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为何不给刘伯承平反?

KZG 2019-08-30 12:07+-

邓小平为何不给刘伯承平反?

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合影。(网络图片)

中共文革后,很多电影电视都歌颂所谓“刘邓大军”,把邓小平塑造成最高指挥员,把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129师及后来的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的战绩人为夸大,掩盖了许多历史问题。许多文章夸赞刘、邓二人如何并肩作战、亲密无间,事实上,他们二人之间一直隔阂很深。中共建政后,刘伯承在中共党内被批判,直到他去世,邓小平也没有给他平反。

 历史达人文贝撰写的《历史疑点重重的“刘邓”大军》(简称《疑点》)一文,披露许多有关“刘邓大军”的历史真相,并揭示了邓小平不平反刘伯承的真正原因。

129师首任政委是张浩 刘伯承没有推荐邓小平

据《疑点》一文的讲述,1937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的师长是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主任是张浩,副主任宋仁穷。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团以上单位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张浩改任师政治委员。但张浩患有头痛病,后来病情日益严重,刘伯承便将情况向当时的八路军总部和毛泽东作了汇报。于是,中共中央才决定由时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接任129师政委一职。

2006年6月山西老人报发表一篇以采访刘伯承警卫员王泉云并署名刘邦昆的一篇文章,声称当年是刘伯承推荐的邓小平。然而,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2006年7月20日在党媒《人民政协报上发表的《从纠正几个史实引出的对往事的回忆》一文公开辟谣说:“在邓小平担任129师政委前,他(刘伯承)没有与之一起工作和生活过,他是不了解邓小平的,他不可能提出让邓小平当129师政委。”

宣传夸大129师的抗战战果过了头

1938年2月15日,129师师部转移到有太行山依托的晋冀豫地区。1945年8月成立由129师和115师合成的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中共官方曾大肆宣传,声称129师部队由出师抗战时的9100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近30万人。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129师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

但这个牛吹的有点过了,因为中国战场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歼灭日军数量不超过45万(不含最后日本宣布投降和苏军歼敌数)。投降日军的伪军在一百万左右。

“挺进大别山”实为逃窜大别山

中共宣传称,1947年6月,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亦称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创建大别山根据地”。这次军事行动被定义为所谓“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的开始”。

但实际上是刘邓指挥的十三万大军被国民党军队追着打,不得不跑向山区躲藏。装备辎重都扔了,人员损失一半。即使这样,也是在陈毅带领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策应下才得以保全。自1947年8月27日进入大别山,到1948年3月28日主力转出大别山,历时7个月,换得的代价是13万人挺进,不足7万人出来。虽然有中央决策的问题,但战场指挥员的失误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因素。所以,究竟是“挺进大别山”还是“败退大别山”,值得研究。

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只是小角色

1948年8月刘邓大军从大别山出来进入豫西;1948年10月在毛泽东电报命令下,中原野战军才向淮海地区靠拢,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他们根本没有参加。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野战军辖第3、第4、第5兵团。

淮海战役是在华东野战军气势正盛的时候展开的。此时由各军区组成的十几万刘邓大军与粟裕指挥的几十万大军没法比,不仅曾经战败的阴影,而且装备极差。不得不靠陈粟华东野战军的施舍过日子。在整个淮海战役中,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实际上只是履行封堵打援的任务。

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后来回忆其父说过这样的话:“淮海战役主要还是华东野战军打的。我们中野武器装备差,兵力少,打黄维时是瘦狗拉硬屎,幸亏有粟裕派来部队及时支持,否则我们中野打光了也打不下来。”

邓小平上台主政后,129师就被中共的宣传机构无限拔高,成了抗日和解放战争的主力。一些重新上台的二野战将们借邓小平的威风,到处吹嘘夸大战果。一些电影电视主题都围绕着邓小平做文章,误导了社会,使中国的抗日战争史和解放战争史走向了歧路。

