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被替换传言中 刘鹤突然现身

万维读者网 2021-05-15 23:32+-


(《万维读报》 20210515-4)

  1、陷入被替换传言中 刘鹤突然现身

  媒体日前引述消息称北京拟替换中美贸易谈判负责人,由胡春华接任刘鹤的特使职务,但中共方面随即出面否认,5月15日,处于舆论焦点的刘鹤突然现身主持科技创新会议,似乎是在有意辟谣。

  据官媒报道,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5日主持召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刘鹤在会议中表示,目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求高质量做好“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等等。就在两天前,《华尔街日报》13日报道称,中共高层拟用胡春华替换刘鹤,代表北京与华府进行经贸协商,惟目前尚未作决。报道还表示,刘鹤是习近平的主要智囊,负责金融事务,即使被替换,仍会担任重要职务。不过,刘鹤随后立刻出现在官媒报道中的具体用意目前还不得而知。

 《联合早报》早前则分析指,明年将满69周岁的刘鹤预计将在中共二十大后退出新一届中共政治局,并在2023年中共全国“两会”换届时卸下副总理职务,该报还引述消息说,现任中共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有可能接替刘鹤出任主管金融的副总理。不过,58岁的“团派大员”胡春华则被更多人视为下届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候选人。近日,习近平到河南南阳考察调研,身边陪同习考察的中央级官员便是胡春华,不过,胡春华得到这趟差使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时事评论员岳山分析,现在习近平亲自就南水北调这一问题工程唱高调,并非说明有底气,是不是找到人背锅?这个人可能就是胡春华。就和中共宣称“脱贫全面胜利”一样,虽然大家都知道是编出来的,但是习还是可以高唱“人间奇迹”,一直在卖力干脏活、掌握造假情况的胡春华心知肚明。胡春华一直被视为中共政治局常委候选人,更被外界视为下一届国务院总理热门人选。岳山分析认为,胡春华无非是为了以这几个背锅的政绩工程作为投名状,争取入常当上总理。但即使当了,跟着习近平,也只是史上最窝囊的一个。

2、“世界工厂”还能撑多久?

    每年一过完年,大陆就会上演一波招工热潮,不过这些年,制造业“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很多老板都在感叹,以前是老板挑工人,现在是工人挑老板,月薪8,000也招不到人。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在2006年时是32.5%,到了2019年时,已经下降到27.2%左右,日本大和证券曾经作出预测,中国最迟将在2022年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分析指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很快,而且一直持续到2011年。这期间,制造业不愁找不到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也因此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这也是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口红利。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优势现在已经没有了,不仅如此,农民工还有老龄化的趋势,与之相对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工作,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也就是劳动力已经从过剩变为短缺。

   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智慧化、自动化设备日益完善,企业对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缺乏一线熟练工人和高级技工。但是,中国的学历教育没有办法解决工厂的燃眉之急,大学毕业生都想当白领,造成了实用型岗位人才奇缺,不实用的专业人才又扎堆的怪圈。根据官方数字,今年3月,中国16至24岁年轻人的调查失业率是13.6%,比上年同期上升,这说明用工荒和就业难在中国同时存在。

  此外,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在没人干活之外,更加致命的还是外资撤离。综合媒体的报道,包括欧美、台湾、韩国和日本等投资大国的制造商,正在大批离开中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去年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供应链完全依靠中国可能会威胁到国家安全,结果就是,从去年开始,日本、美国都提出要资助本国企业把生产线移出中国,而去年,已经有1,700多家日本投资公司和制造商从中国撤资。

  虽然中共多年来一直强调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但是制造业比例下降、劳动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以及外资撤离等因素,都让中共的这个目标充满不确定性。

3、应对中共威胁  美军王牌正在这里集结

  日本防卫省15日表示,今年夏天美国海军的MQ-4C“海神”无人侦查机,与美国空军的RQ-4“全球鹰”高空无人侦察机将部署到日本,以应对中共日益频繁的海上威胁。据报道,这两款可全天候在海上侦搜的无人机可帮助日本应对“周围日益严峻的安全环境”。

  据日本共同社15日消息,2架美国海军无人侦察机中的一架已于15日上午9点15分左右抵达。近期,日本多次谴责北京当局2021年2月1日实施的《中共海警法》不符合国际法,其适用海域及海警的武器使用权限都很模糊。就在本周,日本公布2021年版《防卫白皮书》草案,其中也谴责中共海警局船只在尖阁诸岛(中共称钓鱼岛)附近行动,并驶入日本领海造成威胁。

  美空军第五航空军发言人也证实日方消息,指出在台风季节下,关东地区的天气更加有利,因此RQ-4无人机将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转移部署到日本横田空军基地,此举的目的是确保美日双方在自由开放、挑战日益增加的印太地区能共同进行持续的侦察行动。

  据制造商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的说法,RQ-4“全球鹰”侦察机可在6万英尺的高空飞行,侦查半径超过340英里。据美军媒《星条旗报》报道,全球鹰确切侦查范围是保密的,但在朝鲜非军事区附近飞行的全球鹰侦察机,侦查范围可达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而另一款MQ-4C“海神”侦察机可探测、跟踪、分类和识别海上的船只,并可在空中停留超过24小时。

       分析指出,面对中共在东海、台湾周边和南海日益频繁的海上威胁,美军正和越来越多的盟友一道部署更多的军事力量防患于未然。

4、表面平易近人的拜登真实面孔被揭穿

    拜登总统在政坛打滚多年后入主白宫,外表平易近人说话也直白的他,在拟定决策方面,究竟有什么样的特质?美媒走访廿多位先后与拜登共事者后,得出结论是:拜登其实性急易怒,是个爱开会又执着细节,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做出决策的领导人。

  纽约时报的文章称,快速做出决策,绝非拜登的风格;他在做决定前,会要求数十名政策专家进行许多个小时的深入辩论;有白宫幕僚称拜登做出结论的过程,是“苏格拉底式的旅程”。对他的顾问来说,这些旅程可能充满困难;拜登有时会问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而且,得超前避开任何可能会被他拒绝的模糊谈话要点,还要避免使用缩写词或过多政策上的枝微末节,否则拜登可能会恼怒地开骂。

  文章写道,在政策问题上,现年78岁的拜登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揣度出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并下定决心。只是,陷入疫情与经济困境的美国,或许更需要快刀斩乱麻。据最亲近拜登的人士说,拜登不愿或无法跳过诸多细节和例行公事,他需要时间来消化内容,以便说服公众,但这种作法有其风险。

  文章指出,到目前为止,即便拜登在审度思量方面仍然速度缓慢,仍会出现直到前一天晚上10:30或11点,还在打电话商议第二早上的事。以三月下旬为例,美国面临俄罗斯总统普京干扰美国大选并对美国政府及企业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网络攻击,拜登承受巨大压力,必须及时惩罚俄罗斯。他当时曾对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说:“我得早点决定才行。”结果,拜登一再要求听取专家意见,在战情室召开了一场又一场的会议,每次都好几小时。据苏利文说:“拜登有个口头禅:细节愈多愈好。”一些熟悉他决策风格的人说,拜登可能会很快中止对话,甚至偶尔会直接挂断那些他认为浪费他时间的人的电话。许多人都提到,拜登对于无法回答他各种问题的顾问,缺乏耐心。

  分析指出,这篇报道似乎印证了此前外界对拜登身体状况的担忧,就在本周,美国120多名退役将军给总统拜登写信,信中就这样写道:“拜登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不能被忽视,他必须能够在任何地方,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迅速做出涉及生命和身体的准确的国家安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