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只“黑天鹅” 撕开中俄关系的面纱

冼義哲 2022-01-20 16:15+-

2022年第一只“黑天鹅” 撕开了中俄关系的面纱

哈萨克情势剧烈的演变,无疑使中共的地缘政治扩张被遏止。(俄罗斯维安部队落地哈萨克/汤森路透)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一夕间大震盪成为2022年新年第一隻巨大“黑天鹅”,事件由民众抗议哈萨克1月2日取消液化石油气价格上限政策开始,在数日内以星火燎原之势变成全国大规模反抗运动,诉求从民生议题直线上刚到民主化(包括限制总统权力与任期、停止迫害异议人士、州长直选、落实1993年宪法以及要求长期执政的时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下台),形式更因大量军警“带枪投靠”倒戈加入抗议方而演变成武力对抗;尽管哈国总统托卡耶夫企图以解散内阁、恢复液化石油气原价来平息动盪,也无法阻止局势恶化,长期独裁积累的民怨显然已“业力引爆”,堪称是该国专制政权近30年以来最接近解体危机的时刻。

托卡耶夫政府于是迅速施行网络封锁并对抗议者进行全力镇压,同时原先定调哈萨克局势为“内政问题”的俄罗斯一夜改口,以应哈国总统要求实行《塔什干条约》(CSTO)派遣五千伞兵部队展开以“维和行动”为名义的军事干预,而紧接在俄罗斯“动手”后习近平也正式“动口”慰问哈国总统,得到俄中相继支持后,托卡耶夫便透过全国电视播报宣布已对军警下达“格杀令”,造成双方死伤状况惨烈,目前仍有数量众多的军人持续倒戈加入抗议民众,局势还在不断发展、存在许多变数,唯一能肯定的是哈国的烽火将带给中俄与中亚关係深远影响。

哈萨克在纳扎尔巴耶夫主政下,是苏联解体后仍高度亲俄的政权,不但在军事上给予俄国出借空间作为武器及相关设备测试的实质协助,在核能发电方面也长期供应俄国铀原料,同时更与俄国、白罗斯等国签订条约企图打造形同欧盟的“欧亚经济合作组织”,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完成市场整合,俄国也毫不避讳地将哈国视为自家的“后花园”。

中国狭锐实力崛起后,瞄准哈萨克的地缘战略价值以及丰富的能源供给能力,有意利用俄哈经济结构的潜在竞争关係“见缝插针”,透过“一带一路”的扩张签署超过60合作项目、提升其对哈影响力,而这些都让看在眼里的俄国长期戒备。

如今哈萨克情势剧烈的演变,无疑使中共的地缘政治扩张被遏止,连被视为习近平要害的“一带一路”都遭受威胁,俄国迅速动武干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实质利益,更是藉此机会宣示自己作为哈国“宗主”的身分,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上重新提醒国际社会与习近平要面对的不是只有新冷战的“头号敌人”美国,还有“老朋友”俄罗斯;在托卡耶夫政权濒临灭顶的关键时刻,选择观望的习近平与“拔刀相助”的普京对比起来更显投机,自以为聪明的后果却很可能让北京“得不偿失”。

目前已有俄国国会议员公开表态呼吁哈萨克针对是否回归“历史上的祖国俄罗斯”举行公投,普京近年来也一直在要求哈萨克接受“欧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标准关税,如今为了维繫政权,托卡耶夫很可能以哈国的能源管控权来跟俄国出兵维稳交易,一旦达成交易则未来俄国便拥有对中国和中亚之间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权,中国要用多少钱买多少的量都将受制于俄,平时普京便可以向习近平收过路费,如若中俄衝突则可以构成对北京的战略威胁;让北京尴尬的事实是,偷鸡不著蚀把米的习近平,目前只能继续砸重本、大撒币来维持与哈萨克之间的关係。

台湾主要自哈萨克进口精炼铜与铜合金、未经塑性加工铅、氧化铬、合金铁、未经塑性加工铝与氢氧化铬等原料,双方尚未互设官方机构与官方常态性对话管道,甚至至今仍无任何台湾厂商正式前往哈萨克投资,对台湾而言哈萨克仅是排名第81大贸易伙伴,可以说此一事件的影响相对有限;然而,被哈萨克烽火烧出俄中地缘战略博弈,对新冷战中的国际情势变化将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尤其中国不得不把目光从往东虎视太平洋重新分散注意力顾及西边的战略情势时,台湾更应该思考如何把握接下来产生的机会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