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伐林

注册日期:2010-05-22
访问总量:1566309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边站


发表时间:+-

  今天互联网发展,好像知识分子说话的空间越来越多了,但说话的方式是被更强的商业逻辑所支配。这种商业逻辑内在于互联网之中,却和知识分子的品格格格不入。所以知识分子唱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身处边缘,能发挥什么作用要另作思考


  老高按:当今之世,常常听到许多知识分子埋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真正有为有守、有学问、有良知的学者,要么被禁言,要么没处说话;越来越呼朋引类冒出来的伪劣专家却信口开河,明明破绽百出,却大行其时,处处吃得开。许多人因而很有失落感。
  我倒没有多少失落感,因为我本算不上正儿八经的知识分子。我很有自知之明:能理解我、与我产生共鸣的读者,多是我的同代人,随着我们年华老去,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场景,我们所关切的焦点话题,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习惯,尤其是我们轻车熟路的操作工具……都在迅速流失,成为“过去时”。我感到冥冥之中有声音在警告我:就是在边缘上,你也站不了多久了。
  现在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其实都不是出于为社会的考虑,而是为自己的考虑了:一来想不断反刍、以求活得明白,“觉今是而昨非”;二来让自己的脑筋、口舌和手脚,经常处在活跃状态,据说可以推迟大限来临。
  偶然读到上海学者许纪霖教授接受采访的文字,虽然是近六年前的陈货,我读起来还感到很新鲜,他讲的,是最近几年我反复想过、有的也说过、但始终没有太弄清楚的。转载于此,供我自己,也供与我处境相似的博友、网友思考。


  知识分子唱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许纪霖、张文,选自“历史学参考”,原载《齐鲁晚报》2018年8月19日

  研究知识分子与近代思想史的许纪霖教授,将自己定位为“无法归类的蝙蝠”。他一边坚守专业,一边面向公众,坚持在学院与传媒之间“两栖”,身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的他,在互联网上积极发声,关心着家事国事天下事。2018年8月,齐鲁晚报张文专访了许纪霖先生。

zzz8.jpg


  公共领域成功有它强大的商业逻辑

  齐鲁晚报: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过一批文化评论类的文章,反响很好。后来有意识地减少这类文章的撰写,更专注于学术研究。现在您又主动运用微博、微信发声,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许纪霖:我有自己的专业背景——研究知识分子和近现代史,同时又有点想法。我是绍兴人,从小是读鲁迅先生的书长大的,所以很喜欢鲁迅思想的穿透性。事实上,我“出道”的时候发表文章并不是在专业刊物上,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知识界最有影响的公共刊物《读书》杂志上。所以,我的起点就是公共,这可能和别人正好相反。我自己的身份是“两栖”的,既在大学里面,同时又面向公众。而且我始终保持这种两栖性。

  齐鲁晚报:所以您觉得自己的这种特质让您有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新变化?
  许纪霖:这和我对时代的大问题比较敏感有关系。首先是兴趣,我一直重复梁漱溟先生的那句名言,“我不是学问中人,我是问题中人”。我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学问,而是由问题引导的学问。但是这个问题由我来回应的时候,我希望用学术的方式。王元化先生就讲,好的东西是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我追求的更接近于有学术的思想。

  齐鲁晚报:面向公众发文章会很快得到回应,但也很容易把一个人掏空。
  许纪霖:公共领域的成功实际上是一种诱惑。虽然你不为名利,但是它自有商业逻辑来支配。你发出了声音,写了很多东西,希望即刻得到鲜花和掌声,媒体就有这种诱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文化批评很热,我的兴趣也很广泛,一度报纸、杂志约稿很多。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个诱惑。面对这种诱惑,我当时也有迷茫,用很多精力在写那些东西。
  王元化先生毕竟是大学者,他就“警告”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做一些关于知识分子的大研究,而不是写一些他眼中的“报屁股文章”。后来我在报纸上写的文章就慢慢减少,至少是克制的,有节制的,然后回到我的专业领域做知识分子研究、思想研究。

  齐鲁晚报:作为知识分子在互联网上发声,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许纪霖:我对互联网不算陌生,我永远是一个对时尚的东西比较敏感的人,也愿意有参与感。所以,最早互联网从BBS开始,我就是一个深度的参与者。我有微博账号,也有微信公众号。这三个阶段,可谓“每况愈下”。

