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遭撤档潘瑞被通缉 小粉红搅局 中共筹谋几何

希望之声 2021-03-16 14:10+-

赵婷遭撤档潘瑞被通缉 小粉红搅局 中共筹谋几何

江峰评论文章:北京警方发出一份通报,依法逮捕潘石屹之子潘瑞,因他去年曾发表关于中印边境冲突,中共军队伤亡情况的帖文,被定义为“造谣诋毁英雄烈士”。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被认为因言获罪甚至要实施抓捕,背后有着很深的用意。

赵婷导演、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主演的《无依之地》在美国电影金球奖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项最高奖。一周后,原定影片在中国上映的档期突然被撤,起因是赵婷的一些言论遭“辱华”指控,导致戏剧性反转。

两个事件表面上看,一个是警方所为,另一个是大陆网络民间发起,但这两个事件都有着深刻的原因和背景。著名自媒体人、时政分析评论家江峰先生对这两则事件进行了深度解剖和分析,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赵婷和《无依之地》事件引发三个思考

这个事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定论,虽然这个事情过去有几天了,我们还是可以深挖一下。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几个事情:

第一个,赵婷获奖次日,大陆官方就宣布《无依之地》4月23日上映,而且更在海报上标明“赵婷是中国导演”。要说到中宣部的审核机制,早已是众所周知,一夜之间就能确认一部片子符合要求并排下档期,一定是内有乾坤;

第二个,一些爱国愤青们挖出来的所谓赵婷的“辱华”言论,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那句:“追溯我成长时期的中国,当时到处都是谎言。” 那么有没有人想过,赵婷成长时期是中国的什么时期?赵婷1982年出生,1996年留学英国,那么那些只为一句话好像自己的祖宗都被辱没了的愤青们,想没想过去了解赵婷,作为一个虽然不在政治圈子里,却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经历了那个年代最诡异的政治动荡,她的少女时代经历了怎样的谎言呢?

赵婷遭撤档潘瑞被通缉 小粉红搅局 中共筹谋几何

第三个,这部片子“无依之地”,究竟带给了人们怎样的思考?

让我们就从这几个角度去挖掘一下吧。

中宣部安排《无依之地》在中国投放档期的真正原因

先说说一部美国电影节的获奖作品,是怎样被中宣部一眼看中并迅速安排档期的。其实赵婷本应更早收到大规模的祝贺。她导演的影片《无依之地》,年初就已在威尼斯拿到金狮奖。在张艺谋和陈凯歌较劲的年代,这可是炙手可热的奖项,似乎可以用西方人的眼睛扫一眼,那就有了高尚的感觉。但是这些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特别是威尼斯总是遭到水淹,似乎风水不太好了,电影节也没有那么响当当了;更重要的是,说华人导演,李安已经带着他的香港特技队伍,用一根绳子拉着演员在竹林上空飞,已经飞到奥斯卡了。

这些年国内用钱砸出来的“战狼”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大片,似乎也很炫了,所以对威尼斯这一类电影节的期盼值低了很多。拿金球奖到奥斯卡几乎是一个直通车,历来被称为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如果赵婷能成为历史上首位捧起小金人的“华裔女导演”,就很有“光宗耀祖”的感觉了。虽然有期盼,但是这份所谓民族感情的期盼,依然解释不了赵婷获奖第二天,中国官方就把她的电影在国内排期。中宣部从来不会把商业价值和市场作为它的首选,这种策划好的预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作为政治任务来执行。

北京“两会”人大是3月5日,政协是3月4日,而此次“两会”最重要的当然是习近平执政成就的完全展示。习近平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么?大家只要稍微关注一点大陆新闻的就知道,最大张旗鼓宣传的就是什么2月25日习近平亲自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让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是毛泽东时代开始的一个宏大愿望,到邓小平时代都建立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时间表。尽管我们知道,中国的赤贫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清朝道光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就远超英国,而1949年以后制造的谎言就成了“一穷二白的旧社会”。

记得有个笑话说“文革”的时候,请了一位老人家来忆苦思甜,老人家很配合,就说:那个万恶的旧社会,最惨就是1969年,饿死了好多人!革命委员会的干部赶紧上去堵老人家的嘴:说错了,1960年都已经解放了。

那么习近平完成了毛泽东的愿望和邓小平的时间表,是不是表明他是一个成功的党的事业的继承者?是不是比那些没有完成这个愿望的党魁们都要有功劳,甚至比你制定时间表的邓小平还要有本事呀?你只有时间,我却能够实现,是不是更有资格继续执政?要的就是这一句关键总结,有资格继续在台上执政!正是这样一个重大的政治宣传主题需求,加上目前中共战略的顶层设计上又开始喧嚣所谓的“东升西降”,即东方兴盛西方衰落的国际发展趋势。赵婷的电影似乎太“应景”了。

