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好奇组长 2021-05-11 15:59+-

 01 起源

  “和卓”源自于波斯语,意思是“圣裔”,指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穆罕默德只有一个女儿叫法替玛,她嫁给了阿里。阿里其实是穆罕默德的堂弟,也就是说,法替玛嫁给了自己的堂叔。穆罕默德的后裔实际上就是阿里和法替玛的子孙。

  我们历史书上提到过乾隆年间“大小和卓之乱”,他们是新疆地区的和卓家族。新疆和卓家族创始人是玛哈图木·阿杂木,他是中亚费尔干纳人,自称祖父来自麦地那,是阿里和法替玛的子孙,但据考证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费尔干纳盆地

  玛哈图木·阿杂木死后,他的子孙后代分裂为黑山派何白山派两个宗教派系,相互对立水火不容,本是同根生,相煎最太急。大小和卓家族属于白山派。

  准噶尔汗国时期,大小和卓的爸爸玛罕木特脱离准噶尔汗国造反独立。几年后,准噶尔汗国卷土重来收复失地,玛罕木特成了阶下囚,被囚禁在伊犁的地牢中。年幼的大小和卓也跟着爸爸一起下了地牢。

  1755年,清朝彻底灭掉了准噶尔汗国,释放了伊犁地牢里的大小和卓(玛罕木特早已在狱中去世)。

  此时南疆大片地区处于黑山派和准噶尔残余势力争夺之下,大清决定利用和卓家族的宗教影响力兵不血刃拿下南疆。清朝打准噶尔汗国花费了不少白花花的银子,现在只想休养生息,扶持代理人是最佳选项。

  02 大小和卓出场

  按大清的规划,和卓家族拿下南疆后,政治上隶属于大清,经济上有朝贡义务,其他事务一切由和卓家族自行管理,这便是古代朝廷对少数民族地区由来已久的羁縻政策。

  于是,小和卓霍集占留在伊犁,大和卓波罗尼都在清军的帮助下,以“大清皇帝指定该地区统治者”的身份来到乌什县,在这里击败了黑山派的军队。同时,大和卓派人潜入南疆联系当地许多权贵家族,希望他们从内部瓦解,来个里应外合。

  大和卓的人马一路南下,先后攻占了喀什噶尔(今天的喀什地区)、叶尔羌(今天的莎车县一带)等地。失败的黑山派信徒和准噶尔残余势力均遭到血腥清肃。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南疆一大片土地在大和卓控制下,伊犁的小和卓霍集占却动了歪心思,他从伊犁跑去南疆怂恿哥哥脱离清朝自立。

  大和卓波罗尼都并不愿意,他说“朝廷恩不可负”。清军灭掉准噶尔汗国才把他们兄弟从牢里释放出来,然后又对他委以重任,赶走了黑山派,朝廷待他们不薄,怎么能自立呢。

  小和卓不以为然,苦苦劝说哥哥,他们的宗教信仰与大清朝不一样,终归不是一家人。现在朝廷不过是利用我们稳定南疆,一旦局势稳定后可能就被当垃圾一样扔掉。小和卓认为归附清朝受制于人,不如“自长一方”建立一个伊斯兰王国。

  大和卓与小和卓辩论了很久,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最后大和卓甩下一句话“兵力亦断不能抗”,意思是你起兵自立也无法与大清军队抗衡,不如早死了这条心。

  见哥哥不肯干,小和卓干脆就自己干了,他利用和卓家族的影响力召集了一帮封建主,准备反叛事宜。

  03 大小和卓之乱

  1757年,小和卓霍集占杀死清军派驻南疆的军官和几百名兵丁,正式宣告反叛。大和卓波罗尼见弟弟真的开干了,他是骑虎难下,为了家族的利益,也只好跟着反叛。

  大小和卓叛乱,大清积极采取对策平乱,任命满洲正红旗将领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展开军事行动。雅尔哈善领导的清军大多是蒙古人和绿营汉人,以及一小部分索伦人。索伦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名义上属于满族,但不属于满洲八旗,严格来讲他们是黑龙江流域的原始部落民。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雅尔哈善带领清军攻打小和卓控制的库车,打了一个月愣是没攻下来。小和卓又带着8千鸟枪队前来助阵防御库车,清军的进攻更加困难了。

