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天安门大屠杀 摄影师回忆六四最难忘经历
在六四事件届满35周年前夕,前法新社摄影记者亨丽埃特(Catherine Henriette)分享了她当年以新人的身份见证这起历史事件的经历,同时谈到了她最难忘的回忆。
法国籍摄影师亨丽埃特学过中文。当她决定在1985年前往中国时,她刚取得亚洲语言的硕士学位。在1989年4月,时年29岁的她开始在法新社担任摄影记者。
在六四事件于该年6月爆发时,亨丽埃特还是个新手,但她拍摄的照片经各国媒体大量采用,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
这位摄影师最近以法语接受自由亚洲电台的专访,相关内容经该电台翻译成英语,以下是中文翻译:
自由亚洲电台:在1989年的学生民主抗议期间,什么原因让你前往天安门广场?你对现场的气氛和参与的人群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亨丽埃特:我当时是法新社的摄影师,所以我因为工作前往天安门广场。我的第一印象是对我眼前所发生的事情难以置信。
自由亚洲电台:你能描述在天安门广场摄影的经历吗?作为摄影师,你在如此混乱的时期面对什么挑战?
亨丽埃特:那是非常令人高兴和振奋的时刻。我是新手摄影师,所以必须学得很快,因为那场运动每天不断地壮大。(我面对的)挑战是体能方面。我必须坚持下去,因为我是唯一一个替法新社摄影的人。我精疲力竭,因为它没完没了。
前法新社摄影师亨丽埃特(Catherine Henriette)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谈到她在1989年见证六四事件的回忆。图为1989年6月2日,大批群众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自由亚洲电台:有没有特殊的时刻或场景对你造成持久的冲击?你能分享一下当时你最难忘的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吗?
亨丽埃特:每天都不一样。也许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是(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从人民大会堂出来,去接见学生并与他们对话。在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是超现实的。
1989年4月22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学生高举“自由”布条要求改革。(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自由亚洲电台:你认为你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对更广泛叙述民主抗议有何贡献?你觉得它们有助于放大抗议者的声音吗?
亨丽埃特:当时,我的照片广泛出现在杂志和报纸上。所以,是的,我认为我在不知不觉中让这场运动为人们所知。
自由亚洲电台:回顾过去,你如何看待摄影在塑造历史记忆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像天安门广场抗议这样的事件?
亨丽埃特:老实说,我唯一的相关经历是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事件。我当时只有29岁,刚开始接触摄影。我于1989年4月到法新社工作。我在新闻摄影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可以说它是否有力量影响历史的进程。
但看看坦克前面那个人的照片(不是我拍的)——这是一个永远停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图像。因此,是的,我认为摄影可以用它自己的方式记录集体记忆。
自由亚洲电台:你认为你在天安门广场目睹和拍摄的事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你整个职业生涯中的摄影和讲故事的方式?
亨丽埃特:它可能确实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影响了我的拍摄方式,但正如我所说的,我才刚开始我的摄影师生涯。我只做了几年新闻摄影。当然,在中国担任摄影记者对我来说是很棒的学习。但从那时起我就成长了。我转向杂志摄影,然后转向今天仍在从事的更具艺术性的摄影。
1989年5月18日,许多学生、各界社会人士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争取民主。(CATHERINE HENRIETTE/AFP)
自由亚洲电台:在天安门广场大屠杀相关信息受到审查和箝制的情况下,你认为摄影师和记者继续记录和揭露此类事件重要吗?
亨丽埃特:当然,否则这些事件就会从历史中被抹去。中国的历史课本中没有提到天安门事件。
自由亚洲电台:回顾你在天安门广场的经历,关于摄影见证历史的力量,你想向后代传达什么信息或教训?
亨丽埃特:我想告诉他们不要冒太多不必要的风险。传遍世界各地的那张“坦克人”照片是(摄影师)在镇压第二天在北京饭店的阳台上拍摄的。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都必须带有信息。你必须找到它。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会思考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