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追击》 20190221)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染综合报道:中美贸易战最近以来出现缓和的迹象,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全球媒体都引述不同专家的意见,就中国会不会因为此次贸易谈判开始深化结构性改革发表看法。中国改革开放靠美国?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刘鹤将在21日22日访问美国,继续高级别贸易磋商。他的身份多了一个‘习近平主席特使’的头衔,更加预示了本周中美磋商的重要和权威性。” “美国要求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但美方也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共同促进中美贸易的平衡。谈判涉及的中方结构性改革要围绕着中美经贸合作,而且要同中国的改革开放计划相协调。中美经贸谈判不能成为强制中国改变经济治理方式甚至国家发展道路的一次施压。”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石齐平的评论称:“据了解,目前双方谈判博弈最核心的争议部分是美方所谓的‘结构性改革’。美方强烈要求中方必须进行的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有:一、租税改革。将间接税改为直接税,大幅降低税率,让中外企业得到公平竞争机会。二、国企放弃垄断,开放电力、电信、石油等市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三、减少政府干预市场,取消各种检查、审批、收费。四、大幅改变劳工政策,提高工资,允许工会存在并独立运作。五、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强迫外方技术转让。六、保证新闻自由和互联网自由。七、保护私有产权和保护民营企业家,不可随意剥夺其私有财产和限制人身自由。八、取消对国企补贴与出口企业补贴。”“总的看来,这些‘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无不是中国改革开放尚未突破而又极难突破,却又必须突破的核心部分。”“美国提出这样的要求,出发点全在于维护及争取美国最大的利益,绝非着眼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吊诡的是,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对中国的施压,却极可能恰恰成了一股‘倒逼’中国改革的力道,”“中国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最后一程,看来真得靠美国了。”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川普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美中贸易谈判要建立在中国实质结构的改变上,美国不会在原则上作任何让步。中国副总理刘鹤近日来美谈判,美方也表示最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结构改革。重重压力和困厄下,迹象表明,北京不得不考虑重回邓小平‘韬光养晦’的路线。从华为遇西方国家联合围剿抵制,以及中国应对可看出,北京逐渐收敛之前咄咄逼人的气势,以求和与商榷的姿态,应对西方的质疑和排斥。”“针对加拿大应美国要求引渡孟晚舟,中国先前针锋相对摆强硬姿态,逮捕三名加拿大人,现在似开始摆出好说好商量姿态。”“由于中共内部呼声不断,认为只有继续韬光养晦发展壮大自己,才是出路。最近北京圈内有声音称:‘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中国对美必须让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有过先例,可以割地,可以赔款,可以答应一切条件’。”“然而,北京如只是韬光养晦,恐怕难以扭转面临的危局和劣势。”“北京必须在结构问题上做出实质改变,才有缓解困境的可能。正如美方所指出,中国只有经济结构性改革,美国才可能与中国达成休战协议。”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是美方,也是中国国内自由派的希望。然而,也有不少人认为所谓的结构性改革只是纸上谈兵。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威廉·莱因施认为,华盛顿打算“单方面恢复课征惩罚性关税的可能。我不相信中国人能够做到美国所要求的。”威廉·莱因施则表示,“我肯定最终他们会有一个装潢门面的东西”。法新社为此采访了不少专家,布鲁金斯协会中美经济关系问题专家杜大伟表示:“我认为川普与习近平命令各自的谈判代表达致一个协议”杜大伟认为,北京应会“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比如大豆等等,“这会让川普总统感到一定的满足”。美国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指,中方提出每年向美国额外采购多300亿美元农产品。中国增购的农产品包括大豆、粟米及小麦等,并会列入中美正商讨的谅解备忘录。知情人士又指,两国又会讨论谅解备忘录,涵盖非关税壁垒、服务、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等问题,目前未清楚谅解备忘录会否包含执行机制,但若果中国未能满足美方要求,美方会再加征关税。杜大伟认为中方,“他们应该书面上同意进行结构性改革”,但是,这位专家认为,至于以后,对美国来说,将很难监督中国进行这种深层次的改革。当然,中国方面承诺将在3月份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上通过“外商投资法”,但是,除此之外,现在“很难想象采取何种措施检查中国落实的情况”。杜大伟表示,“美国会保留随时追加海关税这把利剑”,但是“这将给做生意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南华早报》于香港举行的年度中国大会上,中国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秘书长助理谢毛松(Xie Maosong,音译)表示,他预计中美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在将于本星期在华盛顿谈判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举行进一步的谈判。