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的神秘规则,普京背后有只冷酷的眼睛

如松 2023-06-09 15:41+-

沙皇的神秘规则,普京背后有只冷酷的眼睛

2017年11月18日,普京在克里米亚出席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纪念碑揭幕仪式

墙内自媒体如松文章: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表面看起来普京采取了相互矛盾的政策:

第一,努力集中资源争取在战场上获得胜利,只有胜利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努力不影响俄罗斯内部的稳定,尤其尽量稳定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俄罗斯族群的生活。有报道说,在乌东战场上,少数民族聚集的达吉斯坦、图瓦共和国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的死亡人数最高,布里亚特士兵是俄罗斯族士兵死亡率的7.8倍,而图瓦族士兵死亡率更高达10.4倍。在俄罗斯联邦内部俄罗斯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80%,这说明奔赴战场的士兵中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居多,而俄罗斯族居住区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要想努力争取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尽最大努力集中资源,就需要进行总动员。可为了避免影响俄罗斯族群的生活,又不能进行总动员。这就是普京互相冲突的政策。

可今天,普京的危机已经逼近,源于自由俄罗斯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团(简称叛军)在俄西部地区的军事行动已经对俄罗斯族群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冲击。

2023年5月22日,叛军越过俄乌边界,占领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科金卡(Kozinka)并进一步推进到格赖沃龙(Grayvoron)。别尔哥罗德州是俄罗斯族群的主要居住区。

2023年6月1日,俄罗斯志愿军团宣布展开“第二阶段”行动,并与自由俄罗斯军团突袭别尔哥罗德州的的新塔沃尔然卡和舍别基诺。

目前,大约半个别尔哥罗德州的已经陷入了战乱之中,居民开始抛售房产以逃离他乡。

叛军第一次突入俄罗斯境内,还可以解释成是俄军防御疏忽大意所造成,但短短十天内就再次突入,只能说明俄军将兵力集中到乌东战场之后本土防御已经十分空虚,边界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俄边防军也无力彻底清除叛军,这与普京不愿意进行全国总动员有直接的关系。

叛军来取自如,未来甚至有可能突进到别尔哥罗德市区(舍别基诺距离别尔哥罗德市仅仅40公里,见下图)。目前报道说,大量别尔哥罗德居民开始逃离家乡,这意味着俄罗斯境内的动荡已经开始,俄罗斯族群的生活已经遭到破坏。如果未来叛军突进别尔哥罗德市区,估计会给整个俄罗斯社会带来一场“八级强震”。普京已经难以掩盖这场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给俄罗斯族群带来的严重伤害,盖子终于捂不住了。

为什么普京非常担心这场对外战争会对俄罗斯族群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与俄罗斯这个国家的特点有关。

世人一般都知道莫斯科大公国脱胎于蒙古人的钦察汗国,继承了蒙古人的文化和体制。比如俄罗斯街头经常出现这样的标语:俄罗斯的边界没有尽头。这是很典型蒙古文化,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终身的目标就是征服四方。西方还有这样的说法,“剖析俄罗斯人,你会发现鞑靼人的影子”,“剥开一个俄国人的皮,就会看到皮下蒙古人的血脉”,等等,说的都是俄罗斯人继承了蒙古人的文化。蒙古人是部落体制,大汗主要是通过军事手段自上而下进行管理,今天的俄罗斯也是联邦性质的以种族划分的部落体制,总统也主要通过武力自上而下进行管理。

但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是,莫斯科大公国最初只是诺夫哥罗德大公国下辖的一个小镇,诺夫哥罗德大公国又被称为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就在蒙古人在莫斯科大公国身上打下烙印之时,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也在莫斯科大公国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出现与崛起是欧亚大陆中间地带(中西欧地区与亚洲之间)不断演变的结果。

公元650年,欧亚大陆中间地带大概是下面的样子。

公元882年,基辅罗斯公国开始出现并逐渐壮大,其王公贵族是来自北欧的维京人,见下图。

沙皇的神秘规则,普京背后有只冷酷的眼睛

基辅罗斯在1236-1240年拔都西征过程中灭亡。

诺夫哥罗德原本是基辅罗斯的一部分。在11世纪前期基辅罗斯出现了一位很牛的大公叫智者雅罗斯拉夫,其在位的年代是1016年—1018年和1019年—1054年,在1010年至1036年他还兼任着罗斯托夫和诺夫哥罗德大公。他统治的年代是基辅罗斯最强盛的时期。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在1136年建立,在当时,它给本地区带来了两点革命性的进步:

第一,智者雅罗斯拉夫去世之后,随着基辅罗斯的衰落,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就开始出现了摆脱基辅罗斯统治的趋势,此时,诺夫哥罗德并没有像基辅罗斯的其他城市一样出现另一位王公的世袭统治,而是逐渐转变为由上层贵族和商人集团控制的市民议会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模式。

1136年,诺夫哥罗德姆斯季斯拉维奇公爵在对苏兹达尔的战争中战败,被诺夫哥罗德市民议会废黜(后来的沙皇俄国时代和俄罗斯帝国时代,一旦对外战败,沙皇或自杀、或遭暗杀,或被罢黜,或许都与本次罢黜有关)。这意味着王公的权力开始受到根本性的制衡,王公也开始被追责,而下台就是追责的方式,也因此,1136年就被认为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开始。如果将诺夫哥罗德市民议会看做是当今时代的议会,诺夫哥罗德议会出现的时间比英国还要早,英国议会在13世纪开始出现,晚了大约100年。

当时的诺夫哥罗德市民议会是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宣战与议和、批准法律。诺夫哥罗德行政长官、千人长均由市民议会选出。从1156年开始,诺夫哥罗德大主教也由市民议会选举。军事长官则由市民议会聘请的封建王公担任。