  齐鲁晚报:为什么说是每况愈下?
  许纪霖:影响力每况愈下,是因为BBS时代大家还是可以讨论问题,彼此可以说理。知识分子的优点就是说理,缺点是只会说理。微博时代已经不是知识分子主宰的了,而是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时代。知识分子和意见领袖还是不一样的,知识分子要有知识,意见领袖不一定有知识,他要有意见,有倾向性的看法。有倾向性的看法如果能用140个字说得很漂亮、很刺激,它就有影响力,让很多人有同感。而微信是网红的时代。网红追求什么?流量。
  所以,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让人更自由,好像知识分子说话的空间越来越多了,但另外一方面也越来越不自由。你说话的方式,是被更强的商业逻辑所支配。

  齐鲁晚报:您觉得这个现象是让您无奈,还是需要作为现实去接受?
  许纪霖:这种商业逻辑内在于互联网之中,却和知识分子的品格格格不入。所以我现在深切地感受到,知识分子唱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期待知识分子有多大影响,这都是老观念。知识分子在我看来,已经身处边缘。

  齐鲁晚报:这种商业逻辑是您在接触新媒体平台之后所有的体验,那您是会坚持说理的方式,还是会做一些贴近读者的改变?
  许纪霖:我会和时代妥协。我会研究它的特点,在表达上向它靠拢。但是有些底线我是不会破的,比如我不会把流量作为第一目标。我以我的知识和良知说话,不是以流量为优先,这个底线破了,就不是知识分子了,那就是网红或者想做网红的人。再怎么标题党,也不能违背原意或者核心思想。
  同时,你如果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知识分子,必须去了解公众,必须有一种和公众和解的姿态,而不是对抗。当然,任何和解与对抗都是有底线的。失去了这个底线,你一定就不是知识分子了,或者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网络时代已不能用传统意义来谈启蒙

  齐鲁晚报:现在您觉得启蒙依然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吗?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启蒙的境遇如何?
  许纪霖:我现在越来越不太愿意用启蒙这个词了。因为,启蒙预设了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种人,而今天是一个互动和分享的时代,是通过公共讨论来澄清问题。启蒙是一个印刷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已经不能用传统意义来谈启蒙了。如果一定要说启蒙的话,它一定是双向的,并不存在一个等级结构。所以,我觉得需要把架子放下,不把自己放在启蒙的位置上。现在,年轻的一代,不愿意老一代以启蒙的姿态说你应该如何、应该怎样,他们非常反感,即使你说得对。所以,我想,知识分子是否可以把姿态放低一点,更多地和愿意倾听你声音的人进行双向讨论。

  齐鲁晚报:大部分人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还是蛮高的。不管是社会责任,还是道德标准,大家老是觉得知识分子应该做点什么。
  许纪霖:对知识分子提出比自己更高要求的人,他们在逃避自己的公民责任。现在是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公民,都有责任。我并不认为在这个时代里,知识分子一定要比其他人担当更多的公民责任。
  知识分子的唯一别人不具有的责任,是在一般人搞不清楚的专业领域。比如说,三峡工程到底怎么样,这是大家搞不清楚的。这个时候知识分子是该出来说话的,他不是要表态,而是要通过专业知识告诉公众事实是什么,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是什么。

  齐鲁晚报:那么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以后会怎样?
  许纪霖:现在的知识分子,要么是各个领域的专家,要么就是“知道分子”。我在2002年写文章的时候,已经预见到这两拨人的分化,现在的分化越来越明确了。有一些人就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做研究,他不想也不愿意思考公共的问题。然后,在传媒就有一批专业的传媒人员、撰稿人,他们负责发表意见,他们的知识博杂也很敏感,但很难说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知识分子本来应该在知识性和公共性上能保持某种平衡,但这种人越来越少,也没有人愿意做。
  知识分子只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实体。具有某种批判精神、超越意识,具有家国天下情怀的,在今天已经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利了。所以说,每一个人,接受过知识教育的人,都可以甚至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因为一个人有知识分子精神,才有可能成为知识分子。不是因为你具有知识分子这种身份,就能成为知识分子。所以说如果你从事知识分子职业而不具备知识分子精神,依然不是知识分子。倒过来,你不是知识分子职业,但是你具有这种精神品质,也可以说你是知识分子。

