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1979年的影片:票房一亿八 男女主角仍健在

青春人设 2024-10-20 20:35+-

成为孤胆英雄,这是很多人心中深藏的梦想。不管能不能成真,都足够让人遐想一番。

要么飞檐走壁,在刀光剑影里尽情挥洒壮志豪情。

要么在枪林弹雨里穿梭,子弹擦着头皮飞过,脚下就是死亡边缘,身旁是把良知都丢得一干二净的恶敌。

谍战剧有个经久不衰的核心线,就是后者。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中国的影视领域里,谍战题材就占了很大比重,其中的佼佼者是《保密局的枪声》。

1978年的时候,导演常彦满怀着极大的热情,着手筹备谍战片《保密局的枪声》的拍摄工作。然而,打从最开始的阶段起,常彦的拍片热情就险些被扑灭。

常彦所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一看到这部片子的拍摄方案,就把这片子当作“小制作”来定位了,还坚决不同意导演想用进口彩色胶片来拍摄的要求。

从筹划一直到开拍,这部片子遭遇了不少冷遇,像被划成非重点类影片,进口彩色胶片不让用了,拍摄成本也被限制了。

所以,在业界基本上没人看好《保密局的枪声》这部片子,都觉得它会惨淡收场。

1979年6月,《保密局的枪声》开始正式上映了。电影制片厂对这部影片的票房没抱多大期望,就想着把它当作给后面要重点制作的片子铺路的片子罢了。

业内人士没想到的是,这部片子从上映第一天起就特别火爆,一个空座都没有,在那个时候已经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

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呢,影片热度就靠观众互相传,这样一来,就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被吸引进影院了。

只在北京放了没几天,观众的热情一直很高,场次就加到快三千场了,观众有两百多万呢,没几天票房就超过1800万了。

最后,《保密局的枪声》的全国总票房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八千万,就以这个成绩收官了。这部电影成了电影票房总冠军,还把厂里重点栽培的那些所谓大制作给打败了。

那么,这部原本被“瞧不起”的影片是怎么做到逆风翻盘的呢?

最开始申请用最先进的进口彩胶来拍摄,结果被拒绝了。导演常彦对画质的要求特别高,所以他不愿意凑合着用国产彩色胶片,毕竟国产彩胶的画质比较粗糙。

那就直接用黑白胶片来展现呗!不过当时制片厂的黑白胶片生产线都已经停了,但常彦一直觉得用黑白胶片更能体现出年代感。

最后观众看到的影片就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可画面特别清晰,质感像油画似的,跟五六十年代那种满是麻点、画面糊得像抹了浆糊的黑白片完全不一样。

所以,《保密局的枪声》就成了黑白电影里的典范之作。

这样的成果也是导演常彦在电影制作上精益求精的结果,他不光对拍摄手法要求严格,当初挑剧本的时候也是挑了又挑,电影名也是改了又改。

最开始的时候,常彦原本打算拍的电影不是现在这一部,而是要去拍一部叫《济南战役》的电影呢。可是啊,那部电影的情节没什么热度,所以计划就被终止了。

那就自己去挑剧本,在好多素材里不停地翻啊找啊,可就是很难找到中意的素材。

就在有点灰心的时候,一部小说的名字让导演眼前一亮,这部小说就是作家吕铮写的《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

光看作品的名字,就能体会到情节很惊险,主人公肩负着神圣使命,这个作品既有看头又展现了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

就拍这个作品吧!

剧本经过一稿、二稿、三稿,多次严格修改后,正式确定下来了。

影片的名字改过两次呢。“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这个名字有想象力,也很有力量,不过可能太直白了点,于是就改成了“黎明之前”。可导演又觉得“黎明之前”这个名字太普通了。

