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深焦 2021-10-08 12:02+-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因发表文章《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批评主旋律影片《长津湖》,电影类公众号“深焦DeepFocus”被微信封禁14天,以下为该篇文章全文:

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的巨作《长津湖》9月30日开始在院线公映,目前已确认续集《水门桥》,具体上映时间未知。本作长达三个小时,是近年来时长最长,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规模、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电影。据媒体报道,该片耗资高达13亿元,拍摄180余天,主创团队打磨了剧本5年,拍摄团队超7000人,动用了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与特效公司超40家,总工作人员数量超1.2万人。

尽管如此,影片最终的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在叙事的方式上,《长津湖》与《金刚川》一脉相承,但制作更加粗糙,赶工痕迹明显,很难称之为合格的工业产品。只能说,在“光荣完成任务”还是“让观众满意”这个抉择面前,影片的制作团队依旧遗憾地选择了前者。在院线反响方面,截止发稿前为止,《长津湖》综合票房达到3.76亿元,票房占比64.9%,位列国庆档票房第一位。不过就笔者观察,部分显示已满的场次(尤其早场)中实际观众仅有一半左右,可见票房中存在较大注水成分。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长津湖》海报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进行了直接较量。影片《长津湖》正是以此次战役为核心展开,塑造了七连连长伍千里(吴京饰)、弟弟伍万里(易烊千玺饰)等几个基层士兵形象,同时也兼顾到毛泽东、彭德怀、宋时轮、毛岸英等人在战争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巨大,战争场面极为惨烈。影片意图从各个角度完整描摹出建国初期朝鲜战场上的宏大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本应达成的震撼感、真实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一点点瓦解,历史仅仅浮现出一点大概的轮廓。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长津湖》剧照

首先,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影片低劣的特效。从开场第一个镜头开始,影片就灌入了大量特效镜头,无论是伍千里的山水老家、领袖的住所中南海还是主战场长津湖,大量外景几乎全部由特效完成,完美诠释了“滥用”一词。据笔者观察,影片开始的20分钟时间里,特效镜头占绝大多数,而这其中大量的镜头都让人实在不忍直视。

除了开头之外,整部影片中各个部分都穿插了大量五毛特效,这就难免让观众频频出戏。其中,最令人哭笑不得的一个场景是在火车中,伍万里因在连队“受欺负”想要拉开火车门弃车而逃,但被同连士兵拉回。随着对头车从他们的视野当中驶出,一幅长城逶迤的“千里江山图”展现在连队士兵和观众面前——当然,这里的“千里江山图”还是特效,而且很水平很差。所有这些场面让人很快联想并理解了为什么哪怕是《指环王》三部曲这样的奇幻史诗电影也要在新西兰完成实地取景,因为哪怕演员可以对着绿幕表演一种惊叹,观众也不可能对着虚假的特效产生任何真情实感。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长津湖》剧照

直言不讳地说,《长津湖》的特效从理念到执行层面看都与国产电影最高工业水准相比基本倒退10年以上,哪怕是两个月赶工而成的《金刚川》也比之精致许多。诚然,与《金刚川》类似,《长津湖》也为了赶上国庆档期极力缩短了工期,而三小时“巨片”工作量之巨大也可以想见。不过,如果已经可以预见结果却不能扬长避短,未免有些贪大求全。这一问题最终是否能够得到部分解决,还要在即将上映的续集《水门桥》里见得分晓。

如果说特效是后期制作中最先被看出问题,最容易被打成筛子的第一道防线,那么剪辑的一系列问题也让人很快失去观看欲望。两个重要的战斗场面,即通信塔之战和长津湖之战中,角色的行动被剪成了碎片,镜头长度让人根本分辨不清人脸,遑论谁在干什么;很多镜头基本只是看了个人物动线的残影,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笔者在观影过程中数次计时发现,在激烈的战斗场面中,镜头长度基本分布在一秒上下,长者不超过两秒,短的则只有0.5秒左右,如果将镜头本身的晃动摇摆等因素统统计算在内,观众所能捕捉到的信息就更加基本,甚至连感官层面的剥削都谈不上,更多是一头雾水。

也正因如此,影片中最好的动作场面是室内的肉搏戏部分。在这个部分,镜头相对稳定且较长,观众至少可以清晰捕捉到谁干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在极限的生存状态下角色的本能是什么,又在思考什么,从而营造出十足的紧张感,让人手心冒汗。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长津湖》剧照

