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他们这样唱空中国经济
WSJ专栏:中国失落年代正形成 再多刺激恐枉然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凯斯勒(Andy Kessler)指出,尽管中国政府近期推出火箭筒式货币与财政刺激来提振经济,但他不仅对相关效果悲观,更基于中国过高的空置房屋、不良贷款,及其减持美元、积极储备黄金等各种因素,认为中国正转变成日本2.0。
凯斯勒撰文说,中国的房市正崩盘、经济也在放缓。截至9月,中国的制造业活动已连续5个月萎缩。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期,中国长期成长率已从2010年的超过10%现在降缓至低于4%。1990年代的日本也出现类似的成长率放缓。
日本失落的数十年里,试图以货币与财政刺激提振经济,但日本的银行充斥不良贷款,并且没有对经济进行结构改革、打消这些不良贷款,结果日本产生帐面看起来良好,但停止发放新贷款的僵尸银行,日本的经济停滞不前。
好消息是中国的储蓄率很高,或许可以掩盖一些不良贷款。但中国的经济仍由低利润、低生产力的国有企业主导。由于一胎化政策,中国劳动力老化,高生产力企业是修正此人口结构转变的良方,然而这些正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透过金融、交易、补教与游戏等管制,不断打击的企业。而有别于1990年代的日本,中国尚未富裕,官方的人均GDP仍低于墨西哥。
中国也有自己的贷款问题,中国政府的债务占GDP近85%,私人非金融债务的占比达205%,以美元计算,中国的债务约1.1兆美元。然而中国蓄意抛售美元,中国财政部持有的美元从2013年的1.32兆最高点降至今年7月的7760亿美元,中国此改变是重大且危险的。
中国的房地产正崩盘,目前闲置公寓多达9000万间。(彭博)
凯斯勒指出,在1997、1998年的货币危机中,韩国、泰国、印尼与俄罗斯陷入以美元计价的债务、货币重贬,除了抛售资产外,没有偿还贷款的办法,该教训是:持有美元储备,防范货币挤兑。
中国却是反其道而行,储备黄金、石油、铜与其他大宗商品。一些人认为,此举是货币贬值,开启其出口成长的前兆。这可能对全球市场造成严重破坏,引发资本逃离中国。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奇曾说,由于中国一团糟的房地产与低生产力的国有企业,“中国的成长率或许低得令人无法接受,而且再多的储蓄也无法摆脱日本那样的结构性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习近平时常抛出“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措辞。听起来并没有想解决结构性问题。凯斯勒警告,中国失落的年代正在形成,没有民主的资本主义,到头来也许根本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