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导下,这种盛况已经消失

万维读者网 2024-06-25 22:00+-

万维读报2024-06-25-2

1、在习近平主导下,这种盛况已经消失

据纽约时报25日报道,中国企业到美国风光上市的盛况,如今已不复见;地缘政治紧张让美中关系走下坡,中国企业想要寻找能够不受政治检视拖累的外国市场公开上市,困难度大幅提高,北京则在中国内部对市场加强管控。报道指出,以目前速度看来,今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各地推出首次公开募股的案例,恐将创下十多年来新低。

报道指出,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250亿元写下美国首次公开募股纪录。接下来几年里,多家中国企业到美国推出首次公开募股都有十亿计数的亮丽成绩。

然而,这些繁荣景象已成过去式,过去三年华尔街并未出现引起轰动的中国企业上市。截至目前为止,今年中国企业在美国推出首次公开募股累计获得5亿8000万元,几乎全部金额都来自上个月的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

纽约时报分析,美中关系恶化,中国企业越来越难找到能够不受政治检视拖累的外国市场可以上市。北京则在中国内部对市场加强管控,今年有40家企业在中国上市,首次公开募股累计约30亿,根据金融服务机构Dealogic统计,与往年同期相比表现逊色许多。

报道指出,华府与北京紧张升高之际,中国企业不确定若到美国公开上市将面临如何检视。

今年2月,媒体报道传出流行时尚购物平台希音打算在美上市,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鲁比欧便要求证券管理委员会,倘若希音不愿透露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如何,就应该拒绝申请。

报道指出,目前在美国发行股票的中国企业大多在2018年至2021年之间上市,满帮集团、线上求职平台看准网股票都曾引起投资人抢购。直到中国叫车服务公司滴滴出行2021年在纽约证券交易上市后迫于中国政府压力匆匆下市,后来便没有其他中国企业在海外高调上市。

2、犯了大忌?李强这句话也被当局封杀

6月25日,中共总理李强在辽宁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宣称,中国经济“不能下猛药”,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对中共改善经济的期待。但出乎意料的是,怕引起社会联想,相关言论被当局封杀。

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李强当天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照例吹捧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不点名地抨击西方自由社会针对中共的经济措施等。

随后,他在回答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困境的问题时宣称,中国经济经过几年的疫情冲击,“仿佛大病初愈,不能下猛药”,当前需要“固本培元”,“解决重大经济问题需要政策的组合拳,包括财政政策和金融手段”云云。

蹊跷的是,上述“不能下猛药”的发言,在中国却被全面封杀。

大陆媒体中,疑似只有“格隆汇”跟随外媒,以“李强:中国经济当前不能下猛药,需要‘固本培元’”为题发出报道,但很快被删除。

在外媒报道发出十几个小时后,党媒喉舌新华社才发出有关李强在论坛发言的报道。但其中不见有关“不能下猛药”的论述。

其它中共官媒也跟随新华社的脚步,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不能下猛药”只字不提。

中国经济每况愈下,市场一直期盼中共采取“重大举措”提振经济。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当局的种种表现令外界越来越失望。随着中共三中全会的临近,舆论场上又出现对当局“走回改革开放”的期待。而李强的一句“不能下猛药”,似乎又给市场浇了一盆凉水。

一些时评人士认为,习近平当局将“政权安全”和“武统台湾”视为重中之重,不大可能为了经济改变政治路线。而且面对当前国内的经济低迷和国际上的“脱钩”走势,中共即使想挽救经济,也可能回天乏力,封杀李强的话,是不想让人有改革的联想。

3、栽了!华为在美国的秘密盟友暴露

美国非盈利科学团体光学学会面对美国对中国的限制,继续与华为合作,称是善意的知识共享。华为通过该组织能够秘密资助五角大楼和其他美国机构在同一时间选择赞助的一些科学家参与的关键项目,从而打破美国政府的封锁。

据彭博6月25日的长篇报道,美国光学学会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罗根11 月前往中国时,她所领导的这家著名的美国科学公司在内部和社交媒体上宣传了这次旅行。但据彭博新闻社查阅的通信和文件显示,她暴露了一个关键步骤:访问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

