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获奥斯卡"中国骄傲"为何被全网封杀?
来自中国的赵婷荣获2021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亚裔女导演,同时也是奥斯卡金像奖长达93年历史以来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西方媒体热烈欢呼这位杰出的华裔和亚裔女性创造奥斯卡历史,但是在她的出生地中国,媒体报之以一片沉默,赵婷获奖成为敏感词,遭网络屏蔽,预定放映的获奖作品《无依之地》也被撤档,原因居然是网民举报她早年发表过所谓“辱华”言论。
旅美作家、资深媒体人凌沧洲评论,赵婷在前后被区别对待的两个原因可以理解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中国政治考量下的民族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另一面是中国公众长久以来的文化自卑。归结到底,是因为国内在政治利益的主导下,民族主义和文化自卑主导了对艺术的评判。
凌沧洲说:“中国为什么形成一个戏剧性的反转呢?我觉得一切都是利益决定的。首先它不是从艺术的角度,而是从政治的考量来看待赵婷获奖的事情。它要把这个当作民族主义的一剂鸡血,来给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注射进去。赵婷首先是艺术界的事,首先是她个人的事。她个人再经历这么多年的拼搏,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得到电影界的肯定。如果把这个当作集体的荣誉、当作国家的荣誉,我觉得肯定偏离了艺术工作者原本的初衷。还有一点,就是在中国的这些民族主义者看来,由于全球受到瘟疫的影响,受到瘟疫的打击,那么现在一些‘东升西降’的言论、‘平视世界’的言论这是一方面的心态,极端的文化膨胀、文化自信,甚至可以说文化骄傲都上来了。另一方面我觉得长久以来的文化自卑还是深深地积累在那里。也就是说一部分人把获诺贝尔奖、获奥斯卡奖等的国际奖当作集体荣耀,其实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是一个硬币的反面。我认为这可能是它戏剧性反转的一个部分。”
独立时评人吴强分析,胡锡进发推特祝贺赵婷,其重点在于对她的批评,用政治来掩盖赵婷的艺术成就,避重就轻。而中国缺少的恰恰就是赵婷这样拥有自由个性的人。没有自由,就不会有创造力,也就不会有美。
吴强说:“胡锡进用这种东西来掩盖赵婷电影的艺术成就,以及艺术成就对中国这种文化以及电影产业相关的一些相当大的一些鼓舞、一些振奋,甚至是中国公众对美国、对中国一些看法。比如说我们看到,当赵婷在过去接受访问,我们知道过去半年她拿过世界上能拿到电影奖的所有奖,她也接受了很多访问,有人把她过去的一些话给重新扒了出来。但是我们看到都是一个生长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里面,然后到英国、到美国,成为一个自由成长的艺术家、自由成长的人,不在乎房子、不在乎中国世俗的职业。这种个性跟创造力直接相关。就像国内最近谈论最多的,已经不是赵婷了,是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上的一些舞蹈夺走了公众的注意力。相比之下,我们看对照就明白了,有自由才有创造力,才有美;没有自由,千篇一律情况下,女孩子都不知道怎么会跳舞了。这个实际上就是中国目前某种意义上讲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
吴强认为国内对赵婷的态度转变应该不是来自于官方引导,而更多是民间自发行为。这种“自发”是一种文革式的义和团式的模式,最后“战狼们”的行为被官方顺势利用。官方为“战狼”做好收尾工作的同时,也为自己维持住了意识形态的方向。
吴强说:“其实我相信北京之前的准备是,这个电影获奖,一方面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赵婷是当时的代表人物,而且我们知道过去几年,北京在好莱坞的资本渗透以及审查,已经到了一个可以对他们来讲是一个集结祝贺的一个时候了,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官员的一个、那这个做成褒奖的一个东西了。所以我不认为这个事情是北京一开始要蓄谋、要抵制、要封杀这件事情。确实是看到中国的战狼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了一个战狼放火、官府为他们买单、来清洁的一个作用。这完全是义和团、义和拳的一个模式。这种战狼的、爱国主义的一种情绪,所谓的找一个人的历史然后挖掘他的辱华史,然后贴上一个义和拳的标志,这在中国的战狼、在中国的互联网里面,这种揭发、告密,从揭发老师到揭发电影制作人,到揭发一个艺人,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恐惧的文革式的义和拳式风气了。”
凌沧洲评论中国的爱国主义从来都是非理性的,原因在于爱国主义已经沦为政府引导舆论的工具。
凌沧洲说:“爱国主义既是麻药也是春药,该麻醉民众的时候麻醉民众,该刺激民众的时候刺激民众。你也可以说它是狗皮膏药,到处都可以贴一贴。它要塑造国外的敌人,它要激发百年来已经泯灭的仇恨,百年前中华民族可能是遭受创伤了,但是你要照这么说,那当初很多民族都在征服别的民族,是不是都要不断地提起?所以就是说它靠的这个东西,包括抵制这个、抵制那个,它倒是在形成一个舆论场。通过这些舆论场,转移民众对基本人权、基本言论自由的追求,转移民众对贪污腐化的追责、责问,转移民众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这个我认为是很荒谬的。所以爱国主义从来是非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