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的下一步棋

德国之声 2024-10-16 00:00+-

  张俊华评论分析文章:习近平上台后在关键时刻的几次表现,以及目前的迹象,已经告诉了我们他在下一阶段会如何摆脱困境。

  中国政府在九月下旬开始的对股市的注资和刺激,让2亿股民一下子欢腾起来了。也让国外一些投资者兴奋了一整子。根据LSEG理柏的数据,自9月24日以来,海外中国基金净流入139.1亿美元,使2024年迄今为止的资金流入达到543.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入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总之,这阵狂热虽然给国庆增添了不少气氛,但国庆长假刚过,便使得不少小股民深感后悔,不少人又开始尝到被割韭菜的辛酸。据说甚至还出现了为此而跳楼的悲剧。

  实际上,重建人们对中国的经济的信心,远不是靠这一次性刺激能完成的。于是,面对未来,人们就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习近平难道真的会看到中国经济的下滑无动于衷吗?

  下一步他领导的政府还将会做些什么呢?

  习近平是否会像市场经济派期待的那样,实现所谓彻底的经济尤其是政治改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呢?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特别是毛泽东的极权主义结束以来,共产党靠着跟老百姓的一份不明文规定的“签约”,一直维持着它的威权主义的统治。这就是,我(共产党)给你们保证把经济这个饼越做越大,这样你们的生活比以往更好,而你们也必须接受和认可共产党的治理,即在政治要求方面给我闭嘴。 这种做法,即便到了习近平时代,这个原则也没有变,只是习近平自己的应付经济能力,实在是力不从心。这样,领导精英的危机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

  经济是习近平的命根子

  只是习近平这一届的政府也算有点倒霉,因为自邓小平以来,共产党各届政府都有一个吃尽下几代人老本的习惯, 或者说对下几代人有意地不负责。以房产为例。当不少城市看到由共产党独家掌控土地而带来的土地衍生品,如房产的巨大利润之后,拼命卖土地,让开发商到处去盖房,同时散布那种一个人非要拥有房子的意识形态。中国数以万计的基础建设项目的银行贷款就是靠着对未来土地价值的虚假的过高的估测,而实施的。

  但没想到,到了习近平时代,房地产的泡沫露了馅,再加之他亲自实施的清零政策,一下子把经济推向了下坡路。

  但这个时候,习近平表面上似乎并非心里不着急。因为他认为他自己心里有谱。他认为,只要把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即所谓的“新生产力”)弄好了,以“新三件“开路,满足中国的内需和出口,这样就能补偿房产等那些传统产业带来的损失。于是,中国政府在今年3月,宣布政府投资 10 亿多美元,用于提升核心技术和工业供应链的制造水平,并期待着把出口称为增长突破口。

  但问题是, 习近平根本没去考虑实现他这一计划的先决条件。由于清零政策,使得中国本身的内需就无法满足起码的期待。由于他几年以来的战狼外交和俄乌战争后支持俄罗斯,使得中国的外部环境也跟他前几届的同事大不一样:西方各国都对中国防着一手。 这样使得他根本无法靠着“新三件“等产品的出口来改变中国经济的困局。

  显然,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的缓慢速度超过了预期,如此下去,它将无法实现今年相对温和的5%的增长目标。但这里笔者不赞同有的西方分析家的看法,即习近平对此无动于衷。习近平只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新生产力”秘方的有效性,藐视了国际环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总之,为了经济,习近平政府在今后会“不惜一切代价 ”来采取措施,因为经济的好坏涉及到执政党的合法性。

  习近平的下一步棋

  习近平现在的思路是重振股市,放宽甚至摒弃购房的限制,同时,又要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负债 的问题。 他和他部下的不少做法有点像挤牙膏似的显现出来的,从目前来看,股市这一块是在动了,但远远不足以提振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相反,如果北京在不加注资金,先前的努力也会前功尽弃。

  应该说,习近平正在慢慢修正或调整他原来的“新三件”的思路。他应该意识到,房地产业一直占中国经济总量的近四分之一,是中产阶级财富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房地产业的崩溃正是中国经济困境的核心所在。房地产价格下降耗尽了家庭储蓄,制约了地方政府通过卖地筹集资金的能力,而卖地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经济不景气,消费不足由造成了实业界(大多是私人企业)倒闭和失业以及全国各界的减薪。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现有房产确实远超人口的数字,而且中国早已进入的老年社会。换言之,有的经济问题如房产无法彻底解决,已经定了调了。

  对此,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10月12日宣布中国最新经济刺激措施。北京将发行特别债券来帮助其陷入困境的经济,并已筹集2.3万亿元人民币(约3,250亿美元)资金,可在未来三个月内用于支撑房地产市场、缓解地方债务和支持银行。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政府扩大财政支出规模,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好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5万亿元。