比如关家恼作战。129师几个团上万人围攻敌冈崎大队(营)600多人无法取胜,连彭德怀都称之为败仗。然而在彭德怀去世后,许多人把错误归结到彭德怀身上。这些人也不想想,即使这场仗不该打,二十几倍于敌的129师打不过日军一个营,自损两千人还被大部逃脱,在那儿也说不过去。

 邓小平与刘伯承隔阂很深常吵架

在邓小平和其子女的回忆文章里,他与刘伯承的关系简直比亲兄弟还亲。然而许多文章都提及到两人矛盾较深。

刘伯承与邓小平在挺进大别山时隔阂就很深,闹到不在一起吃饭的地步。据说毛泽东派陈毅担任副司令时说“两个四川人吵架,你这个四川人去劝劝。”(引自: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个老兵心目中的陈毅元帅》第364页)。

刘伯承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受到批判,邓小平是中央反教条主义的领导小组组长。是他组织和领导了对刘伯承的批判,而且直到1986年刘伯承去世,仍不给他平反。

 据说刘伯承儿子刘太行曾说过这样的话:“刘伯承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遭到邓小平、彭德怀等人的批判,几十年不给平反,根子都是邓小平。刘邓之间的矛盾在进军西南以后就公开化了。李达、萧克在邓小平再起后,写报告给邓小平要求平反,并让刘伯承在报告上签字。……刘伯承对李达说:我一不签字,二不指望活着得到平反,你们是‘蚊子钉菩萨’,找错了人!果然,李达打了报告,邓小平没有同意平反。后来,杨得志、张震二人去找邓小平,又碰了大钉子。邓小平说:你们找来找去都没搞清楚,58年是谁负责批刘粟萧等几个人的,那个会的组长、负责人是我!你们不要再找别人了!张震说: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到此为止了。”

一个来源于日本学者透露的消息被国内媒体以《刘伯承给华国锋的“特殊遗嘱”否则不进八宝山》报导出来,中心意思是刘伯承要邓小平在他死后致悼词。然而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却辟谣说:“大家都知道,刘伯承是在301医院逝世的,逝世前未提出过谁来当追悼会主持人的问题。”

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说:“我父亲是1986年10月7日去世的,去世前一直没有平反。我母亲提出,在我父亲盖棺定论前,一定要请组织给我父亲平反,她说,这不是刘伯承一个人的问题,这是关系到跟我父亲一起工作的许多人的问题,关系到今后院校工作怎么搞的问题。当时我母亲还说,全国连胡风都平反了,为什么不给我父亲平反。我们兄弟姊妹都支持我母亲的意见,后来卓琳(邓小平夫人)阿姨给我们打电话,叫我们做好母亲的工作,要听中央的话,就是让我母亲不再提平反的事。当时我们也得到另外的信息,在85年开军队院校会议前,张震和杨得志两位领导同志感到军队只提革命化是不够的,需要提现代化和正规化。给刘帅平反迫在眉睫,因此他们两个人亲自向邓小平汇报,请示给刘帅平反事,邓沉默许久后说:“我就是反教条主义领导小组的小组长!”他们两人无言以对,邓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不能平反。”

