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将至 习正面临一个更严峻的挑战
中共两会本周末将登场,当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准备开始他作为国家主席的第三个任期时,正面临一个新挑战:国内有更多的质疑声。
2022年11月底,中共极端“清零”政策导致全国爆发大规模的反封控抗议活动。抗议者甚至罕见喊出共产党下台和习近平下台的口号,震惊全球。12月初,中共在没有事先为解封做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结束疫情防控政策,导致全国爆发疫情海啸,随即出现药物短缺,医院挤爆,火葬场不堪重负的现象。中共官员上个月第二次宣布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受到民众嘲讽,这些事件对习近平的长期政治后果仍尚不得知。
彭博社说,习近平的信誉损失在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尤其明显。该市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彭博社最近几周对那里的十多个人的采访显示,人们对习近平和他的新得力助手李强领导下的未来非常缺乏信任。
李强在去年二十大上晋升政治局常委,并成为中共的二号人物。中共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从2023年3月5日起在北京召开。会议将正式任命新的政府官员,包括总理、副总理和其它经济和金融领导职位。预计,李强将正式接替李克强的总理职位。
晋升前,李强作为上海市委书记,在去年上海疫情期间实施封城2个月,引发民众抗议和不满。
43岁的上海居民Lillian告诉彭博社:“如果有人伤害了你,那么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重建信任。”
像Lillian这样的居民仍未从去年的封锁创伤中走出来。当时许多居民甚至连最基本的食物都难以维持。她回忆起2022年的愤怒、失望和恐惧。Lillian说,她怀疑自己能够再次信任党。
许多外国人干脆离开中国。在上海的欧盟商会最近的一份立场文件引用了一些估计数值。在2022年封锁后,上海25%的德国居民离开了,而法国和意大利公民的人数各下降了20%。
中国欧盟商会上海分会主席许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于2月初在该市告诉记者:“以前它(上海)是一个超级有吸引力的地方,现在实际上没有人愿意回去,因为人们觉得不确定将会发生什么。”
29岁的广告业高管李女士告诉彭博社,希望看到政府向小企业提供更多资金以振兴经济,就像美国在大流行病之后所做的那样。她表示,自己有些失去信心,不认为习近平或任何下属会有所作为。
中国广泛区域存在不满情绪
尽管在中国,量化民众不满情绪的程度并非容易,但近几个月来,公民在反击政府方面变得更加大胆。除了反封控外,民众还对烟花禁令、停滞的房地产项目和减少退休人士的医疗福利等问题进行了抗议。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自由之家去年开始为“中国异议监测”收集数据。这是自由之家追踪中国异议频率和多样性的数据库及研究工具。“中国异议监测”记录了2022年最后三个月全国几乎所有角落的抗议活动。团体抗议在四川、广东和山东,进一步朝向北京的地区最为普遍,显示出广泛区域都存在不满情绪。
社会不安的背后是对习近平履行社会契约能力的更多质疑,而社会契约是中共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即人民放弃政治权力,以换取能在安全和经济上获益。
彭博社报道,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院长丁远(Ding Yuan)在谈到中国的社会契约时说:“如果你建立了一个因果关系,那么你就必须继续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中共)无法摆脱这一点。”
他说,更重要的是,政府对结构性经济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如人口老龄化,需要加强社会安全体系,以及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卖地来筹集现金以提供基本服务。
“这些问题将破坏经济,最终使人民也不那么高兴。”丁说。
中共“清零”政策重创中国经济,年轻人失业率高涨。即使防疫政策放开后,民众也不愿消费,阻碍了经济复苏。
《纽约时报》报道,南京一家灯饰店的经理应永祥(音)仍在等待客人的回归。“疫情放开后,生意没什么变化,”他说。
欧亚集团高级中国分析师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对《华盛顿邮报》说,经济问题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威胁到习近平的权力。
“如果中国经济停滞在低增长水平,并且明显低于其潜力——尤其是在赶不上美国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方面——可以想像,这可能会导致党内一些领导人开始质疑习近平的智慧和政策方针,并向他施加压力,要求他采取不同的政策。”托马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