最后确定了有点神秘感的片名《保密局的枪声》。

影片一开头没有啰里吧嗦的铺垫,夜里头有个男人急匆匆地走过来。好几双眼睛阴狠地盯着他呢,可他眼睛里还是透着能刺破黑暗的劲儿。

可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事实,他被叛徒出卖了,被押送去那阴森的敌军府宅。

看着敌军头子那凶狠的眼神,他已经不想活了,到死都不愿背叛党组织,敌人还在对他施加残忍的酷刑。

就在不远处,有个长得很英俊的敌方军官正看着这残忍的场景,他眼神里闪过一点异样,但很快就用镇定把焦急给掩盖住了。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好人还是坏人?影片刚开场就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把观众的心都揪住了。

电影情节的节奏很流畅,简单明了。接着,那个叫刘啸尘的军官就离开了行刑的地方,跑向自己的私密之处,之前还面无表情、冷酷无情呢,这会儿就热泪盈眶了。

观众一下子就懂了,他是个正派人物,只不过潜伏在敌军里,戴着个“反派”的面具。

刘啸尘即便装得再冷酷淡定,可眼睁睁瞧着自己的战友被酷刑折磨死,他内心的煎熬和痛苦也只能在隐蔽处释放。

他想报仇,得给战友一个说法。刘啸尘在敌军面前表面上恭顺听话,背地里却一直在找机会,最后看准时机,拿无声手枪打死了杀害他战友的凶手。

还有个叫史秀英的“交际花”,她和刘啸尘接触挺多的。实际上呢,史秀英是个忠诚的地下党员。她和刘啸尘相互配合,特别默契。他俩之间的感情交流没有大篇幅地描写,不过却有一种很淡雅的美。

剧情发展到这儿,“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这个主题就凸显出来了,观众的心也跟着主人公刘啸尘一起跳动,一起共进退。

这部电影现在看的话,画面还是像油画一样好,情节讲得顺溜不拖拉,人物形象也很鲜活。

要是说有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有些演员肢体语言表现得有点夸张,不过气韵和说话方式跟角色形象特别匹配。

一部电影要想成功,不能光靠主角光辉正面的形象,反派人物要是演绎得生动,更能挑动观众情绪,让影片更紧张刺激。

《保密局枪声》中的反派形形色色,性格做派没有重复的。

电影刚开场,那个杀掉地下党员的反派特务头子冷铁新一出现在镜头里,观众就能看出来他是个“大坏蛋”,他满脸狰狞,眼睛里透着凶光。

还有一个反派人物,敌军阵营里的小官杨玉林,他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他就像生活在职场中的人一样,会埋怨领导,会担心自己的前途,看到同事被领导赏识还会嫉妒呢。他这人既狡诈又狠毒,当然也有挣扎和无奈的时候,最后被自己同党开枪打死了。

影片里从头至尾都有个头号反派,这人就是敌军头子张仲年。他脸上没写着“恶”字,但特别狡诈,手段狠毒,是个不好对付的家伙。

而叛徒黄显才呢,看着一脸猥琐相,一点气节、骨气都没有。

反派人物性格各不相同,这让情节充满了火药味和悬念。他们高兴,观众就悲伤;他们悲伤,观众就高兴。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和主角一样,都能牵动观众的心。

《保密局的枪声》一放映,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工作空闲时谈论的话题。从剧情到演员的表演、长相,大家都议论个不停,就连里面的两段台词也成了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经典。

“站着进去,躺着出来”,这么狠的话就是电影里的大反派张仲年说的。

正派男主刘啸尘击毙叛徒黄显才的场面特别让人解气。他那句“我代表人民判你死刑!”说得特别有力量,让人印象深刻,很难忘掉。

观众怎么也想不到,电影里那句“我代表人民判你死刑!”的声音竟然是叛徒黄显才发出来的!

这是咋回事儿呢?

影片原来是后期配音的。演黄显才的陈汝斌,在生活里可不是叛徒那样,人家是个很棒的配音演员呢。

陈汝斌饰演的人物形象猥琐、奸诈又懦弱,可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还发音标准。导演就相中他给正派男主配音了,这样就有了陈汝斌“自己打自己”那种有趣的场面。

在现在有些观众眼里,《保密局的枪声》没什么特别的。它的情节设置很常见,像主角深入敌人内部,碰到危险,然后又化险为夷这种,在很多现在的谍战片里都能找到,好像没什么优势。

不过,反过来想想,为啥现在的谍战剧情节套路都跟《保密局枪声》差不多呢?

