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储君变花瓶”的归宿
从胡锦涛的被架出二十大闭幕会会场,到李克强的离奇死亡,中共的团派已不复存在。而昔日胡锦涛看重的隔代储君胡春华的命运则早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中共从邓小平指定胡锦涛为隔代储君开始,似乎就有了一个隔代指定的惯例。但是到了胡春华这里却被习近平打破了。不仅隔代储君被废,连储君都不存在了。
胡锦涛属意的接班人是北大毕业的李克强,但被江派指定习近平取而代之。同是北大毕业的胡春华是胡锦涛看重的隔代储君。但现在却成了一个“花瓶”。
胡春华从储君到政协花瓶的角色变换看起来有些突如其来,但很多迹象表明,他通向花瓶之路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西藏首秀
1963年出生的胡春华出生在湖北五峰县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和当过知青后再参加高考的的李克强不同,胡春华有幸成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应届毕业生。1979年,他以县文科状元考上北大中文系,当时他才16岁。
胡春华在北大期间很活跃,担任团总支副书记。1983年7月,他大学毕业时被评为应届优秀毕业生并主动要求去西藏支边。他被选为毕业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毕业生大会上发言。在正规大学生很稀缺的年代,北大高材生胡春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要求去西藏“支边”,这件事一下子成了中共宣传模范的典型,轰动一时,还上了《人民日报》。
胡春华去西藏时才20岁,正值放飞理想的青春岁月,但作为一个刚摆脱温饱困扰的农家子弟,他选择去西藏可能也不乏现实因素的推动。去西藏的支边人员不光工资翻倍,到一定年限还可以离开,高工资无疑对胡春华这样家境出身的人有相当的吸引力。另外,西藏地区条件艰苦没多少人愿意去,在仕途上明显有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应该说,他去西藏多少是带有政治图谋。
胡春华在西藏的政治首秀无疑是成功的,他升迁得很快,32岁就成为正厅级干部,最为关键的是,他遇到了赏识他的政治导师胡锦涛,他的仕途自此更加畅通无阻。因为和胡锦涛同姓,他还被戯称为“小胡锦涛”。
断代的第6代领导人
据一位知情人李兴(化名)透露,上世纪80年代,在四川雅安曾有一位民间高人给他留下这样一句话,后邓时代,中共的命数将应在“江湖习五”这四字上。因为这位高人并未留下文字,到底是“江胡习五”,还是“江胡习无”并不明确。当年他并未把这句话当回事,直到习近平登临大位,他才意识到这四个字的神妙之处。
按中共的说法,习近平是第五代接班人。习已执政超过10年,且至今没有明确谁是接班人。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共气数将尽,习已是中共的最后一代,不会再有下一代接班人之说,所以才会有那位高人的“江胡习无”之说。假如中共政权在经历了毛邓江胡习五代领导人后分崩离析而走到尽头,那“江胡习五”的说法也是说得通的。
不管是“江胡习无”,还是“江胡习五”,所指的中共结局是一样的。
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18大上,胡春华在胡锦涛的提携下进入中共政治局。他被外界普遍视为中共第6代领导人的领军人物。与他同时入局的同龄人孙政才也是被看好的储君人选之一。在临近十九大召开的2017年7月,孙政才在赴京开会期间出人意料地被中纪委留置在京西宾馆审查,随后很快因贪腐罪名被宣布落马。这给觊觎第6代领导人的几位年轻的储君候选人敲响了警钟。果然,胡春华十九大也未能入常。
2022年10月,在中共的20大上,通常有25名政治局委员的名单却少了一人,变为24人,并且入常呼声很高的胡春华不在名单上。很多熟悉中国政治的分析家们认为,胡锦涛在20大闭幕会当天被强行架出会场,很有可能和他隔代指定的储君胡春华被政治局除名降格有关。和18大上谈笑风生接受访问不同,胡春华在20大会场上交叉双臂面部木然的样子也宣示了他储君梦的幻灭。
团派的第6代候选领导人被废了,被传为习派的第6代接班人选陈敏尔也同样没有获得入常机会。甚至连一度得宠被疑为潜在接班人的前外交部长秦刚也被清理。近期,美国媒体还爆料秦刚已被死亡。所有这些似乎都在印证,中共领导人已经断代,第6代领导人已不复存在。
