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闯过改革“危局” 定调四中全会

多维 2019-09-11 08:59+-

9月9日,就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前夕,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十次会议。从习近平在该次会议上的讲话措辞和结论可以看出,所谓“二次改革”被认为已经“闯过”最初迷茫与“危局”——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深化改革委员会”作为习近平主导中共权力和中国改革的统一领导机构,正在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行动定下基调。

中共“二次改革” 历经危局

从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而启动中国“二次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就始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旅程。政策的反复无措,相互掣肘,以及在政策执行中的激进教条相互交杂。2015年“金融闯关和资本乱局”导致的股灾,2017年的经济“去杠杆”引发的企业债务危机,2018年初金融监管改革带来的网贷“暴雷雷”和银行“怠工”,都在引发中国经济的动荡与下滑。这一度曾经让中国民众感到迷茫,让中国基层的公务员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期间还传出了中共高层的内部对于习近平的不信任声音。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在中国经济改革最关键,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时期,美国对于中国在贸易、科技产业上的打击,以及美元升值对于中国金融的冲击,都足以让中国经济再次陷入危机,让习近平的“二次改革”半途而废。

然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所谓的“形势误判”中,经历着“改革——调整——再改革——再调整”的过程,并一步一步地找到了改革的具体路径和节奏。甚至在贸易战的威胁下,中共也没有放弃改革的目标——主动戳破中国经济的资本泡沫,对既得利益进行整肃,将以资本、官僚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进行纠偏,逐步回到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中共十九大上,当习近平提出“房住不炒”时的长达数分钟的掌声已经说明中国社会的人心相悖。当2019年,中国经济再次面临美国贸易战升级考验时,中共再次重申“不以房地产刺激经济”,则再次显示了习近平的“执拗”与坚持。

从资本收益的角度来衡量中国经济,习近平主导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固然是正在经历最为混乱和痛苦的时期。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大长远发展和民众的福祉来讲,这确实又是不得不进行“刮骨疗毒”。一夜暴富已经全无可能,金融投机更是受限;大量附庸于金融地产资本的中介类“企业”纷纷破产;大量依托于腐败的高档消费类和政府服务类企业纷纷关门;大量依附于垄断的矿产、能源类企业纷纷亏损;大量依托于之前天量货币的“虚假创新”和低效重复的科技和工业企业将被淘汰。尽管有一部分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受到“误伤”,一部分民众利益受到损害,但是整个中国依托资本泡沫大发横财、坐享财富收益的体系已经被打断。

事实证明,2018年5月1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赴美进行第一轮中美高级别贸易磋商前,警告中国国内经济的那四句话也并非是虚张声势。“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抛开一切经济乱象和中共政策张弛调整,这其实是对中共“二次改革”的最朴素表述。

闯过难关 习近平的改革架构已经形成

从习近平发动“二次改革”到如今,中国经济历经将近6年的动荡,其还包括了1年多以来的中美贸易战的考验,然而,并没有出现一些悲观人士预料的经济大幅下滑和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对于中共自身来讲也从改革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以及政治、经济的动荡中逐步找到了自信,并且逐步梳理出了改革的框架。不仅是习近平以及改革团队的自信,来自中共内部和改革执行层的理解和信任也正在加强。

按照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简称深改会议)上的讲话,中共的经济改革,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前期改革;“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中期改革;以及“加强系集成、协同高效”的下一步改革。

  • 最新评论
  • luc_luo

    什么时候中共的改革不特意告知老百姓,这种改革才算到位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