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义慧剑学习心得 8/7/2020

作者:pifu01
发表时间:
+-

缘起:

第二次学习解义慧剑,以为自己都懂了,直到同修问问题,才发现啥也没懂。于是以上师讲记和法师辅导做参考,试图从字面上详细给自己一个交代。本文为末学学习心得,若网友想要学习原文,建议去看索达吉堪布原文宣讲文本: http://read.goodweb.net.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5456

油管视频可以得此传承: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UvfASP8Aix8X9Zn7dKVVrQhv3DAtCV5

 

末学这里会引用大量原文,原文皆以蓝色文字标出。末学自己心得为黑色字体。一些原文没有广讲的,会参考法师辅导和股沟给补上。

 

原文由麦彭仁波切(1846-1912)所著,索达吉堪布译成汉文。

作者:全知麦彭仁波切本人实际早已获得涅槃、投生之自在,当他最终显现圆寂相时,曾亲口说道:“……我所造之论典均为智慧伏藏所显发,凡文殊菩萨未开许者,连一四句偈都未曾写过。任何人若能传讲、听闻、修持,其所获之加持力则特别殊胜,并超胜其它法门,且迅疾就能降临;不类某些法门那样传承遥远,加持缓慢。尤其是在七世以内,我所传留之法要,其加持力定会代代增上、日渐强大。现今我将所有法要一并交予格萨尔护法神守护,一切修持此等法门者,风马吉利及福德定会增上,种种违缘与魔众均无有任何乘虚而入之机缘。……若毫无保留地广述自己生平,只能成为引诱众人妄加诽谤之因,除此之外并无些许实际利益,故我才一直缄口不语。此时面临寿终之际,一见汝等便不由令我心生悲悯,况我此时亦不可能再妄称自己获得上人法,因此才向诸位稍稍透露一线天机。”顶礼全知麦彭仁波切!

 

释题:

”,在这里是了解、通达的意思;“”,是意义,就是词句和意义当中的这个意义;了解意义的智慧就像宝剑一样,因为宝剑不管是遇到任何一个事物,它当下就可以将其割断。’

学习的必要性:“我们现在世间很多的众生真的非常可怜,全部都是已经入于无明烦恼的网里面。那么这种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断除呢?应该用智慧的宝剑。如果没有智慧的宝剑,众生始终陷在这个牢狱当中,始终在这个网里面拔不出来,始终无有自拔的能力。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我们相续当中生起了如是二量的智慧宝剑,从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断除一切邪知邪念。所以从这个题目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依靠此论在我们的相续中一定会生起最殊胜的见解或者定解。”

 

名词解释:因明和中观里面非常多定义极为精确的名词。精准理解这些名词是学习的重要一坏,所以末学会以参考股沟的形式现抄现卖,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加深理解。如有廖误希望读者自己斟酌。

 

二量 应是指名言量和胜义量。

名言量就是六凡(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和四圣(菩萨,声闻,缘觉,佛)如实所见者。中观总义里说:“六凡心识前的不清净共同所见境,只是依于名言观现世量而安立的,四圣心前的清净共同所见境,则是随名言净见量而施设安立的。”换一个说法,六凡的迷乱显现为名言现世量的观察对象。四圣所见则为净见量的内容。六凡心识前的迷乱显现,这个迷乱是相对于胜义谛的空性实相而言,在物理世界却有着它自己的规律,并不是乱糟糟的。所谓迷乱,乃是“心”迷,不是境迷。境是没有迷不迷的,无对错。四圣的净见量,不仅仅能见清净实相(比如阿弥陀佛的净土),还能见凡夫世界。但是凡夫的观现世量,就无法见到清净实相了(只有迷乱显现)。你看不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吧?嘿嘿。反正我看不到。连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也见不到,但我们就身处其中,每天看到的都是瓦砾石块和很多很多的悲惨故事。

