消息;

很多女性躺下腿就不舒服,可能是“不宁腿综合征”,要补铁;

不少男性因为打鼾,睡眠质量并不高……

排查可能的错误因素,试试让自己放松的睡前仪式。例如拉伸、洗澡、冥想、听音乐、关手机……

接纳自己是一个高敏感的人,找到自己的睡眠规律,学会放松,不要急,等待睡眠自己到来。

睡眠是身体的本能,也是生活的倒影。在寻找睡眠的路上,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学会放松。

“快”不是睡眠的唯一标准,也不应该成为追求的目标。

生活,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