  年轻人越来越致力于制定小目标

  齐鲁晚报:回到您自己的研究上来,您比较迷恋民国、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更具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同时,您不太喜欢过于关注现在的事情。
  许纪霖:当下要关注,也要有距离感。与现实贴得太近,只会停留在现实表层。现在社会太浮躁,缺乏节制感。我们的大众文化表达都是很嚣张的,各种表现都加码。我毕竟是在历史系,所以更喜欢看和我们有些距离的知识分子。太近的东西看不清楚,只有有一定距离了才看得清楚。有距离的历史看清楚了,对现实反而了解更透彻。很多人缺乏现实的深度,是因为他们缺乏历史感。所以我更愿意以一种历史的方式,来看今天的一切。因为,今天依然在历史的延长线上。

  齐鲁晚报:可能有一些年轻学子会困惑,说了解以前的知识分子,跟当下有什么样的关系?
  许纪霖:这是一个阅历的体验,不仅仅是知识的体验。同样讲知识分子的故事,我现在给大学生讲的效果,远比不上给社会人士讲的效果。因为这和知性没关系,后者他们已经有人生经历了。现在大学里教授的大多是纯知识,它背后不一定有思想,甚至是去思想化的知识。所以他无法了解知识背后的内涵和意义,而是去抠那些很细的知识点。但知识分子的故事不是靠知识去体会的,而是靠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经历去感受。
  看书、吸收知识需要对话。但资讯不会和你对话。而且,知识是系统的,资讯是破碎的。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以了解资讯的方式去读书,他获得的是支离破碎的资讯,而不是具有某种价值观、世界观和整体感的知识。知识和资讯的差别就在这里。资讯不能提供世界观,不能构成三观。所以,今天很多人一肚子资讯,却没有自己的三观。这样的人格是最容易被操控的。

  齐鲁晚报:您以前提到过知识分子的三种关怀,社会层面、文化层面与知识层面。
  许纪霖:今天就是知识关怀。我的学生里面,大部分是以知识关怀为主调。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大趋势,你不可能改变它。用王元化先生的话来说,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至少我有这个同感,你不能期望年轻一代走老一代的路。

  齐鲁晚报:会有新的东西被创造出来吗?
  许纪霖:有可能。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未来,年轻人会越来越致力于小目标。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目标,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整体性的东西,年轻人那里不会再有。年轻人都会设定一定的小目标,而且这些小目标有时候还会互相冲突。

  齐鲁晚报:所以现在是一个小时代?
  许纪霖:大时代、小时代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大时代一定有一个整体的、共鸣的、乌托邦式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大时代不可能了,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小的乌托邦,这个一定会有。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整个世界属于大转折的时代,以后变化可能会更快。技术的创新太厉害了,任何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文化的变化。我们现在正处于文化的变革之中。从印刷媒体到网络时代,网络时代还在不断产生新变化。我们难以想象,至少我是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但是,我愿意去理解。知识分子实际上未必能够改变世界。他唯一能做的,是为世界提供一种解释。
  因为,大部分人对于变化的世界是不理解的,或者只是看到支离破碎的样貌。知识分子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解释。世界在变动,我也在理解。我现在的理解还不是整体性的,只是抓住了一些现象性的东西,试图深入理解它。


  近期文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人的文章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译奇观
  书里的乌托邦是曙光,现实的乌托邦是噩梦
  一个青年干部的婚姻危机怎样惹翻了邓颖超
  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面的悲剧
  我的儿子,你的秘书:《进出中组部》作者没来得及的访谈
  夺得了令举世振奋的“大捷”?来,咱们对一对账  
  文革最大受害者刘少奇的另一个身份:文革帮凶  
  不实之词无处不在,《革命烈士诗抄》也不能幸免  
  文革多少杀人犯,他是忏悔第一人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重返童心  
  连周恩来都承认:蒋介石还算一个战略家  
  
  
  
  

浏览(1576)
thumb_up(13)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cosomo123 回复 fangbin