到今年 4 月,有人举报伊丽莎白-罗根与华为的秘密会议,透露她所在的非营利科学组织与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华为正处于美国国家安全官员的监视之下。

对光学学会内部记录的审查显示,双方的合作远比外界所知的要深入得多,双方的合作已持续了数十年之久,即使在中美因技术问题而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仍在进行。

彭博今年 5 月曾报道华为秘密赞助了光学学会基金会举办的一项研究竞赛。这一安排使华为得以在美国大学不知情的情况下资助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尖端研究,包括那些禁止研究人员接受华为资金的学校。

这些披露导致美国国会进行调查,于是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光学学会决定退还华为投入该计划的资金,并撤回华为在陪审团中的代表权。

该报道说,尽管华为在华盛顿地位低微,但这一合作关系有效地帮助华为保住了与美国顶尖科学家合作的渠道。例如,据彭博社最新调查,华为在光学学会竞赛中秘密赞助的六名美国研究人员中,至少有三人在同一时间获得了五角大楼的资助。

4 月 4 日,美国光学学会一名员工援引该集团的举报政策向总法律顾问提交了一份投诉,据报罗根"秘密"访问了华为总部,并对华为在选择哪些科学家可在竞赛中获得资助方面的作用表示担忧。举报人还称,所涉竞赛可能危及美国政府资助的工作,包括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支持的工作。

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的共和党和民主党高层在 5 月 16 日说,光学学会早些时候没有披露华为参与竞赛的情况,要么是对科研安全的严重无知,要么是"蓄意从华为洗钱,以匿名方式提高光学学会基金会的声誉和财务状况"。

彭博社说,根据政府和大学发布的公告,华为可能在同一时间秘密资助了五角大楼和其他美国机构选择赞助的一些关键项目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被选中参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一个光基计算机芯片开发项目、海军研究办公室海战与武器部的一项热排放研究,以及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机视觉系统研究项目,该项目是 2022 年《CHIPS 与科学法案》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半导体计划资助的一组研究的一部分。

4、北大“何不食肉糜”教授发言 引发骂声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青年失业率攀升,就业越来越难,许多中国年轻人被迫躺平。6月25日,有关“北大教授:年轻人不要躺平继续卷”的话题登上热搜榜,引发一番热议,被人认为“白痴成了‘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

近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建议年轻人不要躺平继续卷,说只有卷,你才能成功。

“年轻人还是不能躺,得跟着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卷的过程中,只要心态平和下来,你会卷出乐趣来。”姚洋说。

姚洋的上述言论,25日登上热搜榜,引发一番争论。有人说,“卷和努力是两回事。”“卷本来就是一个贬义词,卷不代表社会进步。”“站着说话不腰疼。”

网友“学府大法师”说,“卷这个词本身就是负面的,努力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要卷,卷是首先把自己定为被动的了,主动去生活的人不会觉得卷。”

新浪微博的大V“军机不可泄露”说,“已经卷不动了,而且还发现有人不卷而获,那谁还有卷的动力?”

另一个大V“拆台CT”说,“这些个专家,久居高位,都不知道民间疾苦了。这么喜欢卷,就加入到非升即走中去啊。现在的问题,压根就不是卷,而是卷了也不定有好结果。年轻人索性就不卷了。不卷,最起码还舒服呢!”

大V“橘子”也说,“建议专家和教授不要建议,你们真的懂普通人基层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么,你们怎么知道年轻人都躺平了呢,普通公司一个月几千块还累死累活的大有人在。”

网友“菲德洛夫”说,“事实上,大家也是卷的。有的是主动卷,自己争取自己要的。有的是被动卷,被带着累死。”

网友“楼兰古韵”说,“都不想躺平,可是当很多人努力的结果是躺平的时候,那么躺平就是必然。”

25日,据搜狐网一位叫“观世相”的文章说,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虽然张口闭口就是“躺平了”,但是实际上还是非常勤奋的。每天早上起早上班,晚上加班到很晚,生怕迟到扣全勤,而不应该成为大教授口中讨伐的“躺平者”。

另一方面,房贷车贷、养娃养家、高额的物价消费、相形见绌的工资收入,这些座大山,早已把年轻人的心气磨平、肩膀压弯了,可是大部分年轻人还是自我调侃下“劳资躺平”,然后深夜无人时擦擦眼泪,第二天依旧准点上班!