“无依之地”描述的是美国目前巨大的社会病,据统计已经有接近2000万美国人过著居无定所,住在移动房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遭受贫困袭扰的生活。影片表现手法,乍一看(请注意我说的是“乍一看”),是阴暗的,我下面会继续讲评。那么一眼望去绝望与贫困的美国,太符合中宣部现在的宣传需要了,不仅反衬习近平“脱贫全面胜利”的卓越,也应证了中共“东升西降”的形势判断,正好是“两会”之前三天拿到的金球奖,有什么比这样的电影和奖项更有政治意义呢?这就是为什么中宣部和中共审核部门能够在金球奖出来的第二天,就超高效率安排一个美国电影在中国投放档期的真正原因。

戏剧性反转,小粉红们打乱了中宣部的政治筹谋

但是中国大陆网友长期被中共培养的敏锐捕捉“阶级斗争新动向”的本事,和2019年香港“反送中”及孟晚舟事件被引导的民粹潮流一直没有停歇。过去,什么靖国神社,什么钓鱼岛,那都是跟着中宣部统一节拍,让你闹你就闹,让你歇菜你就歇菜的爆发式民粹浪潮,因为现在疫情始终无法离开人们的正常生活,包括香港问题等为焦点的中美冲突一直持续,所以这个民粹鼓动中共始终没有吹熄灯号,因此也就出现了爱国小粉红挖出赵婷黑材料这样狗血的反转情节,简直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坏了中共宣传部的大布局。

这一点可以从胡锡进的评论中看出来,这位从来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编,主要是胡编瞎编,这次竟然说,应该多给公众以市场化方式处理这种争议的机会,官方有时不妨超脱些,可以不介入,会让社会活力获得更多缝隙。听出来了吧,官方可以不介入,不就暗示了这事其实情官方一直在操作么。胡编那么中肯地中间说和,与他一贯要把小事搞大的风格迥然不同,说明赵婷电影一事的确是中宣部有着非常高的政治安排;粉红们搞错方向了,于是胡编出来纠偏了。

赵婷: 一个在搞清真实和深刻反思中达到成熟的人

当然,尽管有着深刻的政治安排,赵婷并非是这种安排的一部分。正相反,赵婷自身的成长,正如她被小粉红们抓住不放的那句话的前后文,清晰地表明了赵婷认为自己是哪国人,与她是否“辱”了哪个国家并无关系,更多的是她个人的成长经历。她说:选择这个题材,要追溯到自己十几岁时(teenage time)在中国的成长经历,那里到处是谎言,感觉就好像自己永远无法从中走出去。她还说:“我”能得到的很多信息都是不正确的,这让“我”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充满了叛逆情绪。后来“我”去了英国,又开始重新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学习政治学是“我”搞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一种方式,用信息武装自己,然后再挑战它。这说明赵婷经历了一个反叛自身经历的谎言洗脑,开始独立思考,并在独立思考中到达思想成熟之彼岸的人。

那么,究竟赵婷经历了怎样的谎言呢?赵婷的父亲赵玉吉,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名人,赵婷的继母宋丹丹,恐怕要比她的父亲出名得多,除了因为是一名著名演员外,赵玉吉那个时代被刻意遗忘,也是他不那么出名的重要原因。

赵婷的成长背景:赵玉吉与90年代首钢政治风暴

那是一个什么年代背景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边是为民族前途而进行政治改革的原始冲动,一边是抗拒政治改革,保全中共性命的只挣钱开放,不动中共体制的思想搏击。最后,一场“六四”,政改戛然而止。赵玉吉的前任周冠五,是首都钢铁公司的土皇帝,他当年是一名团级干部、团参谋长,从1949年进城后就在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当厂长,因为他当年与晋冀鲁豫的杨得志、杨勇这批干部,在中共几个重大历史运动时期,相对西北干部、林彪四野的东北干部而言,相对比较稳定,冲击较少,所以周冠五慢慢变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首钢土皇帝,在中央只服邓小平和万里,在北京只服陈希同。

“六四”之后,这个局面被打破,当时宣传重点是邓小平南巡,其实邓小平当时也对大中企业改革作出过指示,当时有篇文章叫做“北国也有春风度——邓小平同志视查首钢追记”,就是记录这个事情。在那以后,周冠五交权,因为邓小平“六四”之后为了制约杨尚昆,让一批人带头出让权力。不过也是走过场,据老首钢回忆,当时大家都接到通知,手里的选票只能投给改革领头人,也就是周冠五最信任的接班人——赵婷的父亲赵玉吉。赵婷的少女时代,也就是她1996年出国前经历的就是首钢的巨大风暴。

周冠五把权力交给赵玉吉,自己是要获得补偿的。当时邓小平把李嘉诚带到了首钢,也就是那位亲耳听到邓小平说“五十年不变”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他的动作很大,也很会做人,知道中央领导心里想什么,就带着周冠五的儿子周北方,到香港一口气成立了四家上市公司。首钢当时收购的是香港东荣钢铁,都是李嘉诚出钱,结果收购后股价高升。香港信报报道此事的文章标题很有意思:《实事求是向前看 集资不忘马克思》。这个时候首钢,包括赵玉吉,都是人生巅峰。

