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理

注册日期:2008-11-07
访问总量:308541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详解【剩余价值理论】的谬误


发表时间:+-

详解【剩余价值理论】的谬误

特有理

2023-12-10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阶级斗争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石。因为从剩余价值所引导出的剥削概念,资本家被赋予了压榨无产阶级的原罪。并由此向社会注入了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思维。在此基础之上,消灭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就拥有了“合理”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梦想也就顺势而出。

现在,很多人在抛弃剩余价值理论之后,却走到了反向的谬误。他们天真地认为,既然共产主义实践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既然剩余价值理论毫无价值,那就说明资本主义是顺应人性的,因此也是正确的、合理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但是,否定一个论据并不等同于否定最终的结论。否定剩余价值理论也不等于肯定资本主义。而且,只有看到剩余价值理论的本质性错误,才能从本质出发找到资本主义的真正弊端。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只是针对资本在劳动生产层面所起的作用。而且即使在劳动生产层面,剩余价值也是一种完全脱离具体实际,仅凭想象而得出的莫须有结论。就像之前文章提到的,剩余价值理论想当然地认为,劳动企业所得利润完全出自工人的劳动,资本家的收入其实是从工人创造的价值中克扣出来的。被资本家克扣的部分就叫所谓的“剩余价值”。而这种简单化的想当然式思维,恰好契合了人类社会底层群众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水平,因此才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推动了众多落后国家在错误方向上的暴力“共产”革命。但是从现代的思维水平来观察劳动生产以及资本的运作,就会发现商品的价值组成并不是完全由生产劳动所构建的。

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产品与商品的差别。生活中,大众基本都不会刻意区分或思考产品与商品的本质区别。也很容易接受买到的商品就是工人的劳动产品这种说辞。但是,把产品变成可以出售的商品,至少要有销售渠道,有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的配合。这些方面的投入和付出已经与生产劳动没有交集。把产品变成商品的过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价值叠加过程。而且,更深入观察,产品的售后服务同样是商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谁都能理解,包退包换包维护的商品价值必定高于那种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商品价值,哪怕都是同样功能的产品。可以明确看出,商售环节的价值组成已经与生产劳动环节无关。那么,如果把商品销售的价值完全归属于劳动生产就是明显错误的。也许有人会狡辩说,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是广义的概念,其中包括了从产品到商品再到售后服务的劳动。且不说这剩余价值到底是从那个具体环节产生的,抑或每个环节的劳动都可以说被资本家克扣了一部分剩余价值;若没有一个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及维持体系运转的资源投入,劳动者能凭空制造出产品并销售到市场上吗?

这就涉及到最核心的概念,资本家的投入及劳动。风险的概念就不在这里做文章了,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逻辑关系,以后赶到点上了再谈。这里重点阐述资本家的劳动和投入。不容否认,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必然需要相关资源以及经营管理的投入贯穿始终才能完成。一个生产企业需要有企业建设规划,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生产能源、以及生产物料、资金运筹等诸多方面的投入才有可能启动。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标准的建立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劳工关系的协调和维护,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提升,这些都是赋予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因企业所有者的投入所产生的。那么,资本家从这些投入上赚取利润也就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并且,资本家的这些投入远比任何一个劳动工人的贡献大。因此,自然赋予资本家的收入模型就必然比单纯的生产劳动者具有更大的收益空间。这种巨大的收益差距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剩余价值,而是源于资本家对企业的投入和贡献。

看清资本家的收入来源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对等的回报机制。也就是资源的投入与回报,在整体角度是必然成正比的。劳动力是一种资源,资金、经营、管理、乃至风险的承担更是产生回报的资源。那么很明显,用一种资源的投入来囊括其它所有资源投入所产生的价值,这种思维及理论就是一种无稽之谈。

既然剩余价值理论是错的,为什么还说资本主义制度需要改变呢?其核心就是看除了生产劳动的层面,整个社会中个人的权益是否被资本体系严重侵害了。

这就是本人下一篇要抨击的金融资本体系。


浏览(3104)
thumb_up(3)
评论(26)
  • 当前共有26条评论
  • 裹屈 回复 特有理

    谢谢特有理的回复。


    我刚刚听到电视里一句"No justice without economic justice!" 这可能说明美国人也有与中国人一样的智慧。这是与受美国暗藏的统治集团控制的美国主流媒体的宣传口径不太一致的新说法。 这与自由是同类的一个问题,没有经济的自由谈不上自由。不过我说这句话马上意识到你提到的自由这个词也被极度扭曲滥用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无云夜空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都被历史证明是有价值的东西,不过历史上这些概念都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西斯蒙第提出了资本主义周期危机,Licardo的劳动价值论含有剩余价值的理论。马克思主要是一个社会学者和政治学者,他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整套理论,包含有这些经济学的理论和内容。鉴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复杂性,尽管马克思主义至今为止没有被人类的主流研究和实践所认可,但是它的价值和意义仍还有待于未来人类的实践和研究来逐步判断。

    屏蔽 举报回复
  • 特有理 回复 裹屈

    很有见地的阐述!

