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遭遇140年最大暴雨 原因在千里之外

封面新闻 2023-08-02 19:21+-

8月2日,雨终于减弱了,北京市水文总站终于解除了洪水红色预警。

过去三天,京津冀成了全国暴雨中心,雨水“疯狂倾倒”,7月29日20时-8月2日7时,北京昌平的王家园水库降雨量达到了744.8毫米,为北京140年来最大降雨。这场雨,对于北京、河北多地来说,都称得上“历史罕见”。

为何降雨这么强?为何持续时间这么久?接下来的天气走势如何?

1

数据

超过历史上两次强降水

7月29日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最高级别的暴雨预警,也是最近11年首次发布的红色预警。

强降雨汹涌而至。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刘斌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形容这轮降水的强度:“相当于第一天下了一个‘7·21’的暴雨,结果第二天又下了一个160毫米、180毫米,门头沟区是第二天下了200毫米这样的量级。”

无论是累计降雨量、最大小时降雨量,还是持续时间,这场雨都是很“突出”的。

8月1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与历史上的2012年7月21日北京强降水、2016年7月19日的华北地区强降水过程相比,此次华北地区强降水在沿太行山地区局地降水量达到了接近1000毫米,远远超过了2016年7月19日的单点降水极值。到目前为止,本轮强降雨北京地区的平均降水量超过了260毫米,也远远超过了“7·21”的平均降水量,也超过了2016年7月20日北京220毫米左右的平均降水量,且此次过程比上述历史上两次强降水过程累计量都要大。


2

解读

“七下八上”遇上两个台风

“七下八上(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本来就是中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而这一次,又碰上了沿海吹来的“风”。

7月29日上午,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安徽境内停编,但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系统却在持续影响。“杜苏芮”还未完全消停,第6号台风“卡努”又已虎视眈眈,一天之内连跳两级,在7月31日加强为“超强台风”。

于是,沿海的风就这样“吹”到了华北,为京津冀一带的降雨带来了充足的“原料”——水。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此次京津冀的降水有多种渠道的水汽条件。“除了今年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还有第5号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的本体水汽、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从东南方向输送的水汽在华北一带汇集。”

当然,台风不是极端强降雨的唯一“推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也参与其中。

在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的同时,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打通形成一个高压坝并长时间维持,从东侧和北侧挡住了“杜苏芮”环流的前进路线,极端暴雨就这样“滞留”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京津冀最大的雨,都下在山区。

大量水汽在华北一带汇集,并在低空东南风的影响下,在太行山区东侧山前抬升致雨,积蓄已久的雨终于找到了“倾泻口”。因此,处于太行山东侧的邢台东部、石家庄东部到保定和北京房山、门头沟一带成为本次降水过程的核心影响区域。


3

趋势

降雨重心转移至东北一带

8月1日,华北极端强降雨已有所减弱,但河北中西部和北部沿山地区、北京等多地雨水并未完全结束,仍有较明显降雨出没。8月2日,京津冀的雨终于减弱了。

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消息,未来几天,随着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的输送,再加上冷空气的配合,北方降雨重心将转移至东北一带。

那么,东北也会持续极端降雨吗?

8月2日,东北强降雨已拉开帷幕,吉林、黑龙江是“重点关注对象”。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8月2日至4日,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其中内蒙古东部、吉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记者了解到,8月2日上午,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