    因为中国没有宗教, 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担任了基督教牧师的社会角色。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回复 fangbin

    我倒没有多少失落感,因为我本算不上正儿八经的知识分子。我很有自知之明:能理解我、与我产生共鸣的读者,多是我的同代人,随着我们年华老去,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场景,我们所关切的焦点话题,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习惯,尤其是我们轻车熟路的操作工具……都在迅速流失,成为“过去时”。我感到冥冥之中有声音在警告我:就是在边缘上,你也站不了多久了。
      现在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其实都不是出于为社会的考虑,而是为自己的考虑了:一来想不断反刍、以求活得明白,“觉今是而昨非”;二来让自己的脑筋、口舌和手脚,经常处在活跃状态,据说可以推迟大限来临。

    屏蔽 举报回复
  • fangbin

    其实你的这段话倒是比许纪霖讲得更直白。中国人的“想钱看”是这个民族的劫数,历史必须这样走一遭。所以我对于此生来讲,也是抱着一种:活得明白的态度。人类社会向哪里走?从大宪章以来的欧洲文明,早已对过往的历史与人性的本质做出了详尽的探讨。应该说,中国该如何走路,欧洲人早已为我们做好了铺路。而中国是至今还没有对自己的文化厘清的国家。尤其是秦以来的专制文化,儒法两家的交替使用,都没有至今明确的否定与肯定,我这里说的是全面的,而不是个别的。更不用说作为全民觉醒的意识了。更为可怕的是,这些专制文化早已成为中国人坦然的行为方式,似乎是一种天经地义,而从未反思过。

    坦率地说,中国无非那点破事,没有什么复杂的,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处在“解决问题的人,恰恰是制造问题的人”,逆向淘汰的政权法则,致使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一群毫无治国能力的人的手中,尤其是到了习近平这个权力集团一代,去数一数那七个所谓“常委”,哪一个是治理国家的人才?没有一个!比如王沪宁,嫣然成为了所谓“智囊”,除了涂抹了一些所谓研究西方文化的油彩,我总是把他与“摇唇鼓舌的”当年的姚文元罗列起来,但是论文笔,他哪里有姚文元的文学基础功力。这个民族的思想,配得上他们所受的苦难。巴金这个文学家能总结出这样一句社会科学的思想真谛,真可谓厚积而薄发!抒发了老先生的多少积郁的心声。


    让我们活的明白,今日的中国,我们这一代人也只好做出这样的选择。




    屏蔽 举报回复
  • cosomo123

    过去识字人少, 书不多(就四书五经,二十四史), 所以识字者被称为“知识分子”, 能够引据用典。

    据说中国二十年后就会有一亿多博士硕士毕业者。

    以后大家都是“专业人士 professionals" , 不存在具有通用价值的知识分子。大家也不用整天”家国情怀“, 杞人忧天。 即便偶尔出个独裁者, 也不可能翻天覆地。

    屏蔽 举报回复
  • 俞先生 回复 liucarl

    你讲话总有粗俗之气。希望你多些修养。

    屏蔽 举报回复
  • liucarl 回复 gugeren

    只有在中国,因为普遍是低知识人群,这些读了点书的成了稀缺品,才能在鼻子里插两个棍棍,满街跑地充大象。其实都是些狗屁了。


    看看人家日本当年,武士都有知识,上马可以打仗,坐下可以写诗,那才是完人。

    屏蔽 举报回复
  • gugeren

    如果一个知识分子自以为多读了几本书,就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想插一嘴,那就走上了所谓“知识分子的歧路”。

    一个人多读了几本书,是可能比其他人多一点知识。

    但是,一是这个多出来的知识是否正确,二是那些知识是否已经过时,这些都是知识分子在知识层面上的弱点。

    毛泽东的话有时是有些道理的。他从知识分子堆里走出来,接触了很多大小知识分子。他有一句名言:

    “知识分子有时比较是没有什么知识的”。

    如果这句话也包括他自己这位小知识分子在内,还是有道理、正确的。

    再比如,关于对美国的川普的看法,知识分子(包括美国和中国的知识分子),与美国一般民众的看法就迥然不同,甚至是两个极端。

    究竟是谁正确?需要由实践来检验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