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58354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川普和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谁先崩溃?


发表时间:+-

约瑟夫·博斯科 Joseph Bosco曾于2005年至2006年担任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中国事务主任,并于2009年至2010年担任亚太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害救援主任。他是美韩研究中心非常驻研究员、全球台湾研究所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范登堡联盟顾问委员会成员。20251111日,约瑟夫·博斯科先生在《国会山报》就川普和习近平最近的会晤发表评论:

唐纳德·川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的会晤或许可以被称为“缓和峰会”。

双方宣布在这场逐渐升级、令人担忧的贸易战中达成相互休战。除了通过不进一步加剧经济对抗来展现国家克制外,他们还同意撤回近期采取的行动:川普将降低关税,中国也将缓和其反制措施。但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正如川普长期以来所坚持的那样,他的“美国优先”政策本身就是对美国两党政府长期以来容忍的各种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一种回应。

为了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川普和习近平甚至避而不谈两个历来是中美争端焦点的议题:台湾和人权

1972年尼克松和基辛格分别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以来,中国就一直抓住一切机会提出台湾问题。在那次意义重大的会晤中,两位美国现实主义政治家通过“承认”而非“挑战”北京对台湾的扩张性主张,向北京做出了巨大的战略让步。此前有报道称,在他们最近于韩国举行的会晤中,习近平将敦促川普不仅要被动地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还要积极地“反对”台湾独立。

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向台湾及其美国和全球支持者保证,川普政府并未考虑为了与中国达成有利的贸易协议而“放弃台湾”。就目前公开的记录来看,卢比奥的说法是正确的。川普没有做出任何新的让步,习近平也没有提出任何进一步的要求。

习近平或许对当前贸易领域的成果感到满意,不愿与反复无常的川普讨论台湾问题,以免激怒他,迫使他像拜登总统任期内那样,就台湾问题做出维护公共安全的承诺。与拜登不同的是,川普的国家安全团队不敢纠正、澄清或“收回”总统的任何言论;他们会任由川普履行承诺或置之不理,就像他在乌克兰问题上屡次做的那样。

在这一充满变数的时期,对台湾问题采取“不予置评”的新策略或许正是如此——在展示中国实力的同时,伺机而动。川普认为,习近平目前的克制并非出于美国需要对等回应的慷慨姿态,而是为了避免美国采取强硬措施而做出的谨慎决定。他上周在接受《60分钟》节目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他公开说过,他的团队也在会议上公开说过,‘只要川普总统还在任,我们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们知道后果。”

川普的回应几乎与他第一任期内对同一问题的威胁性回答如出一辙,当时他说:“中国知道我会怎么做。”这可以称之为以咆哮威慑。

至于国会、美国民众和美国盟友,川普目前还不会透露他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的意图。也没有人指望他会描述华盛顿将采取哪些策略或使用哪些武器来保卫台湾。一份向中国和全世界公开的简单声明就足够了:美国将保卫台湾,并保护其作为一个民主且事实上独立的国家继续存在下去。川普最好的回应莫过于重复前总统乔治·W·布什在被问及如果中国攻击台湾美国会怎么做时的回答:“不惜一切代价”击退并击败中国。

至于中国的人权状况(这是川普与习近平会晤期间被刻意回避的另一个问题),川普似乎并不感兴趣。美国在双边会谈中经常提及人权问题,尽管有时显得有些形式化,但这在过去被认为是自由世界与日益壮大的侵略性独裁者联盟(俄罗斯、中国、朝鲜和伊朗)之间的全球斗争中,对美国而言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川普似乎忘记了人权在其第一任期内对朝“极限施压”政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川普发表了三次重要讲话,强调平壤令人发指的人权侵犯行为,并实际上(尽管是含蓄地)质疑金正恩是否适合统治朝鲜人民。金正恩领会了这一信息,并迅速同意与川普会面讨论无核化问题。此时,北京介入并指示金正恩加强与川普的谈判姿态。习近平无疑意识到了金正恩过于友好的危险性。在新加坡和河内两场会晤之后,川普对金正恩新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感到厌倦,谈判破裂。

尽管如此,这一事件展现了人权武器在西方阵营中的强大威力,它在被压迫的人民中拥有无数盟友。罗纳德·里根对苏联“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呼吁最终促成了他们的解放。而川普至今却忽视了这一机会,并弃用了诸如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本可以帮助世界其他威胁性独裁者实现同样目标的工具。

川普应该重新审视他狭隘的交易策略,并至少在新“邪恶轴心”中的一个国家寻求和平的政权更迭。此后,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浏览(84)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