  攻城不得,雅尔哈善决定挖地道穿入城中。小和卓识破了雅尔哈善的计谋,便在城里也挖了地道,全部灌满水。清军挖通了灌水地道,水全部涌入,那些挖地道的清军都被淹死了。

  不过对清军也有好消息——库车城里的粮草快吃完了。几天后夜里,小和卓带着少许亲信偷偷出城跑了。雅尔哈善得到报告,并未马上派人去追赶,而是说天亮了再去追。

  小和卓逃走后,库车城的民众打开了城门迎接清军。不知这雅尔哈善哪根筋出了毛病,他竟然抓了当地几个很有名望的宗教领袖杀掉了。伊斯兰教宗教领袖在民众中那是何等地位,一来就把人家最崇敬的长者不分青红皂白杀掉,这可接下了深仇大恨啊!难怪后来南疆多次叛乱,总会得到部分民众支持,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清皇帝乾隆听闻此事也很生气,立即派正黄旗将领兆惠接替雅尔哈善,并将雅尔哈善押回京城处斩了。

  且说小和卓逃跑了,一路逃到喀什噶尔(今天的喀什地区)找哥哥大和卓。兄弟俩一商议,决定大和卓仍然自守喀什噶尔,小和卓则去镇守叶尔羌(今天的莎车县一带)。

  兆惠领军从库车一路向西南方进发,然后沿着叶尔羌河而上,直抵叶尔羌。别看这一路有一千五百里左右,实际上沿着叶尔羌河走还算顺畅,行军不困难。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叶尔羌城更不好攻打,兆惠久攻不下,就设计了一个诱敌出城的计谋,转道去叶尔羌城南部抢掠牧马场。没想到给自己挖了坑,小和卓举兵出城将兆惠反包围了。兆惠带着一部分人奋力突围成功,赶紧沿着叶尔羌河而下,逃回了阿克苏。

  乾隆皇帝接到报告大为震怒,下旨申斥兆惠,为什么不攻打和田,攻下和田可在南疆占据一个据点,再寻求机会攻打叶尔羌。乾隆的这个战略其实很不错,可能兆惠当时太慌了,没想那么多。

  经过乾隆皇帝申斥后,兆惠重整军队,兵分两路各率1.5万人,一路进攻喀什噶尔的大和卓,一路进攻叶尔羌的小和卓。这里需要特别说明,清军平乱大小和卓并非孤军奋战,他们也联合了新疆一些地方势力一起围剿,甚至与清军合作的还有和卓家族的支系成员。还有些人本来是归附大小和卓,看到清军起兵,觉得无法抗衡天朝,权衡利弊之后就降清了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04 大小和卓逃亡国外

  由于这场平乱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战役,这里也说不清了,进度条直接拉到后面。

  大小和卓被清军打的快扛不住了,去信联系葱岭(帕米尔高原)西边的中亚国家巴达克山国和浩罕汗国,这两个都是伊斯兰国家,与大小和卓比较亲近。亲近归亲近,可这时候大小和卓大势已去,傻子才回出兵对抗天朝。所以这俩国都沉默了,具不回信。

  大小和卓真的慌了,没有救援只好赶紧跑吧,再不跑人头落地!大小和卓兄弟逃跑线路大致是这样的:叶尔羌→→阿克塞钦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北上巴达克山国(大致位置在阿富汗东北部和塔吉克斯坦东部)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为了一劳永逸消除不稳定因素,清军不可能放过大小和卓,派兵一路追击。在追击过程中还打了几场大战。

  最终大小和卓带着残部到达巴达克山国,说要借道前往麦加朝圣,这当然是骗人的,只不过想让巴达克山国收留他们。

  大小和卓前脚进入巴达克山国,后脚清朝使者也来了。清朝使者跟巴达克山国苏丹谈了这件事的利害关系,让他们不要收留大小和卓,若不然便是与天朝作对。

  巴达克山国苏丹觉得此事有些为难,大小和卓是在中亚伊斯兰国家也有名望,若杀掉他们,就算巴达克山国可以办到,其他的伊斯兰国家也不会答应,岂不是成了中亚伊斯兰国家的公敌?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巴达克山国苏丹犹豫不决了几个月,最终还是觉得得罪不起大清,便秘密杀掉了小和卓霍集占,让清朝使者确认尸体后,派人将首级送到北京。据说清廷将他的头骨被做成了佛碗。

  那么大和卓波罗尼都呢?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到巴达克山国后不久就去世了。由于大和卓向来不主张搞自立,他是上了贼船硬着头皮往前冲,清朝方面知道他的态度,所以平乱大小和卓的主要目标其实是小和卓霍集占。因此大清使者也不再追究大和卓是否真的重伤而死。

  总之,这场大小和卓之乱历时两年终于平定,接下来那些清军有功之臣该封赏的封赏,那些主要战役地点该立碑的立碑。这里必须实事求是地说啊,这场平乱的背后也充斥着大量屠杀,很多无辜的老百姓都被清除了……

