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穆推车

注册日期:2012-06-13
访问总量:3466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就是“怀旧”,看来也是造假的好


发表时间:+-

朕在的万维的老相好医老兄今天写了一篇博文介绍位于上海万体馆附近的一家风格饭店叫作“9车间”。据说该饭店模仿上世纪上海的工厂车间环境所建,大块玻璃窗,里面放了车床,工具,墙上贴了革命画报,餐具是铝合金饭盒,搪瓷大杯子。给用餐的老兄们一个回到上世纪工厂间里的感觉。


医老兄认为这个去处“有过那个年代沪上生活经验的人来此用餐,人人有强烈的共鸣。回想起一段段青葱岁月,和有点退色的人生感悟。”


朕看了觉得这个地方非常让人难以有这个感觉。除了偌大一个破旧尘土飞扬的厂房车间里居然放了那么多铺了洁白台布的圆桌, 还有一个是周围桌子上团团围坐着的大腹便便,吞云吐雾,打着手机的当代化老兄们。待你正要进入角色,开始回想,冷不防冲过来个外来打工人员对你迎面大吼一声“欢迎光临!”,还是硬生生把你拉回到现实生活里了。


有人说中国喜欢造假。朕觉得,造假这玩意儿就象所有事情一样,符合市场规律。如果大家都喜欢假的东西,那自然会有人来造了假的东西来满足这个市场需求。因此以后大家要抱怨,还是先看看自己。


朕知道,这万维上半老不小的海外移民不少,怀旧也是算是个固定节目。有人抱怨当今中国发展迅速,有许多他们记忆里的东西不在了。因此只能造出假的来代替。其实倒也不尽然。中国地方很大,东西很多。即使上海这种日新月异的地方,只要你知道去哪里找,也时时会让你得到惊奇。

这里朕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原汁原味,半分不带假,就在上海市中心的怀旧去处。就怕老兄们去过以后,多半还是更喜欢假的。


这个地方叫做“上海自然博物馆”。许多人听说过上海各类时尚“博物馆”。可是这个地方却已经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尘封了。朕幼年时代居住上海。这里曾经是朕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星期天往往会独自一人坐42路公车从建国西路上车到延安路下车,去看那个对孩子来说象梦幻世界一样的地方。


朕少小离家,老大不还。上海变化很大,许多地方已经不记得。直到多年前的一天,在上海出差,住在 Westin 酒店,一次外出偶尔从博物馆门口走过。门洞毫不起眼,差一点都认不出来。猛然想起那就是儿时做梦的地方,居然就在面前,大喜过望,马上进去看看。还真是不虚此行,这个地方居然大半个世纪,一点变化也没有。


博物馆还在原址,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延安东路上,繁忙的车流从它身旁咫尺之遥的高架上飞跃而过,却没人会朝他瞧上一眼。周围的事物飞速变化,而这家陈旧的博物馆却像里面的化石一般,代表着一个过去的年代。


建立于1956年,大楼是1923年租界时代的新古典式建筑,曾经是旧上海的棉布交易所。这个博物馆最有趣的,不仅是他的展品和建筑风格,更是它本身,它自身就是一个应该放在博物馆里的样本。


一踏进这个博物馆就会觉得回到了过去,因为门票只有 5 块人民币。在这个买一杯饮料也要几十块钱的今天是恍如隔世。


底层大厅里有巨大的恐龙骨架。据说是四川出土的,一千四百万年前的化石。有意思的还有那骨架几乎要碰到的屋顶的建筑雕花和原配玻璃窗户。馆内有各类动植物标本,有些是浸泡在防腐液里至少超过半个世纪的鱼类样本,不知道本来就是如此还是因为浸泡时间太久,看上去臃肿腐烂。另外还有两具干枯的楼兰古尸。


自然博物馆不光展品老旧,所有的陈列架和橱柜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原配。今天去那里,大家多半会觉得又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里面的陈列展品几十年来基本没有动过,连墙上的讲解词和画报都是原版的。


博物馆楼房非常破旧,和周围金碧辉煌的高级酒店商场是个强烈的对比。空气里散发着一股马福林药水的味道,宽大的原装楼梯的楼板已经有多处腐烂破旧,墙上是剥落的油漆。古老的电梯叽叽嘎嘎响着。走道和大厅里灯光黑暗,两旁的动物标本在暗淡的光线里更显得面目狰狞。


朕每次去上海,都会带外国朋友去那里逛逛。不少人去后会情不自禁地说,It’s so bad that it’s good! - 这个地方简直糟糕得让人反而觉得它太好了。


朕和那里的工作人员闲聊,也谈到博物馆的现状,不外乎是缺乏经费,年久失修。朕虽然也假惺惺地深表同情,但暗暗却希望此地永远被政府发展商忘却,保留一块童年记忆中的地方。


忘却倒可能是真的。朕每次去那里都会选择一个工作日下午,那个时候格外游客稀少,有时候整个博物馆就你一个人,象只幽灵一般在那古旧的陈列室里里晃荡,完全融入了时光的倒退,犹如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过去。


朕在那里有时会想,为什么没有人来这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挤在“新天地”,“9车间”这类人造“怀旧”主题公园轧闹猛,凑热闹,而真正的旧地,却无人来重游?