除了剪辑之外,片中一再使用的分屏手法也比较低级,审美严重缺失。影片中最惨烈的战斗部分,亦即七连在河床上隐蔽,被敌机扫射血肉横飞的场面中,画面耳部竟然淡入淡出了两个敌机驾驶员对话画面,给人感觉两个人在打 FaceTime 视频电话。随后出现了十几张人脸分屏和上下或左右分屏直至五分屏等方式,似乎想要呈现出某种群体性,但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达到任何可见的效果,群像意味非常稀薄。

如文章开头所述,影片主创团队打磨剧本时间长达5年。《长津湖》的两位编剧兰晓龙和黄建新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基本构建起了宏大全景叙事格局,打通了伟人/普通人、我方/敌方,从这个角度上看,影片与《金刚川》和早前上映的建党100周年献礼电影《1921》都有颇多相似之处,这也是整部影片相对值得称道的部分,但不得不说,以最终呈现出的结果观之,影片的编剧依旧比较初级,很多部分尚待商榷,更不用提细节层面。

比如,与《金刚川》类似,影片再次采用了展现美方穷凶极恶的“美军视角”,而缺点一如既往——没有实质性的、能够体现人物真实心理状态的叙写。我们几乎可以断言,所有美军人员从上到下都是工具人,从麦克阿瑟到史密斯再到最底层美国士兵,每个人物干瘪、流于表面,所有人似乎只会讨论“圣诞节要不要回美国”这一个问题,这个群体的实际内部状况从未展现分毫,直到最后美军师长史密斯向“冰雕连”敬礼,整个美军视角的独特意义基本完全剥离,达到工具性巅峰。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长津湖》剧照

其次,虽然时长达到三个小时,但大部分笔墨还是集中在惨烈的战斗场面(可惜这些场面又被剪辑瓦解),人物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展现极限状态下的战斗本能。战斗间隙的文戏部分往往选择插入大量没有太大必要的插科打诨,搭配过火、直白且出离氛围的音乐,与人物没有丝毫关联。全片中重要且比较在线的文戏只有一场,亦即七连运送电台抵达目的地之后的短暂休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重要人物的命运交织,看到了伍万里的成长。听到毛岸英(黄轩饰)下达的出发命令后,伍千里二话不说命令连队整装待发,多少体现了伍千里本人的意志力和志愿军高度的纪律性。不过,对于一部三个小时的影片而言,这样的场面还是过于稀少。似乎对创作者而言,整部电影一直都在尝试调节所谓的“节奏”,然而结果非但如此机械且了无生气,真正重要的问题也始终被弃置一旁。

总而言之,从创作理念上看,这类火了将近一年的“全景叙事”影片似乎不需要人物只需要群像(比如被生生插进来的人物杨根思、柯大川,牺牲得让人不明所以),不需要深度只需要广度,其结果就是观众能且只能被感官刺激,真正的共情付之阙如:(以下剧透预警)哪怕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雷睢生(胡军饰)的牺牲,其行动也是“上头”式的,缺乏一个必要且实在的动机。更不走心的是,在他牺牲前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敌机的轰炸并未继续,似乎在为志愿军中发生的重要情节哀悼,所有这些已经指向影片最最基础的合理性。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长津湖》剧照

说到底,我们多么希望能够在战争献礼片中看到相对坚实的东西——无论是背景的历史叙写还是前景的主要人物,而不仅仅是历史的车轮和历史中的棋子,否则专题纪录片足以,用13亿人民币拍摄一部商业大片徒劳无益。但在《长津湖》里,几个主角还是给人走错片场的错觉,每个重要角色的演员都带着自己职业生涯代表作中的表演状态来到《长津湖》:吴京像是从《流浪地球》的冰天雪地里脱下了宇航服换上了棉衣,易烊千玺从《送你一朵小红花》以相同的吊儿郎当和不清楚的口齿加入了志愿军;影像和角色在他们身上交织重迭,有时甚至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战狼2》或者《少年的你》。段奕宏、胡军等少数几个演员尽到了演员的本分,塑造了相对完整独特的人物,但也因为戏份不多,表现力有所削弱。

被封禁微信文: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

《长津湖》剧照

当然,关于《长津湖》的粗制滥造,我们可以给它找出无数个理由,后期永远加班加点,演员永远没有档期,而我们也永远都在等待……那么献礼片,到底又该献给谁呢?(作者:伊跟跳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