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释善意 暗藏3大策略 2关键问题北京拒让步

  中美贸易战变化莫测,两国经历近期密集交手后,又各自宣布暂缓部份关税措施,紧张气氛陡然降温。但要注意是,中美贸易矛盾“积怨”甚深,两国只算策略性让步,背后依然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以及利益考量。

  据《香港经济日报》9月12日报道,中美两国作出的小让步,依然不能视为迈向达成贸易协议的标志动作,相反只是双方的策略微调、争取更多空间,并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拆解个中考量。

  报道指出,短期考量是从中美双方都要应对的经济状况。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升级关税措施后,一度令美股蒙上阴霾,也加深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忧虑。此前有报道指,美国商业组织上书川普,要求暂缓关税措施。这促使了川普政府寻求给贸易战降温。

  中期考量是为中美凝造良好气氛,争取11月实现习特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2019年峰会,将于11月即大约两个月后于智利登场,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川普再会晤的关键时机。

  长期考量则为暂缓贸易战积累能量。中美就算无法利用上述两个“窗口”解决贸易矛盾,暂缓战事也有利各自积累弹药、整理策略,谋定再出招,增加致胜机会。

  有分析指,中美现在处于贸易战僵持状态,双方各自释放出乐观的信号是为了稳住市场。这是一场稳定人心的舆论战。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美国的打压,需要国内团结应对。正在谋求连任的川普需要不断传递利好消息,以拉拢选民的支持。中美双方都有必要提振国内的信心。

  而经过一轮轮的加征关税和磋商之后,中美都认识到这场战争的长期性。因此,中方现时稍为让步、不让贸易冲突继续恶化,而川普也只是让一让步,看看形势再做打算。

  据悉,中美经贸团队将于10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第13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这将是双方时隔两个月后的首次高级别面对面谈判。

  中美互释善意非达协议信号 2关键问题北京拒让步

中美互释善意 暗藏3大策略 2关键问题北京拒让步

  中美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中美互释善意。中国宣布首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清单后,美国推迟加征关税时间。但有分析指出,未来中美贸易谈判仍难料。

  据路透社9月12日报道,国际金融服务企业ING集团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彭蔼娆指出,在10月谈判前,中方“赦免”部分美国商品关税被视为向美展示诚意,但更可能是一种支持经济的手段。

  她表示,包含16项美国商品的排除清单不会改变中国的立场,未来的中美贸易谈判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报道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与已经被中国加征关税的5,000多种美国商品相比,中方的最新排除清单显得微不足道。而且由于中国增加了从巴西和其他供应国的进口,大豆和猪肉等美国主要进口产品仍需缴纳高额额外关税,中方的举动不具有突破性。

  9月5日,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电话,确认两国将在10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三轮贸易谈判。中国商务部称,希望新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对此,专注研究中美关系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表示,对于过去一年多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国已做出很大让步,譬如在平衡中美贸易、开放市场、改进政策等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同意美国的要求,占整个谈判内容的八成。

  他又称,剩下的两成则是中美贸易战卡壳的关键,包括美国要求放弃“中国制造2025”,改革国有企业比例、设立监督机制。金灿荣认为,这两成中方没法让步,已牵涉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等核心利益。

  因此,这位频繁在中美贸易战议题上发声的学者说,当下的问题是在美国那边,中美贸易谈判已谈妥八成的内容,剩下的两成需要美国来让步,而且只能是美国来让步。

  金灿荣称,给美国的选择只有零和八成,没有百分之百的选项,原因在于中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况且,为应对风险,中国也已有反应,譬如投资芯片,持续进行产业升级等。他觉得贸易战短期内对中国是痛苦的事,但长期不一定是个坏事,可能是个好事。

  川普推迟对华关税加码:好姿态不假 但依然不够

  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撰文认为,美国总统川普决定将2500亿美元(3440亿新币)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税率上调时间推迟两周,使人们对即将到来的经贸磋商取得进展多了一份希望。

  据彭博社12日的报道,川普推文宣布这一决定后日元下跌、人民币(专题)走高的市场走势表明,市场参与者眼下看的还是其好的一面,然而中美贸易谈判的以往经验显示,多多存疑方不失为谨慎之举。

  人气得到提升当然是好事,但是恐怕难以持久,因为人们可能不久便会再次意识到,就解决争端、双方撤回所有加征关税措施而言,眼下并无清晰路径。考虑到各种令人担忧的问题,风险依然很高。

  中国经济依然承受着贸易战的重压,美国的加征关税举措涉及其3600亿美元的产品,关税税率眼下在10%到25%之间。周三发布的信贷数据也凸显出了中国经济的疲软态势。

  彭博社最近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下调到了6%和5.6%,以此反映中国所面临的沉重关税负担。他们5月份时预计的中国今明两年GDP增幅分别是6.1%和5.8%,而中国政府的2019年GDP增幅目标是6%至6.5%。

  彭博社的最新预期把即将生效的额外关税因素纳入了考虑。美国将针对2500亿美元中国产品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0%的生效时间从10月1日推迟到10月15日不会让中国经济形势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中国前8月贸易顺差1.77万亿,三大贸易伙伴排序变了,美国已跌至第三位

  据海关总署9月8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出口10.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9.18万亿元,增长0.8%;贸易顺差1.77万亿元,扩大46%。

  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呢?从总量来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盘子”增长3.6%,幅度不是特别大,但由于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使得贸易顺差扩大幅度达46%,非常显著。原因何在?这需要从“盘子”内部结构变化去看成因,其中涉及三个维度:第一是跟哪些地方做的买卖,第二是哪些品种的买卖,第三是哪些贸易方式。

  从贸易伙伴来看,世界经济对中国依存继续加深。今年前8个月,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东盟和美国,中国对它们出口分别增加11.8%、15.7%、-3.7%,进口分别增加6.7%、6.9%、-23.5%,顺差分别扩大22.9%、65.4%和7.7%。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对华出口大幅下降,美国已从一年前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下降到第三位,被东盟超越。中国对三大贸易伙伴的顺差都在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深。

  从贸易品种来看,中国对世界中高端产业贡献加大。贸易品可以分为原材料和制成品两大类型,而制成品又可根据其所处产业链位置区分高中低端,贸易品结构可以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原材料中,铁矿砂、原油、天然气等进口总金额均出现较大幅度增加。在中国出口中,占比最大的是机电产品,前8个月出口额增长5.6%。与此同时,中国机电产品进口下降3.1%。可见,中国贸易结构中,原材料同时受到进口量与价格因素影响,总支出增速较快,而中高端制成品进口则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中高端制成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说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对中高端产业的贡献度持续上升。

  从贸易方式来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上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占中国贸易总额的约85%,虽然只是报关类型不同,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干的什么活”:加工贸易可以理解为“替人代工”,而一般贸易则可以理解为自主产品买卖。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下降而一般贸易出口较快增长、进口较慢增长。说明中国产业结构中“替人代工”的工作在减少,自主产品在增加。

  上述三个角度综合起来,可以构成一幅中国经济在世界格局中的变化图景:全球中高端产业中,“中国制造”的身影越来越多,中国市场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与此同时,中国对那些以出口原材料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面对今年前8个月风险与不确定性都在上升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客观写照。而个别企图人为制造与中国经济隔阂的国家,则正在错过搭乘高速运行的“中国列车”。

  • 最新评论
  • wkghm2288

    制服土共的正确姿势是先掐出屎来再谈放屁的事。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