  可以想见,上述措施尽管其力度不如2008年,但一旦实施,肯定也会有一定短期的效果。但即便如此,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还是个大问号。即便实施了,无法预见,是否肯定能达到GDP5%的增长。更无法确定,是否能持久。

习的下一步

(示意图)

  期待北京改革是不现实的

  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习近平如果不从市场角度对中国经济作一个全面、彻底的改革,那中国的经济问题就无法解决。这种市场派的人士,就是忽视了习近平最赞赏的“习经济学”的原则。

  一是他坚信,他的非市场的或是半市场化的“工业政策”(包括国家重点补贴)是“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的表现,比市场经济更有效。所以,这在今后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日趋强化。二是所谓的“国进民退“原则不变,他钟爱国有企业,是因为习近平认为国企能抵御类似于西方的经济危机的中流砥柱。而私人企业如果有不听党的话的嫌疑,那就不应该在中国社会获得应有的地位。 习最后一个的经济原则就是,百姓永远是为国家做贡献的资源,而不是自我发展和福荣的主人。中国的股市就反映了这个原则。

  总之,习近平的思路,决定了中国官方只会用修补的方式来解决目前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全面治理。期待习近平政府全面的改革,本身是个奢求。

  • 最新评论
  • 莘莘游子

    其实还有一点说明一下,为什么提到外企,因为外企的产品它自己有品牌,有外销的人脉和渠道,所以这点上来说比本地的企业有优势。

    屏蔽
  • 莘莘游子

    外国投资负面清单:尽管中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某些行业的外资限制,但在关键领域(如通信、能源、金融)的外资准入依然受到严格审查,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投资。 对外企数据使用的严格规定:《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的出台,对跨国公司在华的数据收集、存储和传输设置了严格要求,增加了合规成本和法律风险。一些外企因此缩减了在华业务,或者转移核心业务至其他国家。 中美地缘政治紧张: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年继续恶化,双方在多个领域(包括军事、科技、贸易、人权)持续对抗。这导致了中国面临更多国际孤立和贸易制裁,尤其是在半导体、5G、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中国企业的国际合作和技术引进受阻,影响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欧盟对华政策趋于谨慎:随着欧盟逐渐对中国采取更加谨慎和对抗的态度(尤其是在2022年后),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也受到影响。欧盟在高科技领域加强对华限制,并试图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进一步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压力。 5---拯救经济的借鉴 这次的经济困境,非常象曾经发生过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来以我国有一定监管度的市场经济,不太会发生这种事情,至少比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要好很多。但这次真是太不巧了:1)房地产危机的发生,加了三次杠杆,属于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当然下次肯定不会有这种事情了。2)还有很不巧的是,又碰上了新冠疫情。 解救经济,除了靠专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解决,也可参考大萧条,2008金融危机等经验,看是否有些可以借鉴。

    屏蔽
  • 莘莘游子

    反间谍法的修订和执行:2023年修订的反间谍法扩大了间谍行为的定义,任何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资料或情报(包括公开资料)如果被传递给外国公司或个人,都可能被视为间谍行为。这一修订使外企和研究机构在中国的日常运营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法律风险,也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企业的监管审查增加: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遭遇更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尤其是涉及到数据、技术和供应链的企业。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使得一些企业考虑撤离或减少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外资企业的撤离或缩减: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以及国家安全审查频繁,一些跨国公司(如微软、谷歌、三星等)选择减少在中国的投资或将部分业务迁出中国,这削弱了外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加强资本外流控制:为了应对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政府加强了对资金出境的管制,特别是对外汇和跨境资金转移的审查。 加大对金融领域外资机构的监管: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在中国的运营环境日益复杂,特别是涉及跨境交易、数据传输等方面的监管收紧。部分国际金融机构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减少在华运营。 对中国制造业的信心削弱:(疫情或者国内政策等导致)国际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使得一些外资企业和国际品牌加速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其他亚洲国家(如越南、印度)。这一趋势在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并对制造业及其相关就业带来冲击。

    屏蔽
  • 莘莘游子

    3----“应该说,习近平正在慢慢修正或调整他原来的“新三件”的思路。” 这一段的思路我很认同,相应的应对之策得依靠经济专家和智囊来解决,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学识渊博,水平很高,肯定有卧龙凤雏,让他们来出主意,”说错无罪,重要的建议采纳重奖“,不必局限于国务院内部,要全国范围内广罗英才,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4----还有,这篇文章中没有提到的: 优化营商环境,并尽可能地吸引外资回流 外资企业对国家的很重要,能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收入,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提升生产力和效率,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化,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升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推动制度和政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是创造就业(就是消费能力和信心),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化大力气吸引外资回流。 要吸引外资,有很多工作要做,譬如完善法律和政策框架,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简化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审批程序,降低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特定行业)提供投资激励,支持地区性政策,还有基建,物流,改善市场准入和开放等 上面正面就不多说了,以下列出了因为国家安全问题的政策和行动在过去几年中也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建议重新审议一下,看有些地方能不能放宽,和简化,这点很重要,这几年来一直听到外商在抱怨,能尽量简化手续,消除他们的顾虑,解决他们的问题,肯定有积极作用。 国家安全及反间谍行动:近年来,尤其是在2023年和2024年,外资企业的高管被逮捕的案例增多,如美国记忆芯片公司美光(Micron)和日本企业相关负责人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或间谍活动被调查或拘捕。