所以,一直到刘伯承1986年去世,已成为中央军委主席实权在握的邓小平都没有给他平反,估计刘伯承那只健康的眼一定闭不上。

  • 最新评论
  • AYA_

    邓公心胸狭窄是历史公认,几个简单例子都可以间接证明:1)对毛报复重判快判利用毫无边际司法体系政治审判“四人帮”和“林彪集团”诬陷人(原本是党内政治斗争用司法解决明目张胆破坏司法声誉,把政斗引入司法领域)其中包括毛夫人和侄子等一干对邓在文革中和后期的对抗;2)陆四镇压基本就是对文革反弹,即便房间流传是近臣谗言文革要来了,其子伤害要再现,但从心理上讲还是咽不下对文革的怨恨,尽管他曾再三在其对毛叩拜信里表述了顺从和对文革服从;3)对”高岗集团“一案不予平反,尽管毛私下曾表示对高岗做法过度,掀起建国后党内内斗第一页,这为此后所有历次政治运动埋下恶根,主要原因是邓成为当时高密高岗者之一;4)对“反右”从未反思悔过,文革后尽管对绝大多数在其作为总书记主管反右政策制定时迫害几十年的几十万“右派分子”摘帽,但其坚决否定党内和全国要完全平反的呼声,原因很清楚,一个自己一手(没有别的高层亲自操手)造成的政治冤案平反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不要局限当时历史军事分歧,要从一生重大事件里看到邓公一贯稳定的个性和人品,这是历史分析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人的基本心理心理特征,尽管在人格成长过程有变化,但在其形成后的所有历史时间里形成基本稳定的特质。

    屏蔽
  • frank_ly

    中共吹嘘的抗日所谓“大捷”,平型关大捷,死伤的日军连国民党在平型关正面战场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中共吹嘘的抗日所谓“大捷”总共就那么一两个,国民党的战役却数不过来。

    屏蔽
  • 克佟

    "...129师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 但这个牛吹的有点过了,... 才有点过了? 作者真是浆糊脑子!

    屏蔽
  • 新天狱博

    中央三令五申陈粟归刘邓和中原局领导,要向刘邓请示。有往来的电文为证,铁证如山,不是张震、迟浩田等人能够否认得了的。华东战史的混乱从根子上说是由于饶漱石倒的太早,战史绕着饶漱石写,才写成今天这个样子。解放军各大战区和主帅争功的只有华东,只有粟裕。10个元帅他和两个半(包括他自己的亲家)不和,吹他的人不惜贬低刘帅来抬高粟裕,是可耻的。华野的一、二、三、七、八、九、十纵几乎全部来自山东、胶东、渤海、鲁中的解放军。真正从新四军来的只有四、六和二纵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粟裕的【虎狼之师】都是别人的部队,难怪粟裕指挥不动华野。。。

    屏蔽
  • 新天狱博

    以刘帅的作战思想,是不会脱离自己的根据地向敌人的后方孤军深入的,他也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和后果。晋冀鲁豫野战军当时的火炮力量和东野几乎不相上下,也是唯一两个有自己的军工厂的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当时在邯郸已经建了烈士陵园,准备以根据地为依托向中原发展。但是,中央多次急电晋冀鲁豫中央局,要求陈谢大军去延安解围,分兵之后,中央又电令刘邓向大别山进发,以减轻延安和山东的压力。刘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渡过黄泛区时,大批火炮辎重不得不丢弃,进入大别山后由于群众基础较差,遇到很大困难,这不是刘帅的指挥问题,就像粟裕的部队不是他自己发展的而是中央根据地域的需要拨给华东的一样。

    屏蔽
  • 新天狱博

    这是一大滩糊涂帐,让作者越搅越糊涂。。。 刘帅是主动辞去西南军区司令员职务的,让给了贺龙。不但如此,刘帅还是几个大根据地里唯一一个不是书记的司令员。其中的原因有刘帅自己的谦虚,也有其他原因。129师在抗日战争中歼敌的数量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个也是事实。【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和【日本医疗数据:455,700人死亡】并不矛盾,这是因为日本人大量使用了朝鲜和台湾人参战,中国的伪军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129师在百团大战中,以八路军主力出现,大量杀伤了日伪军队。此外,在游击战中也处于正太、同蒲、平汉铁路三角战略重地和晋察冀那个偏僻的角落和新四军的小打小闹没有办法相比。1945年至1946年期间在刘帅的统帅下接连打了上党、邯郸两个漂亮仗,以少数部队打残了阎锡山和进犯根据地的中央军,还争取了高树勋的新八军起义。毛泽东亲自发动了所谓【树勋运动】。。。同期的其他解放军的战绩除了山东的115师部分部队之外都是打败仗的。

    屏蔽
  • 当局者迷

    狗咬狗,中共个黑社会里没好东西

    屏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