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维

注册日期:2007-02-03
访问总量:309974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为什么小篆是细长的,隶书是短平的?


发表时间:+-

文章的题目是前两天我问Chatgpt的一个问题,它的回答是什么是小篆,什么是隶书,并没有谈及我的问题。我说“你答非所问”,它说,它需要我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回答。要多少信息?它在网上找不到这方面的文章,当然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就是Chatgpt的短板,它比我们强的地方就是搜寻功能,不过现在加了整理功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方面的讨论文章,它自己不可能产生独立的思考。这就是它的现状。我是高度怀疑AI有一天可以独立思考,比如破译甲骨文。

说远了,打住。Chatgpt回答不了的问题,说明没有人,或说极少的人在网上讨论这个问题。我把我们的对话放上微信朋友圈,有人问答案是什么?考虑到可能还有人想知道,于是就写了这篇短文来解释,供有兴趣的人参考。

小篆是李斯按照秦始皇的命令创立的,目的是统一文字。小篆是建立在大篆的基础之上的字体,所以它和大篆相似,但又不全是,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同时列出相应的隶书,以便后面的讨论。

鸟-大篆.gif鸟-小篆 copy.gif鸟-隶书.gif

雨-大篆.jpg雨-小篆.gif雨-隶书.gif

马-大篆.gif马-小篆.gif马-隶书.gif

水-大篆.gif水-小篆.gif水-隶书.gif

木-大篆.gif木-小篆.gif木-隶书.gif

 从左至右:大篆,小篆,隶书。

小篆和大篆相似,但要长很多,隶书则偏平很多。为什么会这样?

大篆时期,就是周朝和先秦时代,文字没有统一,一个字不同的人写得不一样。这里的大篆是字典上的,一般都是写的比较漂亮的。但一定要明白,还有不少其他写法,当然大同小异。秦始皇决定统一文字,这个字体得与以前的字体不同,但又不可能凭空想出一个与过去的字体完全不同的字体来,所以只能在原有的大篆上面改动。所以小篆是源于大篆,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圆转对称。大篆也圆转,但没有小篆那么强调。对称方面,小篆也常常是有意为之,常常为了对称而不惜破坏象形。第二,小篆明显长很多。这也是李斯为了让小篆区别与大篆而有意为之,不过在竹简上写字,横向无法伸展,只能纵向伸展。

因为秦朝短命,才二十几年就灭亡了,所以小篆还来不及普及就改朝换代了。接下来的是汉朝,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鼎盛的时代。隶书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主要是为了写得快,有些人就把曲线拉直,下面是战国时期的木渎隶书,大部分笔画明显是直线了。 

木渎隶书.jpg 

木渎是木片,比竹简要宽,横向可以伸展,但装册没有竹简方便,也没有竹简那么结实,不是主流书写材料。但先秦时期竹简上面的字也开始横平竖直,总之这是时代需要快速书写而造成的。即使在秦朝,很多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政府,也是用这种初期的隶书做公文,而不是小篆。

小篆是由朝廷推动的,但隶书是民间自发的,逐渐推进的,朝廷没有介入。中国历史上政府介入字体的变革有两次,一次是秦朝的小篆,一次是50年代的简化字。其他字体都是民间长期演变而成的。

隶书在汉朝达到鼎盛得益于汉朝的开放政策,宽松的政治环境,加上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大量廉价纸张出现让普通人也可以用纸写字。与竹简横向狭窄不同,纸变得非常宽敞,被竹简在横向上禁锢了至少1500年以上的人们,终于可以在横向上尽情地伸展。于是人们特意把横写得很长,把竖写得很短,颠覆了小篆纵向上长,横向窄相反的写法,人们以一种报复性心理来抒发自己的扬眉吐气,形成了隶书特有的横长竖短的字形。

让我们看看下面曹全碑的“人,也,其,之,雨,前“字,横笔或捺笔非常夸张的长。

1678233597385060.jpg

 比较一下小篆的人,也,其,之,雨,前

 

人-小篆.gif也 - 小篆.gif其 - 小篆.gif之 - 小篆.gif

雨-小篆.gif前 - 小篆.gif

很容易看出隶书在横向上笔画是多么的肆无忌惮。比如“人”字(小篆左起第一)本没有捺,隶书硬是把右边的曲线拉直来了一笔长捺。为了突出长捺,还把左边的一撇写的很短靠左,让捺几乎贯穿整个格子。让人更匪夷所思的是,为了得到一个长横,隶书会把字旋转90度,比如,女字的小篆

女-小篆.gif

左边两笔交叉表示两只手胸前交叉,右边是垂直方向的长弧线是女人的身体。我们看看甲骨文就容易理解了

女-甲骨文.gif

 跪着的女人,小篆是站立但有点弯腰的女人。

到了隶书的女

女-隶书.gif

好像与甲骨文,小篆都不像。我们把它转90度,就可以理解了。 

女-隶书(横)2.jpg

左边的交叉就是甲骨文和小篆左边的交叉,右边的长竖就是女人的身体。从甲骨文小篆演变,隶书本应是这样,但人们为了得到长横,竟然把这个字逆时针转了90度,使得最长表示身体的竖笔变成了横笔,这样就可以写隶书的蚕头燕尾。这是一种极为大胆的变化。今天如果有人这么做,肯定会被骂得体无完肤:“你想颠覆历史吗?”。但汉朝的人就这么做了,而且被大众接受了。说明汉朝是多么的宽容。

到了稍后一点的楷书,人们总算心平气了,于是就出现了横向回收,纵向拉长,形成了楷书的竖略长,横稍短的长方形。憋屈已经发泄过了,所以就回归了。

不过隶书独特的短平结构,夸张的长横,尤其独特的蚕头燕尾的笔画,让隶书成为极具美感,又容易认读的字体。

总结:从细长的小篆到扁平的隶书的演变,第一是为了快速书写,战国后期人们已经开始在竹简和木渎上把弧线拉平,初步形成了横平竖直的早期隶书。第二是汉朝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书写媒介从竹简到纸的变化,人们在横向上被压抑终于找到了发泄渠道,于是用报复性夸张的横向肆意展开来释放。第一条是干柴,第二条是烈火,于是有了汉字演变的革命性隶变,是汉字发展的最重要的里程碑。


浏览(2283)
thumb_up(2)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