这不就是照着《保密局的枪声》做模板吗?

这不正好说明这部老电影很经典嘛。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就像电影快结束的时候,男主刘啸尘被老奸巨猾的张仲年看穿了,张仲年比刘啸尘先一步把枪举起来了,刘啸尘的命就快没了。

情节反转得出人意料,真的很精彩。

不过整体看这部电影,在到结尾之前,“老三”常亮差不多没给观众留下多深的印象,演的戏份特别少,都有点衔接不上了。

要是能把“老三”之前反派的样子弄得更突出,让这和他后来正义的举动有特别大的反差,那这样产生的效果肯定更有戏剧性。

当然了,开拓者嘛,走的路肯定是最不好走的。从策划剧情一直到拍摄,不光是导演、编剧、演员得用心,就连剧里的服装、化妆、道具也都得精心准备。

《保密局的枪声》在没有参照、没有模仿的情况下,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影片少,靠的还是真本事。

几十年过去了,《保密局的枪声》到现在还是一部回看率特别高的谍战片呢,戏里主创现在是什么状态,大家也都很关心。

在电影里有个特别重要的反派叫张仲年,演这个角色的正华本名叫倪正华,他是倪大红的爸爸,倪大红可是很有名的演员呢。倪正华已经去世好多年了,不过他演的“张仲年”却留在观众的记忆里,怎么也忘不掉。

正华演的特务组长张仲年这个角色没太多脸谱化的感觉,他自然地说话、发怒、发笑的时候,把张仲年那种笑里藏刀的狠毒展现得特别到位。

正华在戏里坏得透顶,这也是他不计较角色善恶,认认真真拍戏的结果。

演男主角刘啸尘的陈少泽,拍这个片子的时候31岁。31岁这个年纪,既年轻又成熟稳重。他形象周正,长得又高大又帅气。陈少泽以前演过话剧,演的角色都是充满浩然正气的。

有这些不错的综合因素在,导演常彦就打算让陈少泽来演智勇双全的刘啸尘。

陈少泽这人特别敬业,导演交给他的重任他可没辜负。虽然表演的时候有点话剧舞台的那种感觉,但是主角眉眼里的正气和睿智,他诠释得刚刚好。

现在陈少泽都75岁了,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呢。戏里戏外,他都是一身正气。他和自己的结发妻子恩恩爱爱了48年,一直相伴到老。

他年轻时是话剧演员,后来退居幕后当了上海青年话剧团团长,他一心培养年轻的话剧演员,就这么放弃了不少影视拍摄的机会。

别人问他后不后悔,毕竟当演员更风光、更惹人注目。陈少泽却淡淡地摇了摇头,说每个人对事业成功的理解不一样,他觉得为社会培育人才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向梅在接拍《保密局的枪声》的时候饰演女主角史秀英,当时她都41岁了。不过呢,她是摄制组里唯一一个有拍电影经验的演员,观众对她评价特别好,所以导演常彦觉得她能把剧中那个睿智的女主角演好。

果不其然,在全剧里,除了张仲年之外,向梅在言行台词方面的表现是最自然的。观众看到她的时候,就会忘掉她的年龄,只记住她的风采和魅力了。

之后向梅在演艺界很活跃,她演的《西游记》里乌鸡国皇后这个角色,也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之后,向梅在好几部现代剧里成功塑造了许多性格各不相同的母亲形象,这些形象都特别深入人心。

向梅如今85岁了,不再演戏了。

但还是乐观开朗,心境豁达。

《保密局的枪声》的总导演常彦都90岁了,还惦记着对年轻演员谆谆教诲呢。

年轻一代的演员要是困惑,不知道咋演坏人时,常彦就会告诉他们,头一个要做的不是去想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而是得想到这个角色是一个人,要用做人的常态去诠释。

常彦说过,当年他拍《保密局的枪声》的时候可是下了大功夫的。他抱着求真求实的态度去创作,和主创人员一起努力,这才弄出了一部永远的经典,不会被时间给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