堪布:“名言量分淨見量和觀現世量,“淨見”指的是諸佛菩薩在入根本慧定的後得能照見一切清淨的現象。在《俱舍論》裏講,在作意的情況下,聲聞見二千世界,緣覺見三千世界,佛陀見無數的世界;如果在不作意的情況下則依次見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而凡夫人不要說一千世界,連一個山溝都見不了。像我的話,在一個經堂裏面只能見前面的這些人,最後面的那些人到底是誰都不知道。不要說一千世界、二千世界,連一個小小經堂裏面的人都見不了。但聖者的所見是不是這樣呢?絕對不是的。有神通者連整個大千世界都完全可以見到。對於聲聞緣覺所見到的無數的眾生和無數的世界等一切,佛陀在一個車輪大的範圍內完全能照見。在修密宗的瑜伽士的清淨顯現中四大都是佛母,比如水大成為瑪瑪格佛母等。還有一些清淨的見解比如人所見到的一碗水,天人看作甘露。所以境界越來越高的時候,上上的所見越來越清淨。這些都是淨見量”(注:地狱众生见到水,是脓血的样子) 诸佛菩萨所见,在名言范畴里,是“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这在俺们凡夫脑袋里是无法想象的。但那就是名言净见量的内容。

那么有人要问了,诸佛境界,不是一切都是空性的么?是,是空性的。但是空性不意味着“没有”,也不是“不存在”。 胜义量有两种,即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末学理解,抉择空性的即是胜义量。这个超出末学小脑袋太多,不敢乱讲了。

 

世俗谛是名言量的对镜。名言观察的就是心识前的显现,即世俗。 世俗的另一个同等名称,就是名言。迷乱心识前显现迷乱外境(名言现世量),清净心识前显现清净外境(名言净见量)。

现在,为什么叫做“量”?简单讲,就是我们要有一个识别的标准,一个事物,需要有一个“尺子”(标准)来量度。若失去这个标准,那我们岂不成了Peter Bichsel作品中的老人?一个厌烦了日复一日生活的老人,决定从现在开始,他管床叫做‘图片’。‘我困了,我要到图片上去睡觉了’,他说。早晨,他也常常躺在图片上思考着要管椅子叫什么,他要把椅子叫做‘闹钟’。他爬起来,穿好衣服,坐在闹钟上,把手搁在桌子上。但是桌子现在不叫桌子了,他管它叫地毯。所以现在是:早晨老人离开图片,穿上衣服坐在地毯旁的闹钟上,想着要把什么叫做什么。”然后慢慢的,他改变了一切的名称甚至动词,再也不能与周围的人沟通了。所以即使只是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必须有一定的“量”度,不然就会是一团糟。

“在有部宗、經部宗來說,看到桌子的眼識是量,是完全無錯的量。因此,眼識看到的桌子與桌子是一致的,桌子就是眼識看到的那個桌子,中間毫無誤差。”(青僧格西,见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_30.html)。凡夫五识(眼耳鼻舌身)所直接无误感知的,就是名言现世量。

名言量有三个特点:世间所共许,不被其他名言量所推翻,不被观择真实性的理智所推翻。( http://www.geshetp.com/course/elucidation/t-elucidation/t-elucidation-2009/749?showall=1&limitstart=)。 五识所感知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名言量吗?未必啊,万一我们在昏黑的时候把一条绳子看成了一条蛇呢?灯光大亮的时候自己又推翻了不是?眼见未必为实。

接下来的问题,什么是“实”?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什么才是实?这就是名言量的观察范畴。观察正确的实相,即为正确的名言量。所謂的真实性,是“显现”与“实相”中的后者。显现不一定是真实的。实相,按照定义,才是真实的。当然这个真实,仍然在名言的范畴里面,还不涉及胜义空性。这个正确的真实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名言量。

举个红绿色盲的例子,他们所见的颜色即非正确的名言量,乃是他们有眼病所致。比如将红灯看成灰色的灯。其他没有眼病的人所共见的(世间共称的),不能被其他名言量所推翻的(上去摸一摸确实摸到了灯柱,看到了红灯,汽车也都在红灯前停下,这些就是其他名言量),观察选择时也符合理智,这就是正确的名言量。

一个需要了解的概念就是,“虽然名言是世俗谛,但并非所有名言都是世俗谛,因为名言当中也有正误之分,正确的名言称为“名言量”,宗喀巴大师认为,只有符合名言量的名言认知范围才是世俗谛。http://www.mingdeng.org/rm/11492.html谛的意思,就是细察详审之下的真实。

再再说明,此处所提到的名言量不涉及般若空性。完全在不同层面。般若空性应属胜义谛(胜义量)范畴。

現在有些人也是這樣問的:世俗的顯現全是假的,勝義全是空性的,那極樂世界是不是假的?我們可以這樣說,從名言量的角度來講它是真正的實相。這是淨見量所得到的一種對境。所以這個一定要分,如果沒有分的話,很多人最後對這些問題也迷惑不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