    词汇与本质概念之间往往差别巨大。越是好听的词汇越如此。

    同时,权力的最终基础就是暴力。战争就是文明变革的必经之路。

    屏蔽 举报回复
  • 裹屈

    战争是决定社会结构的最高手段。战争决定社会格局后掌握权柄的人们决定部分人类社会的走向。两方争执(比如西方所谓的选举不公开裁判也就是选举委员会的的人员和程序)怎么可能没有裁判来决定胜负? 不过是鸡生蛋蛋生鸡游戏而已。因为所谓的平等选举背后必然有一群控制这个选举的人马。而西方这些选举委员会的人名单鲜少不宣传公布甚至不公开,就是为了把鸡生蛋蛋生鸡的游戏玩得人们无法知道究竟他是怎么上台的。还不说西方的总统根本就没有制定国策的权力。包括战争的决定权,明说不是总统权力有时又说是。不管是不是,他除了听命于给钱他的人以外绝无真正的权力。

    所以,我觉得研究这些问题必须另起炉灶(素人社会学和朴素政治学)不能使用它的词汇比如你要讨论是三权"分立"好还是"独裁"好就已经进了它设计好的圈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独裁"也没有"分立"的政权;权力都是在一群人手里。问题是这一群人怎么分配权力的问题。而分配权力的问题根本不是纸上怎么写可以决定的,它取决于很多因素。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大关系。同一个人在同一个纸上规定的位置上的角色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权力分配也是不同的。纸上的宪法和法律一切都可以是扯谈!


    屏蔽 举报回复
  • 裹屈

    还比如三权"分立",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两人或者多人之间都必须有一个总裁判;不管这个裁判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或者是一个人还是多人。即使夫妻决定家庭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平等,而且就一个家庭的权力结构也是随时随事随地可以变化的。世界上的任何纠纷都是这样,不可能平等地决定纠纷的结果。所以世界上的任何矛盾解决不了后都必须用战争来解决。和平的投票绝不可能真正改变权力的结构!

    屏蔽 举报回复
  • 裹屈 回复 特有理

    这个问题是人类的根本问题(刀郎"语录")。

    有些文类所谓的学人或者专业人士在专门研究如何欺骗人。这些词汇就是邪恶的词汇,因为它除了故意搅混水使得人们无法理解他到底说什么以外毫无意义。

    这就是典型的一方的御用文人在拿钱批评另一方,反正它的主子永远正确。所以在使用它们制造的邪恶词汇来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如果可能)另起炉灶; 因为用它那个圈子里的词汇是不可能说清楚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特有理 回复 白草

    自由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忽悠。如果说自由驾驶、自由购物、自由串门,你不觉得有点不对头吗?你自由驾驶了,别人就有生命危险;你自由购物了,零元购就是终极目标;你自由串门了,别人家的日子就过不好了。怎么到了最基本的利益关系时,自由就变得那么高大上了?这里面鬼大了去了!

    因此,我压根就不认可什么自由经济。那么多商业法规是干什么的?不就是限制在经济领域为所欲为吗?可就是有许多人,一提到约束市场行为,就叫嚷着这是计划经济。就好像马路上安个交通灯就是不让人按自己的意愿出行似的。约束不良市场行为,改造积弊深重的资本体系,这与计划经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我就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搞不懂?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回复 特有理

    这仨确实是难点。尤其第三个。

    屏蔽 举报回复
  • 水蛇 回复 白草

    【自由市场加约束的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

    即便理论上矛盾,又能咋滴?

    贸易保护,贸易壁垒,甚至包括美国优先,难道与自由市场之间没矛盾?

    完全可以调整的矛盾!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回复 特有理

    "提到约束就回到了一个最简单的系统问题"

    自由市场加约束的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从垄断的角度出发,甚至可以推论出自由市场并不存在。不是工人多了,工资就降低了,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下,劳动力资源的增长和资本的增长没有必然联系,不必然步调一致。大数据时代,可以预测工人的增量,相应地投放资本,这就是趋向于UBI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