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幕场景意味深长...普京的落寞之旅
1
6月20日深夜,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了其第五个总统任期的第二次亚洲行,从河内机场乘专机回国。
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他对朝鲜和越南进行了旋风式访问。
在平壤,他受到了空前极致的欢迎。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罕见独自在机场等候长达五个小时,迎接他的来访。
此时此刻,朝鲜和俄罗斯堪称难兄难弟,它们都受到了最高等级的全面国际制裁,外交孤立局面不相伯仲,影响遍及各自国内的方方面面。
同病相怜或惺惺相惜,尤其是处于空前国家危机中的俄罗斯领导人为此次访问带来的“大礼”——签署《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默认双边关系升级为盟友,促使金正恩以最高礼节欢迎普京的来访。
说实话,早已遍尝人间冷暖的俄罗斯总统在面对朝鲜人的欢迎时是五味杂陈的,其表情和动作显然远不及金正恩应对自如,甚至略显僵硬。
不过,金正恩的“礼数”背后满含着他对人情世故的谙熟,对普京处境的洞悉。他是一个聪明人,懂得在一个落难者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他越是谦恭,就越显得普京的落魄;他越是以溢美之词吹捧、夸张的礼仪接待,就越显得普京的孤立。金元帅是那样善于烧冷灶,善于捕捉机遇、推进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票先生:
— Bryne🍁 (@riss1130) June 21, 2024
这段镜头值得玩味:
普京:装着漫不经心,有点虎落平阳英雄气短的落寞感觉,说啥好呢?屈身朝鲜除了解眼前武器之急,还是做给习共看的:你要是怕西方制裁不全力配合,我就挖你的墙角,联手朝鲜和越南对付你。… pic.twitter.com/9qHmej1Lhg
他长久以来担忧于对西边伙伴的过度依赖,普京的“礼物”不仅给了他更大的安全感,而且使其在外交上实现了更多的平衡。
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普京却没有改变世人对他及其此行的印象:在俄罗斯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之际乞援。
他甚至难以平衡主要伙伴之间的关系,他已由于对乌克兰的战争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只能按照平壤的愿望来达到自己求援的目的。尽管他的决定在东北亚制造了更大的不稳定,并可能损害伙伴的利益。
在战略观察家看来,俄朝军事结盟——我们已多次预测了这一趋势——的目的并不单纯。通过缔结这一关系,他在主要大国那里多了一些可以使用的“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
2
在河内,他没有享受到在平壤受到的礼遇,也未达成想在平壤达成的外交目标。
他受到了越南政权的谨慎和克制的欢迎。在机场,副总理级别的官员迎接了他。他与河内四大班子的首长分别进行了会见。双方重申了“传统友谊”,发布了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用河内的话说,他与所有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均建立了这一关系,包括在九个月前与华盛顿建立了同等关系。
越南领导层的外交平衡艺术越来越显得成熟灵活。
它顶住了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压力,来推进与俄罗斯的外交,但它谨守中立底线——稍微偏向克里姆林宫那么五十米。
这五十米,在河内领导层看来至关重要。它关乎其领土、海洋和地缘政治利益,它要防止其北方伙伴与莫斯科的关系碾压了自身的战略利益。它的军队的多数武器仍然来自莫斯科,即便未来不会继续依赖它,但它要确保现有的武器得到有效维护和继续保障,以确保战斗力。
同时,作为一个与西方政治异质的国家,它仍然在维持外交分寸感,与西方接近,但仍然保持距离,维持自身的政治红线。这与越南国内近期的政治变化是一致的。
但与美欧、与西方关系的改善是其坚定不移的方针,它在领土、海洋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安全感建立在与华盛顿愈益密切的关系上。如果说克里姆林宫代表了它的过去,那么,华盛顿意味着河内的未来。
在外交孤立加深的背景下,普京的外交存在感和“战争经济”都迫切需要采取灵活性政策的越南,他总得有外国可以去,总得使其能源出口有目的地,假如这些都无法做到,他将彻底陷入孤立。
他在河内的一个富有象征性的画面是,在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会谈前,他躬下身、斜倚着身躯、头颅前倾与后者搭话。而阮富仲则是始终背靠在椅子上,头微扬,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
它是目前俄越关系、俄罗斯外交地位的缩影。华盛顿和北约常宣称基于实力地位的外交接触,越南则是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其国际通行性。