后来大家知道了,江泽民为了报复向邓小平打小报告的陈希同,弄出了一系列事情,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自杀,首钢周北方贪污案件,把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也牵扯进去,最后陈希同是以贪污五十五万被判刑,结束政治生命。从此开启江泽民的官僚集团时代。从1993年陈希同事发到1995年开除党籍,赵婷1996年出国,可以看出,那段时间是赵婷父亲、周冠五最信任的接班人,在北京最为忐忑不安的时间,把女儿送出国,似乎是一个可以发展也得以保全的办法。

《无依之地》:在物质困乏中人可以饱有人性和希望地体面生活

那么这里我就要说那个第三点:赵婷的《无依之地》究竟说了什么。我前面说乍一看,它是一个阴暗的描述,灰色调的纪实手法描述美国的社会病——庞大的移动屋、2000万人群。但是,无论是对话、情节,你只要看进去,你都会感受到无所不在的绝境中的希望。人们无私地互相帮助、相互温暖,社区、企业对人们的平等与到处可见、不需要后门和关系,就可以获得工作机会,只要你愿意工作和付出,你总是可以给自己加满油箱,前往下一个充满希望的定居点。当别人问女主人公:“你是不是无家可归?” 女主人公答:“不,我不是无家可归,我只是没有房子。”

当我看到那些贫困的人们在跼促的移动房车前,畅想着自己的幻想和科学发明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天地。人们在贫困当中能够抱有希望,那就抱有了生命的光。这后面没有刻意宣传却一直在那里的,就是美国社会的基本保障机制,它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是它会让人继续体面地活下去;还有就是那份随处所见的人性的关怀,人们彼此虽然陌生,却充满信任。

这些恐怕是中宣部的老爷们,在努力完成习近平“全面脱贫”和“东升西降”的宣传任务时,没有细细想到的,而这正是赵婷摆脱少女时代的充满谎言的地方,重新认知的这个世界的真实的地方,它的确不那么完美,甚至让人困顿,但是它充满人性,充满希望。

“全面脱贫” 实质上是一场剥夺精神信仰需求的物质至上政治秀

反观“全面脱贫”的中国,杨改兰亲手砍杀毒杀自己的六个孩子再结束自己生命的惨剧,是什么能比贫困还要可怕?那就是彻底地绝望。当极度贫困的杨改兰一家人,被政府停掉了五保户的补助金之后,我相信绝不是那些本来就可怜的一点救助金的消失造成了悲剧,而是那些取消救助金后面的那份冷酷、那份社会良心的荡然无存,带给了杨改兰一家彻底的黑暗。

我做过一则《历史的今天》节目,说到了西南大山里的孩子们,基督教传教士博格里用了一辈子在这个曾经贫困的石门槛,打造了中国西南第一个医院和学校,甚至中国最好的足球队。然而“文革”期间,红卫兵来到这里,把那个曾经承载着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的足球场铲平了,在“学大寨”的革命中改造成了梯田。如今,石门坎从民国时期西南的医疗教育中心,变成了今天的极度贫困县。

中共始终挂在嘴边的,就是解决了多少多少人吃饭的问题。似乎只要解决了物质问题,中共就有了执政的合法性。且不说社会主义制度在历史上、在当下总是最糟糕地毁灭繁荣的制度,就中共那份骨子里的逻辑,似乎人之所以为人就只有嘴,而没有灵魂和精神的需求。

“全面脱贫” 实质上是一场完全剥夺人的精神信仰和灵魂需求的物质至上运动。人们在获得短暂的食品和现金供应的同时,并没有得到长期生存需要的技能和环境。而众多在这场运动中,甚至包括那些登上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央授勋的人员们,谎言与短视更加腐败了人们的善良,中国人距离真正的富有,更加遥远。中共不但剥夺著贫困者的希望,也在得意地对那些经济活动中的幸运者下手。

中共挑起潘瑞事件,意在一石两鸟

潘石屹之子事件就属于这样的案例。中共对潘瑞下手,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印冲突,中共正在面临包括四方会谈在内的国际环境的挤压,在中印边境保持政治对抗姿态来拖延印度的经济崛起,和争取印度对中共胁迫的妥协,已经变成了印度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盟友。中共被迫要在中印边境示弱与退缩。任何民间揭露真相的声音,都会让中共下不来台,又会让习近平“执政强人”的形象受损。

原因二,就是中共需要的是听话、愿意接受宰割的富人。中共连续对马云、对腾讯这些高科技富人动手,现在也要转向对二线富翁,向潘石屹这样的人动手了。即便是满足了你的物质需求,甚至已经成为了大富翁,你们依然没有希望。想做一个百年老店?这才二十年光景,就已经开始打土豪了。中国企业家怎么会有希望?

《无依之地》带给中国人的思考将出乎中宣部的意料

赵婷的《无依之地》在人性和艺术上是超越的,有很多人恐怕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移动房车里的人群,很多虽然穷困,但是他们不仅有梦想,还有改变现实的勇气;他们穷,但是他们并没有依赖著可以给予他们福利的政党,他们当中有很大的比例,竟然是川普的支持者,他们支持能够彻底改变他们命运的经济制度。

中共想利用这个片子做政治宣传,恐怕也没想到,从影院出来的人们,真的会思考一个问题:无依之地究竟在哪里?谁夺走了那份依恋和希望?我们怎样才能走出无依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