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师擦了一个学期黑板,我过了考研面试”

谷雨数据 2024-04-12 22:29+-

“信息差”已然成了长盛不衰的流量密码。

点开B站,首页挂着“25考研信息差救命视频”。刷抖音,冒出来的是“聪明的大学生已经在吃信息差红利了”。打开小红书,看到的是“信息差直接决定了你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算法精准击中随时担心落后的大学生们,他们收藏各种经验、课程,关注学长学姐或者培训机构的各种账号。为了走出信息闭塞的困境,他们还主动搭人脉、知世故,寻求“向上社交”。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依旧逃不开时刻紧绷的焦虑情绪。

01

当代大学生吃够了信息差的亏

大学生对于信息差的恐惧从报志愿阶段就开始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3年发起的一项超万人参加的调查显示,67.9%的人承认自己在高考完报志愿时是“盲目的”。71.2%的人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至于盲目选专业的原因,排名第一的是“高中阶段只注重学习,社会信息闭塞”。2022年,智联招聘的问卷调查数据依旧显示,认为自己志愿填报“很成功”的职场人数占比仅为3.4%。

正是为了“不走错路”“打好手里仅有的烂牌”,千千万万自认为“家里没钱没人脉”的普通学生捧红了张雪峰,跟着他填志愿。

然而选对学校和专业并不能保证之后的人生一路向上,进入大学之后,信息差的重要性才更加体现出来。

“帮老师擦了一个学期黑板,我过了考研面试”

在小红书搜索“大学生信息差”,随便就能发现几十篇点赞过万的热门笔记,每一篇都在向大学生强调信息差有多重要:“大一就打破信息差的人拿到国家奖学金、上岸985研究生,而只知道埋头努力的人研究生落榜、秋招求职碰壁”。“别人大一大二就为保研做准备,为毕业进体制内搜集信息,你还在玛卡巴卡,到了大四才到处找工作、错过应届生身份......”

我们根据热度较高的笔记总结出一份“大学生需要打破的信息差清单”,不仅考公考编、考研保研需要“打破信息茧房”,评奖学金、入党、考证、甚至租房、旅游、处理人际关系等场景都需要破除信息差,可谓覆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帮老师擦了一个学期黑板,我过了考研面试”

为了论证信息差的重要性,不少博主在笔记里展示了自己堪称“模板”的大学生活。例如有博主写道:“大一,我找到崇拜的学长学姐,1:1模仿他们,成为专业第一。大二,我知道了学业保研、行政保研、支教保研等捷径,最终保研名校。”“读研三年做了9段实习,研二拿到年薪30万的offer”。

除此之外,这些高赞笔记大多还一并附上各种信息渠道、学习资源。比如有博主总结出“普通人进体制的19次机会”,即一年中19次编制考试的时间线;有博主分享考研、写论文、在线学习的相关网站;还有以“过来人”的口吻建议大学生“改变认知,向上社交,大胆尝试”。

02

大学生也要“向上社交、搭建人脉”

为了打破信息差,“向上社交”这条职场金句也被写进了当代普通大学生的生存指南。

首先,要与优秀的学长学姐打好关系。比如考研这场信息战,“当你身边的人无法提供任何有效信息时,你的潜在竞争者们却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获得了大量内部信息”。

其次,要在老师面前混眼熟。“辅导员,任课老师等等都要混,每次上课做第一排,积极回答问题,引起老师的注意”。“选班委,入党,积极分子等等都会对你有利”。

为了吸引老师注意,不仅要在课堂上争取眼神交流,在下课后问问题,还要主动发现老师的需求,帮老师开电脑、擦黑板。只有这样,才能“被老师追着喂资源”。

“帮老师擦了一个学期黑板,我过了考研面试”

“帮老师擦了一个学期黑板,我过了考研面试”

“学长学姐也好,辅导员老师也好,他们也愿意把机会和资源给熟悉的同学,如果你不向上社交,他们怎么熟悉你”。

最后,还要利用好导师资源。导师才是大学生的“社交天花板”,导师“通常拥有丰富的社交资源和人脉”“在科研、保研、留学申请、工作实习等等方面,有导师帮助真的领先别人太多”。

通过“大学生向上社交”话题下的高赞笔记,我们也整理出一份“大学生向上社交指南”。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和“嘴甜”,“有礼貌,会感恩,每次咨询以感谢or夸赞结尾”。还要尝试寻找各种机会,创造与厉害的人接触的契机。甚至还要有“知识付费意识”“不把学长学姐的帮助当做理所应当”“自己能查到的信息绝不占用别人的时间”。

尽管人人都知道“向上社交”可以抄近路、走捷径,但真能在现实中实践它的大学生终究只是少数。“社恐”才符合多数大学生的真实面目。

2023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1名青年的调查显示,超六成青年人认为自己有社交障碍,40.3%的受访者会主动回避社交,而回避社交的最主要原因,正在于“当下一些社交逐渐变味,目的性强”。

单纯以“向上”为目的的社交,必然让自己为社交所累。

03

逃不开的信息焦虑

在上述笔记的评论区,有人在羡慕“别人的大学生活”,有人在感慨“看了之后觉得大学基本上白上了”“要是大一的时候就知道这些,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也有人认为这些内容只会让人“越看越焦虑”“收藏之后基本不会再看”“大概率贩卖焦虑加卖课,所以有选择的信吧”。

网络上的一篇篇笔记,记录下的终究是别人的二手生活。放下手机回到现实,还是要跟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和解。

自媒体Take It Eeeeeasy调查了00后对“变得优秀”的看法,740人中约一半认为“只要努力,我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另外一半则接受了自己是普通的大多数。

这份调查还显示,每天上网时间越长的00后,心态乐观的比例越低,迷茫的比例越高。

当一名大学生刷到别人分享学习资料,他感到的也许不是欣喜,而是两相对比之下,自己什么都没学到的压力。当一名大学生刷到就业招聘信息,他感知到的不一定是机会,也许是自己尚未做好准备的迷茫。

当“信息差”三个字被一次次传播和渲染,所有人都在怀疑自己漏掉了什么,错过了什么。焦虑于获取各种信息、渠道、资源、人脉,可是总有人拥有的比你更多。

在一份基于8所高校498位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学术研究中,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处于中高信息焦虑水平。

其中性别和学历还会带来显著的焦虑程度差异。女生的信息焦虑程度高于男生,研究生的信息焦虑程度高于本科生。

研究者认为,女性更敏感,更容易注意到“超载”的劣质信息,而且在面对不同观点的信息时,更容易陷入纠结。而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差异来自获取信息的难度不同,研究生以“自学”为主,对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

“帮老师擦了一个学期黑板,我过了考研面试”

作为大学生,向往优秀无可厚非,但人生没有千篇一律的模板。

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信息差、向上社交、跨越阶级的逆袭故事看起来很美,但背后可能只是培训机构精心策划的各类卖课套餐。

一进大学就被焦虑裹挟,被各种“优秀”晃得睁不开眼睛,然而真正踏入社会就会发现,“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所谓优秀可能只是被构筑的精致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