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票为何不怕造假?专家揭7大防伪技术

腾讯 2019-06-23 18:39+-

在古装剧中,我们看到人们拿着大把的银票买东西,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有点阔气的人随手抽出一张银票,连看都不看一眼。当时的人们真的就这么有钱吗?商家也不怕收到假币吗?

古代银票为何不怕造假?专家揭7大防伪技术

  其实最初的时候,是有人制造假币的,所以朝廷里也制定了严酷刑罚,甚至于在钞票上直接印有“伪造者处死”等字样,但依然无法杜绝制造假币的现象。然而随着明末清初纸币防伪技术和措施的不断成熟,这种现象也慢慢杜绝了,到底采取了什么防伪措施?让现代专家看后都叹为观止!

  第一是控制印钞材料,他们首先对于印制钞票的纸张有着严格的控制,这在我们如今也是一样,对于纸币的纸张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只有官府才能够采购印制钞票的纸,而且还有着数量的限制。

  第二个就是用精美的图案和套印,银票的图案和印章都十分的繁琐,而且大部分是手工雕刻,这就让绝大多数的人没有了可趁之机。图案也是以房屋、花鸟及名人字画而成。而清代宝钞却以龙的图案居多,外做花纹边栏,因图形十分复杂,作假者很难分辨及模仿。而且为了安全防伪,银票采用红、蓝、黑等色,这大概就是双色及多色套印的开始。

  第三个技术就是密押。在清朝时期的晋商手中,银票的安全性就又再次被提升。聪明的晋商用12个字来代表12个月。而且这12个字也是是时常更换,让造假者摸不着头绪。还有一个就是最基本的票版了,票版作为印制银票的基础,所以官府对于票版的保护可以说是极其的严格。为了防止伪钞的跟进,官府也会经常的更换票版,基本上都是一年一换。而那些被更替下来的票版会被直接销毁,不给造假者机会。

  明清时期的晋商为了防伪采用的办法更绝,专门设计了微雕章,微雕内容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完整的一篇,是三百四五十个字,雕刻很精细,这种微雕章的防伪功能属于微雕防伪,还有一个绝妙的地方就是,正版的雕刻时候估计雕刻错几个字。让想雕刻的难上加难。能做出此等印章的人估计在少数,专家看后也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