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高、悬念大...中德联合声明恐怕难产

德国之声 大纪元 2023-06-20 08:14+-

难度高、悬念大:德中政府磋商全面开启

第七届德中政府磋商今天在柏林全面展开,两国总理及20多名部长级官员参加磋商。这是2018年之后,德中两国间首次面对面的政府磋商。

德国总理肖尔茨陪同来访的中国总理李强检阅了联邦国防军三军仪仗队后,德中政府磋商周二(6月20日)正式开启。共有20多名部长级官员参加了本次主题为"共同持久行动"的政府磋商,双方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转型。其他议题还包括德中经贸关系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同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拒绝对俄罗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谴责,但呼吁俄乌双方进行谈判。

联邦德国政府会定期同对德国具有重要经济或战略意义的国家开展政府磋商。过去几个月当中,德国的红黄绿联合政府已经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日本和印度进行过政府磋商。而一般认为,此次同中国政府开展的磋商将是迄今为止最具悬念、难度最高的政府磋商。

周一晚间,肖尔茨在德国总理府设宴欢迎中国总理李强来访。德国财政部发推表示,自民党籍财政部长林德纳同中国财政部长刘昆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谈,会谈内容涉及"当前全球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捍卫和改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来自德国卫生部的消息称,卫生部长社民党人劳特巴赫同中国卫健委副主任曹雪涛"就卫生保健领域的核心问题"交换了意见。

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则同中国外长秦刚互通了电话。贝尔伯克稍后发推称,"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寻求同中国进行交流,找到我们的共同点和分歧,内容涉及经济合作、人权以及俄乌战争。"她表示,为了本次政府磋商,双方已经进行了为期数周的积极筹备。

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明策尼希( Rolf Mützenich)在谈到德中政府磋商时表示,德国不应采取对抗立场,但应明确指出界限在哪。明策尼希在接受德意志电台采访时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口头争吵并不能产生任何成效,涉及气候保护和军备控制的问题,只有讨论才有起到作用。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明策尼希表示,我们应当鼓励中国政府保持协商态度,也应让中方意识到,紧张状态不断升级,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德方也应明确告诉中国,对台动武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为。

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社民党人洛特对德广联《晨间杂志》表示,政府磋商中,德国必须做出明确的表态,"中国对内变得越来越专制,对少数民族的打压日趋严重,对外则变得越来越具有侵略性,例如对台湾发出的威胁。此外,中国还是俄罗斯最亲密的盟友,有鉴于此,德国方面必须表现出自信的姿态,当然不是对抗的姿态。"

自2018年的最后面对面的会谈之后,整个疫情期间,德中政府磋商一直以视频连线方式进行,而在此期间,双边关系也已明显降温。中国对民众自由权利的限制、对少数民族的打压、对台湾发出的武力威胁以及在印太地区的大国扩张,令柏林极为不安。

而俄罗斯发动的侵乌战争,也令德国政府痛定思痛,决心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不过,尽管如此,中国仍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德国也是欧盟内中国的最重要贸易伙伴。

延伸阅读:李强访德外交秀难产?分析:或无联合声明

6月20日,访德的中共总理李强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召开记者会。(Tobias Schwarz/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访问德国期间,极力挽救中共和西方关系恶化的现状,呼吁让德国企业,而不是德国政府做出“去风险”的决定,评论说,这是中共企图通过民间来绑架西方政府,此举必将失败。

“去风险”是上个月七大工业国集团(G7)领袖峰会提出的概念,G7成员国寻求与中共“去风险”,减少对中国的贸易依赖,将中共从具有潜在军事应用的高科技供应链中剥离出来。

这是李强当上总理之后的首次外访,也是在中共与西方社会紧张关系加剧的背景下展开。周二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见了李强,前一天(6月19日)李强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会面。本周他还将前往法国,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李强称应由德国企业决定“去风险”背后的企图

中共官媒报道,周一下午,李强在柏林与德国工商界代表座谈时说:“企业对风险的感受最直接、最敏锐,知道如何规避和应对。”“所以,应该把防风险的主导权还给企业。”

西门子、大众汽车、奔驰、宝马、舍弗勒、巴斯夫、科思创、瓦克化学、默克、SAP、安联等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共正在加紧努力拉拢各国商界领袖,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告诉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盖茨,中美双边关系的基础“在于民间”。

上个月,中共为包括特斯拉公司老板马斯克、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在内的众多商界精英展开红地毯。与此同时,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第一季度投资者就从中国撤出了300亿美元。

评论人士李林一说,“中共意识到,西方国家政治上由几个方面组成,政府、国会、商界。中共之前紧紧抓住的是西方商界,希望由商人反过来影响政府,也就是西方所说的经济胁迫。现在中共试图与西方民间扩大交流,来影响议员们,因为议员更代表选区民意。这是习所谓扩大民间交流的真正用意所在,实际是要扩大其胁迫范围,绑架整个西方国家。”

“这种做法肯定失败。目前的西方国家已经对中共有了清醒认识。即便是对中共相对友善的欧洲民众,其实对中共负面观感也很强。也就是说,中共必须改变自己行为,才能真正让西方接受。但这是不可能的,中共就是这样,一改也就不是中共了。”李林一说。

李强还称,“防风险和合作不是对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对此李林一评论,“中共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经济。经济再坏下去,可能政权都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而中共一直喊着要推动消费,推了几十年,消费始终起不来。所以中共也知道,经济要想维持,还得靠外贸。这也是李强出访为何要求欧洲继续与中共合作的背景。”

“未来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预计还会与中共有部分的经济合作,但是在欧美“去风险”的策略下,将有相当部分外资、外企离开中国大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经济虽然有些差,还远未到底部,还会长期下行。”

分析:两国或没有联合声明

德国上周出台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其中将中共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BBC驻德国记者达米安‧麦吉尼斯(Damian McGuinness)评论,德国想在“竞争对手”和“伙伴”之间取得平衡,坦率地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分析,一方面中方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衰退,所以希望跟中共继续做生意。但是作为竞争对手,德国又担心过度依赖中共,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他说,俄乌战的爆发,让德国意识到依赖俄罗斯能源给自己造成的困境,俄乌战成了德国跟中共交往的前车之鉴。

麦吉尼斯认为,德国不会跟李强发表联合声明,“这是很难平衡的,因为涉及太多敏感因素了,如果德国总理表现得太软,他会被德国媒体和德国选民骂,因为德国民众都知道中共侵犯人权……德国总理必须对自己说什么要小心翼翼。”

他说虽然双方要进行“合作”,但是绝对会有一条红线划在那里,“很多舆论说,中共企图拉拢德国和法国,找到欧盟和美国的不合的地方,从中离间(美国盟友)。”

“一方面进行贸易,一方面划红线。例如德国要在本土生产芯片,要降低对某些中国科技的依赖,要确保中共企业不会购买太多的德国企业。但这是非常难平衡的,因为那些正是中共想做的,这是为何(李强)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