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55861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为纵火犯欢呼


发表时间:+-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迈克尔·弗罗曼(Michael Froman)20251031日下午在 《外交关系委员会》发文,总结了本周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会晤的要点:

本周,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六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川普宣称:“如果以010分来衡量,10分是最高分,我会给这次会晤打12分。”在我看来,如此高估在韩国达成的协议,就好比为纵火犯打电话叫消防队而欢呼。

随着尘埃落定,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越来越明显的是,在川普关注的中国敏感问题——贸易、出口管制、芬太尼、TikTok等等——釜山会谈后,我们最终的立场几乎相同。两国都曾威胁要采取行动,一旦采取行动就会彻底摧毁双边关系,但最终都功亏一篑,没有真的付诸行动。好吧。好了,这个比喻就到此为止。

从外交角度来看,此次会晤有助于稳定双边关系,避免了两国采取进一步行动,从而避免了紧张局势升级。这些行动包括原定于111日生效的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100%关税,以及同意将中国针对稀土及其相关产品的广泛出口管制制度推迟一年实施。如果该制度生效,可能会扰乱全球供应链。

协议还包含其他方面。中国(再次)承诺减少用于生产芬太尼的前体化学品的出口。芬太尼被认为是导致2024年近五万美国人死亡的罪魁祸首。美国同意将因中国出口前体化学品而对其征收的关税减半(从20%降至10%)。因此,只要中国这次切实遵守协议,关税就能成为解决这一重要但非经济问题的筹码。否则,我认为这些关税可能会再次提高。此外,中国同意再次购买美国大豆——虽然数量不如以往,但仍然相当可观。根据新协议,美国本季将出口1200万吨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出口2500万吨。2020年,中国购买了3400万吨大豆。如果美国农民能够挤掉中国的其他供应商(主要是阿根廷和巴西),并重建分销渠道,那么这项协议有望帮助他们。

两国领导人还同意共同努力解决TikTok问题,此前双方至少两次宣布过解决方案。

该协议还包含其他内容,例如中国有意购买一些其他农产品,并可能购买天然气。作为交换,美国同意取消对中国船只征收的港口费。

我并非有意贬低这项协议,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何时沦落到仅仅围绕一种非法毒品、少量商品出口和一个社交媒体平台展开的呢?芬太尼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祸害,美国农民会因大豆价格上涨而感到欣慰,美国青少年也会乐于继续分享那些滑稽的舞蹈视频。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忽略了哪些问题。

过去,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中国保护国内产业、窃取知识产权、补贴过剩产能以及推行掠夺性出口战略的宏大战略,而这种战略是以牺牲他国制造业为代价的。如今,人们不再讨论中国需要进行必要的国内改革,以重新平衡经济结构,促进内需驱动型而非出口驱动型增长,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由于中央计划经济政策旨在促进国内投资和储蓄,并将资本引导至依赖出口的制造业,中国的国内消费仅占GDP39%。(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的国内消费占GDP的比例约为58%。)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再平衡,我们不应指望中国的全球贸易顺差会有太大变化。事实上,习近平在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中共“十五”规划草案中,进一步强调了出口导向型增长,而且短期内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会出台消费导向型改革。相反,习近平在10月初对中共中央委员会表示,中国必须“抓住机遇窗口,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突破瓶颈,克服劣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权”。

但是,如果不解决这些根本性的动态因素,那么可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很可能仍然会受到冲突升级和降级循环及其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这项协议中最令人担忧的部分之一是,美国同意放宽其出口管制规则,而我们恰恰是在对军事竞争和先进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担忧之际做出这一决定的。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将出口管制问题摆上谈判桌,但传统上,出口管制与贸易谈判是分开进行的,因为其目的是谨慎使用,防止最关键的技术落入竞争对手或敌对国家之手。出口管制应以国家安全为导向,而非出于商业考量。

然而,川普政府却模糊了这一界限。今年8月,美国政府同意取消英伟达H2O芯片对华出口管制,并从中抽取15%的销售分成。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些目前受到限制的美国GPU也将以限量形式出口到中国。与拜登政府“小院子,高围栏”式的出口管制政策不同,川普政府似乎正在试探性地试探市场,旨在维持美国半导体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希望通过允许部分芯片流入中国,使中国企业对美国芯片产生依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人工智能技术。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似乎决心实现半导体自给自足。

那么,美中经济关系将走向何方?

有人说川普是“对华鹰派”,也有人说他是“鸽派”。但正如常言所说,川普的政策倾向很难被简单地归类。釜山峰会清楚地表明,总统在对华问题上并非特别固守教条,而是采取了积极务实的态度。因此,峰会的结果可能反映了两国当时各自的影响力。

就影响力而言,川普押注的是中国比美国更需要美国市场。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较去年下降了约20%,但其今年的贸易顺差仍有望超过1.2万亿美元。尽管美国或许能够成功阻止部分中国出口,但代价是依赖进口的美国消费者和制造商将面临更高的价格,而中国已经在为其产品寻找其他市场,并减少对美国进口的依赖,涵盖农作物、能源和半导体等领域。与此同时,中国发现,凭借对关键矿产(以及潜在的其他产品,例如电池)供应的掌控,它对美国拥有真正的影响力——而美国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找到替代来源。

最终,川普必须决定,美国能否通过一系列战术举措实现其目标,还是需要进行更根本的战略转变才能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几十年来,美国决策者耗费了数十亿脑细胞和大量政治资本,试图影响中国的行为,但收效甚微。我们不应轻易放弃,因为归根结底,只有改变中国的行为才能稳定双边关系。但美国更需要关注自身可控的领域,以及如何超越中国——通过加强国内建设,并与盟友和伙伴建立经济和军事联盟,来威慑并超越中国。与此同时,北京的战略仍将是耐心施压:施压以期在台湾海峡达成新的谅解,施压以期放松对美国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施压以期接受中国在印太地区的一定程度的主导地位,等等。他们希望我们退缩。

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将达成交易和追求“大妥协”误认为是健全的大战略。寻求与中国达成“新协议”的风险在于,我们为了中国转瞬即逝的承诺和短期的大宗商品出口激增,而牺牲了台湾等战略利益。核心利益从未被摆上台面——而且在许多方面,我们的核心利益与北京的利益存在严重分歧。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修正主义道路——这往往与美国的利益相悖。但愿如此。中国是一个拥有无限雄心的主权国家,我们或许能够在不诉诸投降或武力冲突的情况下与之共存。一个成功的美国战略需要我们正视自身影响中国行为能力的局限性,找到一个能够与中国共存的空间,同时在既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内成功竞争。



浏览(158)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