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宣布“高度机动状态”指“随时可发射核武”
有分析认为,朝鲜5月24日宣布“将战略武装力量保持在高度机动状态”,指的是“朝鲜将时刻做好发射核武器的准备”。
首尔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赵东濬5月27日在韩半岛和平研究院发表的论评中写道,“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最近在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军事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讨论了 ‘进一步强化核战争威慑、把战略武装力量保持在高度机动水平的新方针’,意思是说,朝鲜将把拥有的核武器保持在 ‘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发射的状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宣言”。
朝鲜《劳动新闻》朝文版此前发布的“将战略武装力量保持在高度机动状态”等内容,在英文版报纸中使用了“将战略武器(strategic armed forces)保持在高度警戒状态(on a high alert operation)”的措辞。朝鲜还使用了“核战争威慑(nuclear war deterrence)”等国际通用的措辞。
核武器的警戒状态向来是核裁军和不扩散谈判中的争议焦点。因为拥核国最大限度减少处于警戒状态的核武器,可以有效缓解紧张局势。
美俄核武器的“高度警戒状态”一般是指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发射的状态。美国在冷战时期制定了在探测到对方发射导弹的信号后立即发射核武器的“警报触发(LOW·Launch on warning)”战略,需要保证核武器处于随时可发射的高度警戒状态。
美俄2010年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每年都会公开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潜射弹道导弹(SLBM)、战略轰炸机和搭载的核弹头数量。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开的数据,截至去年9月,美国部署的上述武器共计668个(核弹头1376个),俄罗斯513个(核弹头1426个)。至于在这些已部署的武器中,有多少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射使用,目前无从得知。
美国科学家联盟(FAS)推测,2017年各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的核弹头数量分别为:美国852个、俄罗斯897个、法国约80个、英国约40个,中国、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和朝鲜并无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的核弹头。
中国对外标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NFU·No First Use)原则,核弹头和运输手段(导弹)处于分开存放状态。
朝鲜宣布将核武器调整为“高度警戒”状态,可能会打破以上平衡。不过,朝鲜可随时投入使用的核武器究竟是ICBM还是SLBM,目前还无从得知。
也有看法认为,朝鲜这一宣言只是为了刺激对美紧张局势,属于一种宣言式战略。因为保持核武器的高度警戒状态,不仅需要高级技术支持,还需要投入巨额费用。
韩半岛未来论坛的千英宇理事长表示,“朝鲜所谓的高度警戒状态可能是自己的标准,并不意味着警戒程度能达到美俄的水平”,“朝鲜的疑似可能是指,将尽可能缩短发射液体燃料ICBM时所需的数小时准备时间”。
千理事长表示,“核武器在真正发射之前,谁也无法检验其真实能力,所以只发布相关宣言,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朝鲜可能也在使用某种宣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