    屏蔽
  • 莘莘游子

    2----“只要把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即所谓的“新生产力”)弄好了,以“新三件“开路,满足中国的内需和出口,这样就能补偿房产等那些传统产业带来的损失。于是,中国政府在今年3月,宣布政府投资10亿多美元,用于提升核心技术和工业供应链的制造水平,并期待着把出口称为增长突破口。” 习近平政府一直重视科技创新在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其“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更多地与科技创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发展模式相关联,反映了中国当前在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生产力概念的更新。过去几年中,中国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半导体、智能制造和新能源等高新产业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 重视科技创新思路是对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对科技创新投资是一种长期的策略,有时候并不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科技和创新有突发性),但只要长期坚持,这效果总是在慢慢释放,能明显提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短期救经济,效果不一定显著(因为有些是基础研究,而且从科技到产业,也要时间),但如果看准了,象上面的10亿多美元,也是可以的。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对科技的投资也需要一定的监管,要有对应的财税体制的配套,或者说要建立配套的激励体制和法规。譬如说,因为增值税的红利,尽然有20多个省把汽车当成支柱产业,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投资,行业内卷和钱财的巨大浪费。看这段录像 https://youtu.be/lJsX1aoRxxI?t=381 (我碰巧看了一点点,没看完),这一类的事情,需要中央监管,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基础和条件也要上,就是为了拿点增值税,也说明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屏蔽
  • 莘莘游子

    土地财政的问题,涉及了好几届政府,这可以从房地产行业的三次加杠杆的历程看出。 第一次大规模利用金融杠杆的时期大约是在2000年代初期到2008年,特别是在2003年左右。此时,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城市化进程,并通过政策支持、银行信贷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能够利用杠杆进行投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通过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宽松政策继续刺激房地产市场,但此时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高度杠杆化的状态,房价高企,金融风险也在逐步积累。 第二次大规模利用金融杠杆是在2014年-2017年,房地产市场再次迎来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 第三次2020年-2021年,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再次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息、增加流动性等。同时,房地产市场被视为提振经济的重要工具。一直到2020年下半年,为了控制房地产企业的杠杆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出台了“三道红线”政策。 所以,一共加了三次杠杆。杠杆化操作的扩展,使得房地产企业和个人购房者的负债水平大幅上升,把投资者或开发商,银行和购房者的风险放大了几十倍,导致现在的囧境。虽然第三次杠杆可能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滑而采取的,但更大的风险还是埋下了。

    屏蔽
  • 莘莘游子

    张俊华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回顾和总结了过去的经济发展,也分析了当前经济困境的原因。 1----"只是习近平这一届的政府也算有点倒霉,因为自邓小平以来,共产党各届政府都有一个吃尽下几代人老本的习惯, 或者说对下几代人有意地不负责。" 这次的经济困境原因(土地财政和新冠疫情)。主要就是长期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结果,有些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竟然高达20-40%(杭州40%),所以会一直加杠杆投资基建和房地产,一直到后来,发现房子实在是卖不动了,投资,基建和房地产都饱和了,然后经济发展不可控地开始放慢(因为库存实在太高了),恰巧又碰到新冠疫情,把原先积累的钱,都损失殆尽(美国也损失了10-15万亿美元),最后,政府,企业,人们手中都没钱了,消费(意愿)慢慢减低到冰点,于是政府运转困难,企业纷纷倒闭,普通人大量失业,颇有点大萧条的景象。

    屏蔽
  • 千户侯

    烂尾娃都去跑快递了。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本来李克强的保就业是一个非常好核心理念。好好地配合这个指南,给予受影响的企业就业人员的适当薪资补贴,鼓励那些发展强劲的企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给与其税务优惠等等措施。措施多的很都可以放在台面上讨论实施。今日也不至于有这么多断供房屋贷款,这么多小微企业终止经营的惨况。

    屏蔽
  • 好人64

    楼下评论正解。

    屏蔽
  • 洋知青1

    实际上,习近平上台时房地产并不是那么糟糕,房地产总值还远远比不上美国。2016年时,中国的房地产总值才赶上美国。现在已经是美日房地产的总和。厉害啦,我的皇! 提起刺激房地产,人们总爱想起胡温时代的四万亿刺激。可是后来的刺激才是中国房地产走向末路的关键。一个是2013-2018年棚户区改造,投入高达六万亿。另一个是大印钱。钱的主要出路在中国不是投资,不是股市,只有房地产。

    屏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