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寺天山 发现鬼斧神工的美景

工作就是生活 2024-05-05 01:02+-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憾人诗句,道出了红军当年长征的勇敢和艰辛。

今天,我们一行11个驴友,迎着佛面春风,有幸从和千山读音 ‍相同,海拔1430米的天山由西到东,利用大半天时间,顺山脊走了一遍。

虽然这个天山只是秦岭庞大山系中, 南坡泥淤川和上秦川不太高的分界岭,一条不是很长的山脉,远没有毛主席笔下的干重大山那种磅礴气势,但一路走下来也是感受多多。

大清早,在东边高山挡住了阳光的遮阴里,我们一行说说笑笑的沿着天山南边,从天山大湾沟西边阴坡窄窄地边的小道向北上行。我们爬山一般不找向导,在山脚下打听好线路,以及沿途的主要景观后,就自行探走。农民大哥告诉我们,沿途山脊上有蜡台和鸡冠寨两处特好风景,更往东还有鸡山景区。

常在野山户外者,顺山脊游走是其上策。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有二:一是不论何时何地,轻易不会迷失方向;二是一直在高端行走,视野宽广,沿山两边眼所能及的风景都逃不脱,任你欣赏。我们这次也不例外,一下车就急匆匆的往天山山脊上赶。走尽大湾沟,站在泥淤川和上秦川的分界岭(天山)上,也就在一个多小时。

金陵寺天山 发现鬼斧神工的美景

无限风光在险峰,为爬山者的经验之谈。站山脊,四周你游历过,能叫上名字的山峰都一一向你眼前而来。这不,西边秦岭北坡的王顺山、秦岭当脊的迷魂阵和苜蓿山;南边隔沟相望的秦岭支脉寨子山,更有再南与寨子山隔乳河相望的秦王山,也不甘示弱,利用它商州个子第一高的优势,把头从寨子山上头伸出来;东边的鸡山、熊耳山和大悲岩等;北边的秦岭主脊的凤凰山、大荆方向的红崖寨,还有再远些的秦岭东部最高之草链岭,简直让你看的是应接不暇。没到过那些地方的驴友,总是让你讲慢些给他们听,一遍不行再来一遍, 就这还嫌不过瘾,央求看啥时候能带他们去那些地方驴上一次。

迎着暖暖的春天阳光,沿着弯弯曲曲的天山山脊,踩着厚厚绵绵的干黄野草,观赏着南北两边的山野风光,我们披荆斩棘,说笑间慢悠悠的行进着。

山野美景多多,就看你发现得了。记得有次和一国家摄影家协会会员闲聊时,他说道:你是把美景糟蹋了(意即我照相技术太差),我却难以找到它,一个主要原因是你去的地方我去不了。从此以后,我就按他说的去做,每到山野,看到美丽的景色,就不停的拍照,目的是从量的扩张,然后再到质的提高。你甭说,在照坏了一个相机后,大家还都说我的照相技术提高了,尽管我自己没有感觉到。照相耽搁时间,往往是前面的驴友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还远远的落在后面,这样一来,远山近野就免不了回荡着他们呼唤我的声音,他们不反对,我也乐于这样。日子久了,有的驴友干脆来个上山连相机也不带,回家后从我的QQ空间挑选拍照得好的照片,转到他们的空间,闲暇时间慢慢观赏,细细品味我们一同走过的那些时光。

驴群里的分工虽说不是法定的,但大家执行起来毫无走样。开路先锋自然是那些户外经验丰富者莫属,他们从不因艰辛而推辞。自备开山所需设备,比如砍刀镰刀之类,冒着被荆刺刮破衣服,刺伤头脸的危险,钻刺架,攀崖头, 拨枝藤,就这还乐此不疲。走在队伍中间负责搜寻山间美景的,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 眼睛前后左右的不停搜索,每有新的发现就及时报大家,以便眼福同享。正在大伙儿谈笑之间,负责搜寻美景的就告诉正前方就是蜡台美景了。随他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前边的山头,有一凸兀的岩石,极似一台阶上面直立着一根儿向天的蜡烛,想必蜡台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这时,我们中体能上好者使出了百米冲刺的速度,用了很短时间就攀爬上了蜡台所在山头。只是由于蜡烛过于笔直,他无法上去,故而只能是在蜡台上边高兴地大喊大叫,边围着蜡烛转个不停。

金陵寺天山 发现鬼斧神工的美景

既然目标已经出现,大家就有了进一步前进的方向。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集中精力朝着蜡台而进。此时我在想,假如野外真有这么一根根粗壮的蜡烛,在各地的高高山巅像火炬般燃烧的话, 那世间是不是就没了黑暗?人们就可以永远处在光明之中了。还有那就再不用火力发电,也不用水力发电,还不用光伏发电,更不用核能发电。真这样的话,人间也就不用担心雾霾来袭、生物链破坏、强光伤人眼睛和可怕的核污染。真这样的话,世界该是多么美丽,人们的生活该是多么甜蜜。

等大家都上到了蜡台上面,围着蜡烛看了很久,并仔细研究一番,发现黑不溜秋的蜡烛, 原来是一整块矗立的白火石,只因时间久了, 受风吹雨淋,外面被包裹上了一层黑色的污物。要不是这层黑色污物的话,你别说,它通体白亮,还真像一根白白的蜡烛。平坦的山巅,矗立的白亮火石,二者组合起来就叫蜡台,看来老百姓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尚若真是蜡烛的话,白天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晚间烛光跳跃,天地红透。

在大家对大自然鬼斧神工魔力般造就的难以想象景色议论声中,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蜡台,继续顺天山山脊,在高高的灌木从中,踩踏着半人高的蒿草,慢慢的向东移动,寻找人们所说的鸡冠寨。

行走中,谈笑间,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十二点,又是一天的午饭时间。看来看去,只有前面正山脊的制高点,作为吃饭点最合适。高高山巅,既可以吃饭休息,又可以四周拍照。说好了,大家就朝那儿集结。

谁知走在前面的人上到了那里一看,立马心就凉了半截。为啥?走了半天,二三十里的山脊了,全都是在灌木丛高草间行走,唯独到了这里却成了光秃秃的山坡。这到不要紧,问题是五十米左右东西长,七八米宽南北短的椭圆形光秃秃山坡上,到处都是半寸厚的山羊粪,看着就恶心。你说在这种状况下,人咋吃饭?

无奈之下,先到者就没有过多在椭圆形光秃秃山坡停留,继续向东寻找合适的吃饭地方。走在后面还在半山腰的,看见前面的驴友没有山巅停留又朝前走了,以为是他们不尽人意, 免不了埋怨一番。等到后面的上到山巅,看到如此情况,也就理解了走在前面驴友的良苦用意。

在离椭圆形光秃秃山坡一里开外,相对高度低100多米的松树林吃饭时,大家都为刚才那块儿光秃秃的山巅感到惊奇。到底是为啥那块儿地方草地羊粪多呢?

这时生活经验多者解释,羊喜欢在草低的地方吃草,因为这样才不至于使草扎着自己的眼睛。草深了,看似好事,实则草不停的扎羊眼睛,羊无法低头吃草。再之,刚才那高高的山巅,就像高高鸡毛相对少的鸡头,想必就是人们说的鸡头寨所在地了,草很低很低,山羊爱光顾,久而久之,羊粪就越积越多了。能把山头的草啃得如此之低,羊粪积得如此之厚的, 看来不是一只两只山羊啃食而低,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积攒而厚,非很多的山羊,很长的时间不可。

饭毕休息好了,再次上路,下午四点多,在天山和鸡山交界处下山,顺利完成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