据百度刊发的文章说,您知道年轻人现在过的啥日子吗?就拿房子来说吧,那房价高得离谱,拚死拼活工作好几年,可能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每个月工资一发,交完房租水电,再扣除吃喝拉撒的费用,能剩下几个子儿?想攒钱买房,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再看看这就业市场,那竞争激烈得,一个岗位几百上千人抢。学历高的、经验多的、有关系的,都在那挤破头。普通年轻人,没背景没资源,要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选择躺平,有时候真不是他们懒,而是实在是卷不动了。

5、挑衅加剧!中共海警船又闯入金门水域 

据台湾媒体报道,25日清晨5时许,中华民国海洋委员会海巡署金马澎分署在金门海域派出3艘海巡艇,驱离编队侵扰中华民国水域的中共海警船,全程历时约2小时余。

中华民国海洋委员会海巡署金马澎分署发布新闻稿指出,今天清晨5时许,该署掌握中共海警船舷号“14609” 、“14603”、“14513” 、“14605”集结迹象,随即部署海巡艇对应。前述海警船以2艘1组方式,分别自金门北碇东方、复兴屿南方海域分2组编队闯入金门限制水域。

海巡署派出3艘巡防艇,采取分组对应、平行监控方式,全程搜证示警,海警船航入时间为上午6时至8时,活动历时约2小时,即由海巡署将中共船舶驱离至限制水域外。

海巡署表示,中共海警船刻意编队闯入金门水域,滋扰意图明显。海警此举无助金厦人民情感维系,更无益两岸对等交流,要求中共体认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海巡署将持续以坚定的立场,守护国家海洋权利。

此前,海巡署指出,中共海警船在5月已经7次刻意编队航入我国离岛水域,影响海上航行安全、破坏和平稳定,更无益两岸对等交流。

6、普京加剧半岛紧张 驻韩美军罕见公开杀器

普京访问平壤后,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温,6月24日周一,驻韩美军罕见地公开用于特殊作战的AC-130J幽灵骑士机型,展现稳固的韩美同盟与美军对朝鲜半岛安保防御的承诺。

驻韩美军周一在位于韩国京畿道平泽市的乌山基地公开展示AC-130J,说明美军每年都会派遣相关人员驻在韩国进行日常训练,确保AC-130J能在需要时随时投入使用,“这些训练让我们确保维持能遏制敌方的防御态势,预防纷争同时也带来一定能胜利的信心”。

AC-130J于6月12日抵达乌山基地,已参与韩美特种部队及韩国空军等军方单位的联合训练。但驻韩美军强调,这次在韩国部署AC-130J并非针对俄罗斯与朝鲜的近期行动。

AC-130J是由大型运输机C-130J改造,用于作战时进行陆上火力支援任务。机身左侧装载炮管,可搭载AGM-114地狱火飞弹、GBU-39小直径炸弹等多种武器,并具有长时间飞行及空中补给油料能力,可在作战区域上空长时间提供火力支援。

韩联社报道,AC-130J预计在本周离开朝鲜半岛,可能在此之前参与韩国与美日首次多域联合军演“自由刀刃”。

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近期快速升温,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朝鲜,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签署包括军事合作在内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引发韩国与美国、日本谴责,三国对朝鲜代表周一发布共同声明,对俄朝强化军事合作“表达最强烈的谴责”,美韩外交部次长通话也谈及可能的相关武力挑衅因应方案。

同时,朝鲜周一通过官媒批评美军航空母舰为参与自由刀刃军演进入釜山港,警告不排除进行任何具压倒性的新一轮示威。

7、为啥?泽连斯基撤换乌东部队司令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6月24日表示,在乌东领导部队的联合部队司令索多尔已遭撤换。先前索多尔被控在俄罗斯入侵期间指挥作战不力并滥用权力。

法新社报道,泽连斯基当天在每日晚间演讲中表示:“我决定以格纳托夫准将,取代乌克兰武装部队联合部队司令索多尔。”