俄罗斯总统在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楼会见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
— Chef Eric🇦🇺🇯🇵🇺🇦 (@mingleili2) June 20, 2024
普京在会见中表示:“我们坚定致力于深化与越南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仍然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之一
pic.twitter.com/Vtp20ZXhG0
可能年龄比普京更长,所以阮富仲没有像他在平壤的同行那样谦恭有礼。
这不是普京第一次在外交场合遇到此类场景,就在5月下旬,当他将新任期的第二次外访目的地确定为白俄罗斯,与卢卡申科会面时,他也被迫与斜靠在椅子上的白俄罗斯总统进行交谈,而在不久前——两年前,他和卢卡申科的地位刚好相反。
克里姆林宫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俄白邦联框架下双方的同盟合作,作为最亲近的盟友,莫斯科无法面对失去白俄罗斯的后果,普京必须确保卢卡申科始终站在他的阵营,并且在外交、军事和经济上加深与莫斯科的融合。
连任总统以来的四次出访——可能是他目前能够实现的为数不多的对外访问中的最关键的四次,普京度过了其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最落寞的一轮访问之旅。就在对乌克兰的战争之前,它们都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外交目的决定了一切,他必须屈尊来实现它们——在不同的国家实现不同的目标——维持战争能力、扩大战争经济、增强外交存在等等。
近一个半月前,前克格勃特工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第五次宣誓就任俄罗斯总统职务。
事实上,他在俄罗斯最高领导人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几乎25年(包括其代理总统和担任总理职务的时期),超过了沙俄灭亡后的历届俄罗斯(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任职时间。
他本来可以卓越的执政记录随时坦然退休。然而一切都随着他在两年四个月前的一个决定而改变了。
他签署命令,对乌克兰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
按照预想,俄罗斯军队从数个方向长驱直入乌克兰首都,占领基辅的战略要地,控制其中枢机构及其领导人,由亲俄势力取而代之、掌控乌克兰政权,然后实现其在乌克兰“非军事化”、“去纳粹化”及永久冻结加入北约的目标,远景目标是复制克里米亚模式,正式将其纳入俄罗斯版图。
这一闪电战构想由于几个其所未料到的“意外”而夭折:
克里姆林宫未料到演员出身的泽连斯基不是软骨头,在大军压境之下,并未吓得屁滚尿流,一如很多人所做的那样,逃亡海外,苟全性命。相反,它在两年四个月里亲眼目睹了一个勇士、战略家、宣传鼓动家的崛起。
克里姆林宫未料到乌克兰境内的亲俄势力在众志成城、抵御外侮的强大决心面前不堪一击,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其被彻底压制,乌克兰爱国力量取得了绝对优势,由此断送了莫斯科在乌克兰国内的支撑力量,同时乌克兰朝野、军民不分党派、身份空前团结起来,保家卫国意志坚不可摧,构筑了反抗侵略的钢铁长城。
克里姆林宫未料到乌克兰的支持者如此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源源不断地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财政和人道主义援助,同时给予了它史无前例的制裁、限制和孤立,双方强弱对比显著缩小,不得不陷入战略相持局面。战争如何结束,愈加依赖外援,愈加依赖各自的韧性,愈加依赖各自国内经济和政治的稳定。
克里姆林宫还有一个关键的“未料到”:基辅获得了公开、强大和持久的国际支持,而其自身却无法得到这些,由此在战争的第一年导致双方的力量消长出现逆转,乌克兰军队一度气势如虹。但由于乌克兰国力远远弱于俄罗斯及其盟友的支持和制裁行动始终顾忌莫斯科的致命反弹而自设红线,战争进入第二年后,俄乌双方在战场上陷入了僵局,彼此都无法取得对对方战线的全面突破。
与此形势密切相关的是,克里姆林宫面对的兵败如山倒及外交空前孤立得到缓和,外部支持得到加强,俄罗斯取得了抵御乌克兰全面反攻的初步成功,使双方在前线形成了僵持局面。
在其国内,普京解决了前御用厨师普里戈任的叛乱事件,通过内部不断调整,稳定了政治局势。
在此背景下,普京参加了俄罗斯独立以后的第八届总统选举,并以公开数据压倒性的优势获得第五次连任总统的资格。
接下来的六年任期对他既是煎熬,也是考验,对乌克兰的战争短期内不会结束,如何维持战争并使其按照对其最不坏的结果终结,最终使其战争政策“软着陆”,使自身体面退出战争,直到完成其政治生涯,将是普京最大也是最困难的挑战。
可以说,俄罗斯今天面对的战争和外交局面都是他自找的。没有谁能够命令这位昔日的强人——现在越来越受质疑——对一个邻国发动战争,虽然俄罗斯国内的舆论都在有意识地向这个方向引导,推责于人。
以刀剑而起者必亡于刀剑之下。普京可能不得不面对自身的宿命。不过,对这个世界的其他国家而言,普京之路最令人警醒的是,要慎用手中强大的权力,准确看待和研判世界局势,作出有利于自身和本国的战略选择,避免走上一条不归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