中国副总理刘鹤将于2月21日至22日在华盛顿与美方展开谈判,就可能达成的谅解备忘录进行讨论。谢毛松说,他相信中美双方将解决一些分歧,但是过程不会顺利。他说,中国愿意做出一些让步,采取措施逐步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但是在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上不会采取足够灵活的态度,因为这是中国的底线。美国将在贸易上获得一些好处,但是不得不在经济结构问题上做出让步。谢毛松说,美国总统川普很可能希望在今年6月份前达成协议,以便为他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的总统连任竞选活动提供助力。但是谢毛松对中美关系的前景表示不甚乐观,称两国关系将不可逆转地改变。他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是噩梦,美国将失去在很多领域的霸权地位,这就是他难以对中美关系乐观的原因。除此之外,谢毛松还对孟晚舟被捕案发表评论,他对孟晚舟将在未来数个星期内获释感到乐观。他个人认为,应该会在3月份达成某种协议,孟晚舟可能会在4月或5月获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2019年2月18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美贸易争端似乎正在接近结束,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中国将继续享有对美国的大幅贸易顺差,而且永不会接受华盛顿强加的对其贸易与产业政策改革的要求。评论称,北京认为美国总统川普为了寻求2020年成功连任,急于达成中美贸易协议,部分原因是华尔街希望如此,北京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也有其他美媒认为,川普有很强的政治动机与中国达成协议。彭博社2019年2月12日发表评论称,川普推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也是因为川普开始着眼于明年的竞选连任。据彭博社2019年2月17日报道,美国总统川普2月15日在白宫表示,美国已经“非常接近”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可能“延长最后期限”。CNBC还报道,据熟悉谈判进展的人士所透露的消息,本周四部长级谈判前,双方较低层级的官员已经开始准备协议相关文件。该消息称,尽管双方在川普政府提出的要求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问题上仍有很大差距,但就如何达成协议已经开始形成一个大纲。熟悉谈判进展的消息人士对CNBC说,双方谈判官员拟出六个与结构性问题有关的谅解备忘录。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网络盗窃、知识产权、服务、货币、农产品以及非关税贸易障碍等。消息人士称,这个过程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贸易谈判。该报道说,这些备忘录涵盖了影响美中贸易关系中最复杂的问题。尽管谈判最终仍可能会破裂,但这些谅解备忘录是在让中国在签署广泛的原则同时,同意就一些重要的议题做出具体承诺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报道提及财长姆努钦已经敦促中国对外国公司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包括已经为进入中国市场等待多年的威士和万事达信用卡。此外,备忘录中还包括货币问题。报道说,包括姆努钦在内的美国官员已经警告中国不要通过让人民币贬值而获得竞争优势。去年,人民币兑美元曾有明显的贬值,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部分原因是为了对抗川普的关税。双方还在就如何建立一个协议执行机制进行商谈。双方还就中国提出的旨在削减美中贸易逆差的10项产品购买清单进行了商讨。中方提出购买的美国产品包括农产品、能源和半导体产品等。华盛顿智库全国亚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Studies)也发布了一份题为“回应中国的经济挑战”(Answering 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的报告。报告共同作者是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国会众议员查尔斯·博斯塔尼,他说:“中国和美国都为达成一个协议而面临很大压力。但我们相信,持续对中国施加压力非常重要。”这份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中,首先就强调要对中国持续施压,认为美国需要的协议不仅是为了削减贸易赤字,而需要促使中国改变其贸易上的强势和导致市场扭曲的贸易、产业和技术推广政策。博斯塔尼说:“川普接受一个协议就是为了换取一些货物。那是危险的。他并没有想如何解决更多结构上的问题。那样我们最终还是维持现状。”
美中高层级官员将于今明两天在华盛顿继续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媒体援引有关人士透露的消息称,双方谈判官员正在加紧拟定协议。美中首脑似乎也希望尽快结束贸易争端,但却都面临国内强大的政治压力。就在中国副总理刘鹤访美前夕,中共党刊《求是》刊发了习近平去年8月的一次讲话。习近平在那次讲话中强调了共产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但绝不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和司法独立的道路。《求是》刊发习近平讲话的时机引发外界关注。华尔街日报报道援引中共党内人士的分析指出,刘鹤访美之时,中共党媒刊发习近平有关拒绝西方宪政的强硬讲话并非巧合,这显示出习近平因美中贸易战而面临来自国内越来越强大的政治压力。该报道引述中国商务部所属一家智库研究员梅新育的话说,中国内部出现越来越强大的要求对美国采取强硬路线的呼声。他说美国应该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不要过于贪婪。特朗普在美国也面临相似的政治压力。华尔街日报报道提及美国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特朗普对贸易争端感到厌倦,急于达成协议将令美方无法实现迫使中国做出根本改变的目的。报道所说的对特朗普施压的那些奇怪的同床人有某些民主党总统参选人、美国商业团体、工会、反对自由贸易的保守人士,例如前白宫首席策略师班农等。