左转表忠 拆毁文革博物馆
2015年7月,习近平在中央召开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共青团作出严厉指责,批其处于“高位截瘫”状态。
2016年2月,又有媒体披露,习认为共青团官员“缺乏干实事的真本领”,有意冻结团派官员接班的老规矩,还直接点出共青团“不要幻想做接班人”。
胡春华可能很早就感受到了他的接班危机。为了自保,他开始有意识地跟主张改革开放的团派划清界线。早在2017年孙政才出事之前,他就有两个特别的左转的动作,向习传递表忠的信号。
在2016年文革爆发50周年之际,胡春华主政的广东政府在汕头强行关闭了中国唯一的一座文革博物馆。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是文革亲历者参与者受害者,他生前一直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他说一听到文革的红歌就全身发麻。
位于广东汕头澄海区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是2005年胡温时期建立的中国唯一以反思文革命为主题的纪念场所,但如今面目全非,博物馆内所有的石刻资料,包括石碑、牌坊、遇难者碑文、历史展览等都被水泥覆盖。广场上的巨大石碑,也被宣传“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幅海报遮盖,所有涉及文革的元素几乎消失殆尽。 博物馆创办人、前汕头副市长彭启安对广东领导关闭破坏博物馆的举动大为震惊:“我们修建这座博物馆是出于善意,我们想悼念亡者、铭记历史、吸取教训,决不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再次上演。”“我原以为春天就要来了。但没想到春天没来,冬天倒是来了。”
熟悉这段历史的知名时政评论人士蔡慎坤分析认为,当时的胡春华已经敏锐意识到一场暴风骤雨席卷而来,在政治问题上必须表明立场做出选择。拆毁文革博物馆也是胡春华的投名状,在政治上与习近平保持一致,因为胡锦涛像托孤一样地把他托付给了习,他必须要在习那里得到认可,他必须紧紧地跟随习。不可能在政治上保持任何的一点点中立,或者是往右的自由化方向上有一点点的犹豫。所以说他就毅然地关掉了这样一个文革博物馆。对他来说,关掉这个博物馆是一种政治动向,如果传到北京去,是对他有加分作用的,所以他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2016年9月,主政广东的胡春华一改他的前任、另一团派大员汪洋温和开明的处治措施,亲自下令,强硬镇压乌坎村村民土地维权的抗议事件。
保命的花瓶
2022年3月,中共两会结束后,胡春华被任命为被外界称为花瓶角色的全国政协党组副书记。刚满60岁还相对年轻的胡春华正式完成了从昔日储君到今日花瓶的角色转换。这虽然有提前退居二线的“羞辱”,但在中共高官一批批倒下的大清洗中保留这个花瓶职位对胡春华来说也算是来之不易。
十九大期间,习近平大力追查内蒙古煤炭业的腐败问体,并表示将调查20年间的所有涉案人员。胡春华过去曾任内蒙古党委书记,针对他的敲打意味很明显。
为了保命,胡春华在十九大以后更加努力不懈地向习表忠。在李克强喊出中国还有6亿人收入仅1000元的时候,主管扶贫的胡春华却鞍前马后地帮习实现全国进入小康的“伟业”。
2022年7月27日,《人民日报》曾发表胡春华文章,一共5800多字,其中却提到习近平50多次。胡春华在二十大后一如既往地向习表忠,自称是政协的“一个新兵”,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思想的“博大精深”。
习在清除团派势力后,安排胡春华出任政协第二副主席,或许是要借助他这个花瓶身份营造他和团派的“和谐”气氛。也给向他服输归顺的对手树立一个示范的花瓶。
中共前总理温家宝在任期内最后一次记者会上说, “文革”的错误和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受益于文革结束的胡春华为了自保,不惜主动拆毁反思文革的博物馆,投身一场屈辱当代的新式文革运动。文革时诸如刘少奇、林彪等几位储君的悲惨结局是否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在折射出他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