  05 香妃小插曲

  一个美丽的南疆女子被当做战利品献给乾隆皇帝,清朝的官方文书上称她为“容妃”,后世习惯称她为“香妃”。香妃是谁,说法很多,一般认为她是大小和卓的堂兄弟的妻子。香妃的故乡是塔什干(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她不是维吾尔族,而是乌兹别克族。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今天的喀什郊外有一座香妃墓,按当地人说法香妃死在了喀什,而非北京。或许是香妃死后,遗体被运回喀什安葬的吧。香妃墓所在地是一片墓园,这里是新疆历代和卓及其眷属的公墓。那么这似乎可以证明,香妃确实是和卓家族的眷属。

  06 和卓后裔祸乱余波

  小和卓霍集占没有后裔,大和卓波罗尼都有六个孩子,清朝没有难为他的孩子,乾隆皇帝亲自下令“送来京师,加恩养育”。就像前面所说,大和卓不主张自立,清朝对他保持着某种宽容。当然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大小和卓的后裔长大后再掀起波澜。

  但有个孩子没去北京,他叫萨木萨克,为大和卓妾室所生。他很小的时候,大和卓就与妾室离婚了(用词不严谨,反正大概是这个意思),萨木萨克跟着母亲生活,他成了“漏网之鱼”没有去北京生活。

  萨木萨克长大后生活比较贫苦,先后流落于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萨木萨克一生没什么业绩,他有三个孩子后来却搞得新疆血雨腥风。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萨木萨克三子分别是:玉素普、张格尔、巴布顶,他们都住在浩罕汗国,从身份证来说已经是浩罕国居民了。

  (巴布顶年轻时就死了)玉素普、张格尔作为和卓家族直系后裔,在新疆提起和卓名号,仍然会有很大号召力。于是,玉素普、张格尔两兄弟成为了浩罕汗国入侵新疆的工具——1820年到1828年长达八年的“张格尔之乱”。“张格尔”源自波斯语,意为“世界的征服者”,从名字中便可看出他的野心。

  张格尔之乱证明“和卓”名号在新疆确实有很大号召力,那种宗教上的名堂,大致相当于刘备冒充中山靖王后裔也很好用。

  关于“张格尔之乱”这里就不谈了,太长太复杂,直接省略。大清回眸系列文章有提到过此事,可以参考 大清回眸03 | 中亚小国为何敢骑到天朝头上

  07 和卓之乱绵延百年

  从大小和卓之乱到张格尔之乱,都是和卓家族搞出来的,然而这还没结束,余波还在继续,前后长达百年。

  1847年又发生了“七和卓之乱”,两千余名骑兵从浩罕汗国出发,进攻喀什噶尔。清军从叶尔羌派出大军平乱,前后花了三个月终于平定叛乱。

  “七和卓之乱”这是我们现在一般的说法,严格来说应该叫“七和卓入侵”,因为他们都是从外国打进来的嘛。

  “七和卓”中只有三人是真正和卓家族后裔,两人是玉素普的儿子,一人是巴布顶的儿子,其他那四人不知道是哪里跑出来的冒牌货。可能是为了壮声势凑数,故意冒充和卓家族后裔。

  Image

  那么张格尔有没有儿子呢?有,名字叫布素鲁克,他没有参加“七和卓之乱”。但和卓家族的宿命似乎就是搞乱新疆,布素鲁克也终究逃不出成为入侵新疆的工具人。

  1864年新疆民乱,喀什噶尔、库车、和田等地先后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与清军对抗。自立后的喀什噶尔割据政权为了树立威信,派人去浩罕汗国迎回和卓家族“圣裔”布素鲁克。

  浩罕汗国权臣阿古柏觉得机会来了,亲自护送布素鲁克到喀什噶尔。一到喀什噶尔阿古柏马上变脸,护送队伍变成了入侵队伍,阿古柏显露出了超群的军事指挥能力,仅用100余名骑兵就智取了喀什噶尔。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阿古柏野心很大,又率兵征服叶尔羌。在叶尔羌打仗的时候,喀什噶尔这边出了问题,倭里罕拥立布素鲁克为王(倭里罕是巴布顶之子,与布素鲁克是堂兄弟)。

血雨腥风,新疆百年之乱局

  阿古柏气得赶紧回师,用了41天攻下喀什,杀掉了倭里罕。

  那么“圣裔”布素鲁克怎么办呢?阿古柏不需要他了,他的“圣裔”身份就是个定时炸弹,在这里反倒有碍阿古柏的统治。阿古柏将布素鲁克软禁起来,后来又强行胁迫他到麦加朝圣,据说在路上被秘密处死了。

  自此,和卓家族子孙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居住在费尔干纳盆地(曾经浩罕汗国的核心区域),作为普通的乌兹别克斯坦人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