华盛顿保守智库企业研究所的中国经济专家史剑道对该报说,特朗普内阁中的对华贸易强硬派、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对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保持强硬姿态有很大的影响力。史剑道说,如果莱特希泽辞职,或者说他被否决,那等于为特朗普的对手提供大量的弹药。同时,另据美国财经电视新闻网CNBC报道,据熟悉谈判进展的人士所透露的消息,本周四部长级谈判前,双方较低层级的官员已经开始准备协议相关文件。该消息称,尽管双方在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要求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问题上仍有很大差距,但就如何达成协议已经开始形成一个大纲。熟悉谈判进展的消息人士对CNBC说,双方谈判官员拟出六个与结构性问题有关的谅解备忘录。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网络盗窃、知识产权、服务、货币、农产品以及非关税贸易障碍等。消息人士称,这个过程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贸易谈判。该报道说,这些备忘录涵盖了影响美中贸易关系中最复杂的问题。尽管谈判最终仍可能会破裂,但这些谅解备忘录是在让中国在签署广泛的原则同时,同意就一些重要的议题做出具体承诺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报道提及财长姆努钦已经敦促中国对外国公司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包括已经为进入中国市场等待多年的威士和万事达信用卡。此外,备忘录中还包括货币问题。报道说,包括姆努钦在内的美国官员已经警告中国不要通过让人民币贬值而获得竞争优势。去年,人民币兑美元曾有明显的贬值,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部分原因是为了对抗特朗普的关税。双方还在就如何建立一个协议执行机制进行商谈。路透社上个月在一篇报道中称,美国在推动就中国的贸易承诺的实施进展进行经常性的评估,并在北京违反协定时重新实施关税。消息称,双方还就中国提出的旨在削减美中贸易逆差的10项产品购买清单进行了商讨。中方提出购买的美国产品包括农产品、能源和半导体产品等。去年几度大跌的股市在进入2019年后开始稳定。分析认为这反映出市场对美中贸易谈判前景更为乐观。市场分析机构IHS Markit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对美国之音说:我认为今年一开始,(市场)情绪变得积极正面,原因是北京和华盛顿传出更多积极的谈判消息。比斯瓦斯说,看起来美中双方很快会达成一个协议,市场情绪确实因此得以改善。美国股市受贸易战影响几度起伏。一些分析说,特朗普将股市视为自己的政治运势,因而会对他坚持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造成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赞同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在贸易上的不公平行为采取行动。他们也担心特朗普急于达成协议而使对中国进行结构改革施压的努力半途而废。华盛顿智库全国亚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Studies)刚刚发布了一份题为《回应中国的经济挑战》(Answering 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的报告。报告共同作者是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国会众议员查尔斯博斯塔尼(Charles Boustany)。他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和美国都为达成一个协议而面临很大压力。但我们相信,持续对中国施加压力非常重要。这份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中,首先就强调要对中国持续施压,认为美国需要的协议不仅是为了削减贸易赤字,而需要促使中国改变其贸易上的强势和导致市场扭曲的贸易、产业和技术推广政策。博斯塔尼说:特朗普接受一个协议就是为了换取一些货物。那是危险的。他并没有想如何解决更多结构上的问题。那样我们最终还是维持现状。
开幕式后不久,这张现场图片开始在网上流传。从照片上看,两边的表情都很轻松。北京时间2月21日晚上10点半左右,新华社发出快讯: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开幕。仔细看了看消息稿,又向现场的一位朋友问了问,关于这次开幕式有以下一些情况。跟1月底那次一样,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还是在美国白宫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举行。除了刘鹤、莱特希泽和姆努钦三位,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多位要员。中国这边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美国那边包括: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总统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助理、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副贸易代表格里什,商务部副部长卡普兰,贸易代表办公室首席农业谈判代表多德,农业部副部长麦金尼据了解,与1月底那次相比,美国方面更注重细节,会议室也更大了。会谈会场挪到了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四楼东翼的印度条约厅(Indian Treaty Room)。这个会场,比上次可是大了不少,更具历史意义。开幕式开始前,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在印度条约厅门口迎候刘鹤副总理。媒体拍照环节依然是1分多钟,开场见面会时依然对媒体没有任何表态。据在现场的朋友讲,这次见面的时候,虽然按照彼此约定没有发言,但气氛比上次要轻松不少,一向表情严肃的莱特希泽,这次表情轻松,面带微笑。据说,刘鹤副总理和莱特希泽还饶有兴致地一起抬头,打量伸过来的麦克风。他给我发了现场图,就是下面这张。