想来这也不奇怪,即使是怀旧,也是假造的好。既然这个社会大家都喜欢假的东西,那么没有了真的又有啥奇怪?造假怪谁,可能还是怪咱们自己。


哈哈哈哈!
浏览(796)
thumb_up(0)
评论(15)
  • 当前共有15条评论
  • blueskycnau
    某些人好不容易比较正面地比较隐蔽地骂一顿中国人,这又被你识破了,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呀。我都快没兴趣跟他们玩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皇上
    寄美兄说得不错。

    有时候看到许多对此造假怕得要死的海外老兄们还是前赴后继,一不怕死,二不怕假地冒着生命危险回去中国亲身经历那些“回国笔记”,“9车间就餐记”就不知道是否真的是他们所描述的那么危险。

    假药地沟油这种造假的确毒害社会。想到这点,朕也希望共党能够把这些无良奸商多枪毙几个示众。在这点上最好还是不要和国际接轨,废除死刑是不行的。

    :)
    屏蔽 举报回复
  • 寄自美国
    医老兄那篇我没细读,感觉有点跟你闹着玩的意思。但得为老穆这篇叫好,现代人怀旧,很多还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叶公好龙式的。

    “既然这个社会大家都喜欢假的东西,那么没有了真的又有啥奇怪?造假怪谁,可能还是怪咱们自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如此。比如老百姓被迫吃假药、吃地沟油什么的,倒也不是因为爱吃。

    在自己的园子里写东西,以逸待劳,有四处出击所没有的好处。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文章。:-)
    屏蔽 举报回复
  • 皇上
    深浅老兄,

    医老兄可能对徐汇一带不熟,误以为住在“徐汇区”就是住在了“徐家汇”。其实大家都知道徐汇区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老大一块差不多50-60平方公里的地方,走在淮海路西端也是徐汇,跑到龙华还是徐汇。

    这问题不大。最终还是一个品味的问题。

    当然,个人价值观点不同,取舍不一,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既然是怀旧,而且旧的地方和事物明明还在那里一成不变地等着人去看,大家却不去,偏要要去那人造的仿制环境里“怀”,就有点奇怪了。

    我去上海,闲来喜欢在幼时熟悉的弄堂和马路上游荡,虽然有的地方变了,但有的地方却一草一木几十年来纹丝未动,常常能给你带来一个惊喜。

    有时走过会看见几个老头老太在门外或弄堂里坐在木凳竹椅上晒太阳聊天,场景就象幼时去上学路过见到的一模一样,总会油然生出一股亲切感,虽然素不相识,但也会忍不住陪他们一起坐下来说上一会儿话。

    真的东西是有,可惜,大家都已经不要了。

    哈哈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Javaalt
    老王小狼,介就别躲了,也别哆嗦了,出来受骂吧。 把介中间那根高高树起来呀。  

    哦,又想搞技术活了?  别忘了报告网管的时候将下面地址一起揭发,那里有许多厄的老王小狼脏话记录。 千万别再自己骟了,自骟很痛得哦

    http://blog.creaders.net/logcabin/user_blog_diary.php?did=121670
    屏蔽 举报回复
  • 皇上
    谁知道呢,西木老兄,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真的东西。人人都要有的,最后也只能是假的。

    哈哈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Javaalt
    啊哟,怪嘎嘎,老王八 成和台湾大叔好上了。 总算是开菊了,嘎嘎嘎嘎嘎嘎,王局 = 王菊



    作者:老 王  留言时间:2012-08-25 19:17:26 
    人台湾大叔是修养好,

    者:老 王  留言时间:2012-08-25 19:21:57 
    台湾大叔别搭理介莲珊妃子。
    屏蔽 举报回复
  • 皇上
    随笔兄好,是啊,乡情总是挥之不去,也是没有办法。有时听到别人对故国出言不逊,虽说言者无心,这个听者的反应大概也不大好掌握的。

    哈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Javaalt
    老王,

    介不敢到蒙古包,乘澳洲时间溜到这里来了?

    据说厄到处老是吹介你老婆有2个B, 左边一个叫左B, 右边一个叫右B?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 王
    嘿嘿,宫务员你可要开心死喽:)

    介右右们干除了兽医的右派党籍,在刷他大字报呢:"万维伟光正THE RIGHT WING 万岁!"

    赶快去拉拢一下,反正他本来就不是真右。说不定可以被丫你发展成五毛:)


    哈哈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