他没有细说撤换原因,但先前与极右翼关系密切的乌克兰民兵部队“亚速营”指挥官曾批评索多尔。

一天前,亚速营指挥官克罗特维奇对乌克兰安全局申诉,要求调查索多尔。

根据媒体报道,克罗特维奇指责索多尔无能、造成前线将士战死。

路透社报道,克罗特维奇在通讯软体Telegram上发文时,没有指名道姓提到索多尔,但称有某位将军“残害的乌克兰士兵比任何俄罗斯将军都多”。

克罗特维奇写道:“我真正在乎的是,战斗营和战斗旅指挥官会因为丢掉观察哨而受审,但将领不会因为失去区域、数十座城市和数以千计的士兵而受审。”

“所有军事人员现在都明白我说的是谁,因为99%的军人都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厌恶他。”

格纳托夫2022年起担任南部战区副司令,在从俄罗斯侵略者手中夺回赫尔松南部大半地区的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

乌克兰无论武器和兵员都不如俄罗斯,数月来作战一直处于劣势,俄军在东部攻城掠地,几乎每周都攻占新村落,但未有重大突破。

8、国际法院对俄前防长和总参谋长发出逮捕令

6月25日星期二,国际刑事法院再次对两位俄罗斯高级官员以战争罪嫌发布逮捕令。此次被通缉的是俄罗斯前国防部长、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的谢尔盖·绍伊古以及俄军现任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这是自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对其军事指挥部做出的最重大变化。

国际刑事法院说,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二人犯下两项战争罪行,即下令向民用目标直接发动攻击,以及对平民造成过度伤害或对民用目标造成损坏。两人还被指控犯下了反人类罪。

美国CNN引述塔斯社的报道说,绍伊古目前担任秘书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发表声明称,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毫无效力”。

“这毫无意义,因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到达不了俄罗斯,而且这一决定是西方对我们国家所进行的混合战框架下的产物,”俄罗斯安全会议的声明称。

乌克兰官员则对国际刑事法院下达的逮捕令表示欢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出,国际刑事法院的这一决定表明“军阶再高和内阁的大门都无法阻挡俄罗斯罪犯被究责”。

乌克兰议会人权专员德米特罗·卢比内茨在社媒电报上贴文说,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意味着为乌克兰声张正义的行动又向前迈出一步。

“或早或晚,公正的惩罚将追上每一个罪犯,”他说。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也发表声明,称必须要追究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的“个人的责任”。

“这是一项重要的决定。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罪恶负责,”叶尔马克说。

CNN在报道中说,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虽然被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名单,但是两人是否最终出庭受审目前却不得而知,因为国际刑事法院不进行缺席庭审和判决,而俄罗斯也绝不会将两人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刑事法院的最新决定将俄罗斯遭到通缉的官员人数增加到至少四人。

国际刑事法院去年3月17日发布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儿童权利专员玛丽亚·利沃娃-别洛娃的逮捕令,指控他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对非法驱赶和绑架乌克兰儿童负有罪责。

针对普京的逮捕令是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对联合国安理会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元首发布逮捕令。

国际刑事法院目前拥有123个成员国,而每一个成员国都有义务在被通缉的罪嫌踏上他们的领土时将他们逮捕,并移送至位于海牙的刑事法院。但是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并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

绍伊古是普京的心腹之一,曾任俄罗斯国防部长长达12年,也是发动乌克兰战争的主要实施者之一。格拉西莫夫负责俄罗斯武装部队事务也超过十年,他是具体制定入侵乌克兰计划的少数军方高层之一,并且在去年1月被正式任命为所谓的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总指挥。

国际刑事法院的三名法官指出,尽管某些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下令袭击的目标有可能在当时看起来与俄军的军事行动有关,但是很明显袭击这些目标给平民造成严重伤亡,而且平民的伤亡和损失大大超过袭击这些目标所带来的军事好处。

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星期二在单独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俄罗斯发动的袭击当时就代表着“对平民犯下多重罪行的系列行动”。正因为如此,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的行动有可能意味着他们犯下了反人类罪行。

  • 最新评论
  • 我也五毛

    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美国就会使绊子,这跟谁领导中国没一分钱关系。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