据了解,会场所在的印度条约厅(Indian Treaty Room)历史悠久,见证过美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据说美国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The Bretton Woods agreements),联合国宪章(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等,都是在这个房间里进行的。会谈场所是个有趣的视角,也是判断两边对谈判态度,以及谈判进展的风向标。安排上的微妙变化,能看到中美两边对细节的重视正在不断提升。从现场流出的照片看,磋商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两天,双方将继续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对磋商中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谈判。能不能再次见证历史,值得关注。
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寸步不让 没有结构改革的协议,意味特朗普违承诺 特朗普的抉择,左右贸易战走向 紧接上星期五,中美本周继续就贸易问题磋商,这很可能是两国90日谈判原定限期--即3月1日届满前,最后一轮谈判。从各种迹象显示,美国特朗普比此前有更强意愿,与中方达成协议,收割这场角力的成果。但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一份怎样的协议,特朗普才能实际上算是"赢"了? 法新社在本周中美谈判展开前,分析今轮谈判要解开的"死结",其中主要有四方面: 1、知识产权及技术转移 2、产业政策即"中国制造2025" 3、国家补助,尤其是对国企补贴 4、美中之间的贸易赤字 当中,中国表现最愿意解决的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赤字。事实上,尽管美中贸赤去年达到史上最高记录3233亿美元,但自美中达成休战、展开90日谈判的共识后,中方已承诺扩大采购美国大豆、油气、乃至其他货品,部份已付之行动。 中方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也"有得倾",中方已表态不会以行政手段强迫美国企业交出商业机密换取市场准入。 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寸步不让 但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国企补贴,由于牵涉中共执政基础,国企目前亦是中国经济主动力之一,因此中国并不愿轻易让步。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在中方眼中是主权问题,故亦视之为不可动摇的底綫。 套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崔凡的话指,若美国想和中国讨论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豁免范围外的国家补助,中方可能不会让步。"我担心这难以在本月获得完全解决"。 在此基础上,中美元首下一步倘要达成协议,便可能不包括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的具体内容;究竟特朗普会否愿意接受一份只解决贸易赤字、但允许中国延后结构性改革的协议? 没有结构改革的协议 特朗普违反承诺 有观察人士认为,特朗普曾对美国民众承诺,贸易协议"必须包括实质的结构性改变,以终结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但如最终协议只能收割减少美中贸赤的成果,中国企硬不改变经济结构,特朗普其实是没有"赢"的。 美国全国商会执行副总裁布列恩(Myron Brilliant)便直言,美国即使与中国达成协议,如果没有办法找到执法机制、落实执行,那便等同于谈判失败,是毫无意义的胜利。 正由于这个关键,特朗普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为与中国签署一份怎样的贸易协议作出抉择,他究竟要坚持初心、还是权衡现实,将影响中美贸易冲突下一步走向。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今天将再度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身份,参与中美贸易谈判,外界普遍认为,这预示这轮会谈将有重要成果。有专家更解读指,刘鹤以特使头衔赴美,意味可能代表习近平签署一些文件--此前外媒曾传的中美谅解备忘录。惟尽管如此,也不代表双方已化解所有分歧。 刘鹤去年5月曾以习近平特使身分率团赴美谈判,但美国仍从这年7月6日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打响了两国贸易战的第一枪。此后各次中美互动,刘鹤不再顶着"特使"头衔。 刘鹤以"习特使"身份赴美 有特别任务 但今天开始,刘鹤再度以习近平特使身分在美参与贸易谈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成晓河认为,刘鹤此行可能还会代表习近平签署一些文件,超越他上一轮访华盛顿所取得的进展。 成晓河认为,去年5月,中国希望避免贸易战大规模爆发,把一些争议基本摆平,但双方并没有谈成;而这次距离双方团队上次磋商仅一周,官员们"时差还没倒过来就继续谈",说明中美谈判很紧迫,双方依然希望能在3月1日期限前达成协议。 在本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的贸易谈判中,中美已开始就一份谅解备忘录进行了磋商,双方同意两国之间作出的所有承诺,都将备註在这份备忘录中。这份备忘录如今有待签署。 刘鹤或与美方签订正式文:备忘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说,透过备忘录,将中美至今谈判取得的成果以文本形式固定下来,这将成为进一步磋商的基础。但他提醒,即使签署了备忘录,也不代表中美不存在分歧。 他判断,美国3月1日可能采取的策略有3个: 一是将中国商品关税从10%上调至25% 二是改为不征收关税 三是延长谈判期限 余淼杰指,最后一个选项可能性最大。因为美国要求中国承诺的结构性改革是长期布局,给予更多时间缓冲是较现实的选择。 也有分析认为,中美要敲定协议需两国元首会面,但目前距离3月1日不到10天,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本月底见面的机率越来越低,3月1日后继续谈的可能性更高。 而刘鹤倘能与美方在本周签署谅解备忘录,这份文件,或将成中美元首会晤、敲定真正贸易协议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