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报告:“一带一路”全球碳排放量堪忧

自由亚洲电台 2019-09-03 13:56+-

  中国清华大学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到2050年,“一带一路”国家的碳排放量可能会占全球碳排放量2/3。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在2030年前应进行十二万亿美元的绿色投资,并建议中国把绿色环保要求扩展到对“一带一路”的投资中。

  北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英国生动经济学(Vivid Economics)和美国气候工作基金会(Climate works Foundation) 9月2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一带一路”国家碳减排和绿色投资的研究报告。

  根据该报告,目前与中国签属了“一带一路”合作意向书的126个国家,2015年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28%。如果 “一带一路”国家继续传统增长模式,到2050年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可能会占全球碳排放量的66%。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9月3日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中国“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决定了加入该计划的国家碳排放量总体上会有所上升。

  “中国的‘一带一路’,其实它的主要目标,第一是(获取)能源,第二是粮食,第三是输出中国的产能。而中国的产能,我们知道,在整个的制造业或科技里面,产能的质量不是那么高端。所以总体来说,‘一带一路’一定会加强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碳排放。”

  报告说,如果126个 “一带一路”国家继续高碳排放增长模式,即使其它国家遵循《巴黎协定》,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7摄氏度。

清华报告:“一带一路”全球碳排放量堪忧

  此前,全球近两百个国家在2015年末达成的《巴黎协定》曾提出,要把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争取把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的1.5摄氏度以内。

  报告认为,到2030年,“一带一路”国家至少要进行十二万亿美元的绿色投资,才能确保与《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相一致。报告还建议,中国把绿色环保要求扩展到“一带一路”投资,包括强制要求中资机构在对外投资前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旅居美国的作家郑义一直关注中国的环保问题。郑义9月3日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对清华大学的这份“一带一路”碳减排报告评论说:“现在中国在国内搞什么环境评估之类的,都是官商勾结,经常是搞些假的。怎么能期望说,在国际上由它主导来搞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有点让人不太可信。”

清华报告:“一带一路”全球碳排放量堪忧

  网络资料显示,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同时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和绿金委主任。

  清华大学的这份“一带一路”碳减排报告还建议:设立一个国际化平台,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体系绿色化的能力建设,满足这些国家快速增长的绿色发展需求;促进全球投资者采用绿色投资原则;强化“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对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信息披露;建立国际联盟,更为高效地推进“一带一路”成员国发展绿色低碳和气候适应型投资。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认为,中国欲在国际气候合作方面强化自己的领导地位:“尤其是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后,欧盟现在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中国政府是不是想通过世界气候这方面做一些事情,强化自己的国际领导地位?我觉得,这可能是它的一种雄心。”

  路透社9月2日的相关报道说,尽管中国承诺对能源系统碳减排,但中国政府仍继续批准煤矿项目,并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煤电项目进行的“绿色投资”高达十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