理论上说,这一时期的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依旧是王公,但市民议会也有能力罢免、废黜王公,有权制定法律并遴选主要官员,所以这是一种君主制度与共和制度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欧洲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城邦时期——古希腊城邦和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城邦,一般认为现时欧洲的文明都发源自这些时期。而诺夫哥罗德在当时建立起来的就是一个城邦国家。

或许可以这么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出现将本地区的文明水平推进了一大步。这标志着王公的权力开始受到制衡,王公也会被追责、责权开始统一,而城邦的建立意味着村镇、地区、城市开始高度自治,而莫斯科大公国就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下辖的一个高度自治的小镇。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向北方和东方拓展势力范围。其鼎盛时期北至白海,西至今俄罗斯与爱沙尼亚边界一带,南至伊尔门湖一带,东至乌拉尔山脉,见下图,这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在蒙古西征之后被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控制。

只要看看地图就知道,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大部分国土并不适合农牧活动,这让它严重依赖南方的产粮区——莫斯科地区和特维尔地区,莫斯科大公以此来不断加强对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控制,到1478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被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征服,并入了莫斯科大公国。这是很典型的蛇吞象——一个小镇吞并了国土辽阔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由此可以见识伊凡三世的手段。

从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开始,君主与议会(立法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开始形成。虽然不同时期君主与立法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制衡关系一直存在,沙皇俄国时期(1547年至1721年间)的立法机构是俄罗斯议会,俄罗斯帝国时期(1721-1917年)的立法机构是元老院(分为上议院的帝国议会和下议院的帝国杜马),今天对俄罗斯总统权力形成制衡的是国家杜马,它们一脉相承,让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创建的君主制度与共和制度相结合的制度一直传承到了今天。实权君主与实权议会长期共存,这在世界上并不多见。

既然在俄罗斯的文化和体制上都有这种君主与议会之间的制衡关系,君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制,一旦君主在对外战争中战败、或因决策失误给俄罗斯带来严重的灾难,君主就会被追责,或主动下台(包括自杀)、或被暗杀、或被罢黜,这就是数百年来俄罗斯人认可的唯一政治逻辑,所以,沙皇非正常死亡或被罢黜几乎就成了家常便饭。

正因为这种异常残酷的遴选机制,让碌碌无能之辈无法久居沙皇的高位,也让英主辈出,即便出生于普鲁士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因其杰出的才能受到俄罗斯的拥戴,才让莫斯科大公国在数百年间就发展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

由此就可以回到开头的问题。这场俄乌战争与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和二战的苏德战争截然不同,那是敌人的入侵行动,即便遭遇严重损失俄罗斯人也会团结在沙皇的周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敌人。但今天的战争是普京发动的对乌克兰的战争,是对外战争,如果叛军在俄罗斯西部地区不断突击、甚至占领别尔哥罗德这样的大城市,大量俄罗斯人就只能逃难,就会给俄罗斯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沙皇就会按照古老的规则被追责,普京大弟自然就如坐针毡。(如果在乌克兰战败,前景就更加清晰。)

为什么俄罗斯与传统上的文明古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文明古国的君主权力几乎是不受制衡的,其地位是终身制,而俄罗斯君主的权力会受到制衡、君主会被追责?

沙皇的神秘规则,普京背后有只冷酷的眼睛

上图是印度的三维地理图,由这张图明显可以看到,西面、北面、东面的高原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这就让印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面对海洋的优越地理环境,阳光充足、降水有保证,这就具备了优良的农耕条件,古代的人们在自己的活动范围之内就可以取得生存所需的能源(食品),这就形成了农耕文化。由于每个家庭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生存所需的能源食品,至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是傻子、是婴儿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家庭的生存,民众对皇帝的容忍度就比较高,皇帝就比较容易实现终身制,难以形成追责的机制。

由于整个印度有一个稳定的地理环境,每个家庭、每个村落、每个地区所处的环境也大致差不多,皇帝的旨意就可以适应所有地区,这是形成了大一统王朝的地理基础,皇帝可以金口玉言并放之四海而皆准。

其他文明古国与印度的情形基本一样。

但诺夫哥罗德(俄罗斯)这种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国家则不同,高纬度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少的可怜,如果一个家庭、一个族群只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生活,就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所以他们必须定期迁徙。在古代,迁徙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即可能引发与周围族群的冲突,也要避免进入严重缺水或气候恶劣的险地,这会导致族群的全军覆没,族长(王公)的能力就十分重要,一个能力低下的族长或王公很容易将整个族群置于危难之中。所以,如果一个族长(或王公)没能力带领族群走向兴旺(至少让族群可以延续),就必须以各种方式追责、撤换,所以,族长或王公就很难实现终身制。

在高纬度地区,每个地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差异非常巨大,比如诺夫哥罗德的摩尔曼斯克虽然也处于北极,但港口却是不冻港,而其他地区的港口一年中有半年多处于冰封状态,由于各地之间差异巨大,就必须根据本地的特点实施高度自治(以满足生存需要),也就无法支撑金口玉言的大一统统治模式,族长或王公的权力也必须受到制衡。

因此,21世纪的俄罗斯沙皇——普京总统很难建立大一统的统治模式,这是地理特点、气候特点和俄罗斯的传统文化(自治文化)所决定的;也很难实现事实上的终身制,源于对俄罗斯人来说,沙皇如果不能带领本族群走向兴旺,尤其是在对外战争中战败或给本民族带来严重的灾难,追责机制就会启动。

随着叛军不断攻入俄罗斯本土,严重损害了俄罗斯族群的生活,在俄乌战场也日渐颓势,有一只眼睛开始盯着普京总统,这只眼睛就是俄罗斯古老的政治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