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是怎么引起毛泽东关注的?感叹发现晚了

党史博采 2020-04-23 00:18+-

罗荣桓是怎么引起毛泽东关注的?感叹发现晚了

1962年4月,罗荣桓参加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时,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合影

在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第一个病逝的罗荣桓非常受毛泽东的赏识。罗荣桓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建设树立了不朽的功勋。罗荣桓是从部队基层干起的,与工农出身的战士同甘共苦,最终成为共和国元帅。从1927年秋收起义开始,罗荣桓就追随毛泽东闹革命,而毛也对罗非常信任和器重,多次委以重任。毛泽东一生中仅写过两首悼念亲友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与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其中悼念罗荣桓一首,情谊绵绵,由此可见毛泽东与罗荣桓非同寻常的关系。

毛泽东很早就对罗荣桓器重有加。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罗就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秋收起义后的“三湾改编”后,部队只剩下几百人,这些人成为井冈山革命的火种,其中包括罗荣桓。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谈话时,感慨地回忆起这段往事:“这支领导农民起义的小队伍,穿过湖南向南转移。它不得不突破成千上万的国民党部队,进行多次战斗,遭受多次挫折。当时部队的纪律很差,政治水平很低,指战员中有许多动摇分子,开小差的很多。……但是,在这支最早的部队里,有许多人始终忠心耿耿,直到今天还在红军中,例如罗荣桓……”

1929年11月,红4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召集一批党代表开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为召开红4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做准备工作。此时,身为红4军第3纵队第9支队党代表的罗荣桓,积极反映部队的情况。他讲述了废止肉刑、反对打骂士兵的问题。罗荣桓反映:第9支队有一位军官,打人凶狠,士兵就送他一个绰号,叫“铁匠”。这个典型事例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后来被写进了古田会议决议。

在1929年12月下旬的古田会议上,罗荣桓等11人当选红4军前委委员。会后,毛泽东和秘书冯文彬一起散步时遇到了罗荣桓。罗看到毛后,连忙行军礼并致问候,而后又匆匆而去。毛泽东驻足伫立,望着这位沉稳踏实的红军干部的背影,点燃一支烟,对冯文彬说道:“这个同志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感叹之情溢于言表。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慧眼识英才,对罗荣桓委以重任。不久,毛泽东改组了红4军第2纵队领导机构,罗荣桓被提升为第2纵队政治委员,担负起新的重任。

罗荣桓顾全大局,很善于团结同志。1930年,红1军团和红一方面军先后成立,毛泽东分别担任总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年仅24岁的林彪,因指挥有方被提拔为红1军团红4军军长。但林彪个性很强,与几位党代表的关系都搞得很僵。与他做搭档,必须既有原则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派谁给林彪当政委呢?毛泽东颇觉踌躇。在他看来,作为红4军政委,除了具备立场坚定、观念正确,有丰富的政工经验外,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容人的度量,善于忍让、谅解,以利于搞好和林彪的团结。挑来挑去,毛泽东看中了罗荣桓。罗荣桓出任红4军政委,把军中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军事训练和后勤保卫等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林彪也觉得无可挑剔。因此,林彪除了负责指挥打仗和钻研战术外,对部队日常工作索性不管了,一时间,林罗之间倒也相安无事。毛泽东得悉这些情况,十分高兴,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谁说林彪难缠?罗荣桓在4军,不是跟林彪团结得很好吗?”

罗荣桓是怎么引起毛泽东关注的?感叹发现晚了

罗荣桓

在1931年1月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党中央,并于4月派代表团到达中央苏区传达会议精神。在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上,罗荣桓坚决地站在毛泽东一边,坚决拥护毛泽东关于在中央苏区内部粉碎敌人“围剿”的正确方针。由于罗荣桓等红军高级干部一道据理力争,使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和王明左倾路线的首次交锋中取得了胜利,也赢得了第二次和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的胜利

在1932年1O月的宁都会议(苏区中央局会议)后,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受到批评,并被撤消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失去对红军的指挥权,实际上“靠边站”了。罗荣桓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不仅为红军的前途担忧,同时也为毛泽东鸣不平。罗荣桓因多次在会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被说成是“宗派主义者”,随之受到排挤,被撤消了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直到遵义会议后,才由毛泽东恢复了他的领导工作。后来,毛泽东在谈起这段往事时说:在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斗争中,罗荣桓表现了坚定的原则性,并且遭到了撤职。虽蒙受冤屈,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仍旧老老实实地为党工作。

罗荣桓是怎么引起毛泽东关注的?感叹发现晚了

参加1927年秋收起义的部分人员于1937年在延安合影。后排左三为毛泽东、左七为罗荣桓。

1933年后,罗荣桓曾任总政治部动员部部长,负责扩红工作。3个月内,罗荣桓在自己负责的地区扩红8000人,荣获扩红奖励银牌和锦旗。毛泽东此时已经“靠边站”了,他多次就此事赞扬罗荣桓:“我们革命要想成功,没有人是做不到的。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招兵买马,在这点上,罗荣桓同志做得比较好,也比较成功,他的特点是既来之,又安之。来到部队上的人都是心甘情愿的为革命献身,革命虽然不是请客吃饭,可也不能强买强卖,在这方面,罗荣桓同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后来,毛泽东在回忆红军时期的艰难岁月时发自内心地说:“同我相处这么多年,就是一个罗荣桓。”1955年授衔时,当罗荣桓得知中央拟定元帅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主动提出改为大将,但毛泽东还是坚持原议。

  • 最新评论
  • 朝鲜廉洁

    什么污猫文章?可信度极低。罗荣桓在东北搞种鸦片买军火,挑起内战,罪恶滔天。

    屏蔽
  • 花蜜蜂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