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再次印证西方政治动荡将加剧

罗思义 2017-09-26 15:48+-

德国大选再次印证西方政治动荡将加剧

  9月25日出炉的德国大选结果颇富戏剧性。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得票率为33%,为该党在大选中得票率历史最低水平;社民党(SPD)的结果甚至更糟,得票率仅为20.5%,创二战以来最低纪录;极右翼政党“选项党”(AFD)得票率为13.5%,是二战以来德国极右翼政党获得的最高票数。由于德国法律规定,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即可获得议会席位,本次大选过后六个党派将坐镇议会,这使组建新政府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意味着,德国政治碎片化趋势日益加剧。德国大选结果充分印证了一个普遍的政治趋势——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西方国家陷入长期停滞所带来的影响,西方传统政治势力受到大幅削弱。

  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导致中东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动荡。随后,更蔓延到发达国家,导致西方国家政治动荡加剧。因此,德国大选结果不过是这个大趋势的一个缩影而已。

  2012年发达国家民粹主义运动兴起,导致勒庞在法国选举中异军突起,最近的一个例子则是AfD在本次德国大选获得成功。

  2015年,激进左派候选人杰里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当选英国工党新任党魁,2016年他轻松地击败了党内右翼对他的挑战;2016年6年英国脱欧公投,这也导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辞职;2017年6月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输掉大多数议会席位,科尔宾的工党所获席位刚大幅增加。

  2016年11月特朗普违背共和党和民主党建制派意愿出人意料地当选美国总统。值得一提的是,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多支持的信奉社会主义的总统候选人,虽然他最终失败了。最新民调显示,桑德斯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支持他的选民高达54%,不支持率则为36%,他是唯一一个拥有净支持率的美国政治家。继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美国社会陷入严重冲突,比如,美国国会频频调查特朗普亲信,《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国主要媒体抱团频频攻击特朗普,以逼迫后者下台。此外,特朗普支持率下降的速度超过以往所有美国总统。

  2017年5月马克龙击败法国传统的右翼和左翼政党当选法国总统,并携这一余威率领其政党横扫议会选举。但仅仅数月后,马克龙支持率下滑的速度甚至超过他的前任奥朗德。在德国议会选举的同一天进行的法国参议院选举中,马克龙的政党仅获得8%的席位。

  显然,德国最新选举结果只是西方国家政治动荡日益加剧,以及西方传统政治势力受到进一步削弱的一个缩影而已。

  西方传统政治势力受到削弱的原因显而易见:西方国家平均增速比1929年大萧条时期更慢。甚至据西方权威经济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西方政治动荡加剧,是必然的结果。

  对此做出精准的分析至关重要。只有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政治动荡达到顶点,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和政治集团公然反对的人物执政或者政策被采纳——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英国脱欧公投。至于欧洲大陆,虽然传统政治势力受到左派和右派挑战,实力受到严重削弱,但迄今为止仍保有权力:在法国,虽然马克龙击败传统政党赢得总统选举,但他的亲欧政策遭到法国传统政治精英抵制;在德国,虽然传统政治势力受到削弱,但默克尔仍将留任总理;在英国,虽然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输掉大多数议会席位,科尔宾的工党在议会的席位大幅增加,但特雷莎•梅将继续担任少数党政府首相。

  尽管西方经济今年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根据IMF分析或预测,这种短期回升不足以改变西方缓慢增长的主要趋势。因此,西方国家政治动荡将进一步加剧,西方传统政治势力将进一步受到削弱。

  中国应对这些新趋势进行认真研究,中国外交政策也应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中国自建国以来,在毛泽东执政的1949-1978年,以及在邓小平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国所面临的形势是西方经济相对快速增长。而且,当时西方传统政治势力占据主导地位。但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陷入大停滞,或者用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的话来说就是陷入“新平庸”,意味着西方传统政治势力受到削弱。

  因此,中国所面临的新形势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缓慢增长,以及西方政治势力重新洗牌。这将给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 最新评论
  • paci

    越来越糟,谁上台也没用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