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中国年轻移民讲述美中文化差异

网络 2019-05-30 23:42+-

  2016年,严梓瑞(音译)离开他的家乡——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搬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上大学。如今,22岁的严梓瑞已在美国生活了3年,他在融入美国本土文化与生活的过程中观察到了许多美中文化差异,如饮食、消费习惯,城市规划等。

  据Business Insider网站报道,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

  饮食与服务

  提到农贸市场时,美国人常常会想到新鲜多汁的番茄和来自当地农场来的有机鸡蛋。大多数情况下,美国农贸市场的农产品价格要更高一些,甚至会比中国超市售卖的有机农产品还要贵,因为它们更加新鲜,品质更高。

  而在中国,超市售卖的农产品更贵,到当地农贸市场买菜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每天早晨,小商贩会到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出售农产品,出售的产品多种多样,从调料到新鲜果蔬甚至新鲜的鱼类,应有尽有。

  美国人在农贸市场买菜时也很少讲价,而在中国农贸市场,会讲价能让你买到更值的商品。

  另一个有趣的差别是,在美国餐馆,服务员会努力给顾客留下好印象,因为小费是他们薪资的重要一环。而在中国,服务员的工资常常是固定的,他们会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快速上菜上,而不是把顾客当做朋友般的交谈。

听中国年轻移民讲述美中文化差异

  在严梓瑞生活的街区,商户关门都很早,尤其是那些餐馆。大多数餐馆在晚上9时之前就会关门,对于那些想要参加派对的大学生们来说选择很少,他们只能去披萨店或是松饼店。

  而在中国,晚上9时,人们的夜宵生活才刚刚开始。夜间营业的餐馆通常会开到凌晨3时,并且选择多种多样。一些夜市的商户甚至整晚营业,也就是说你随时都能找到些东西来吃。

  生活习惯

  美国人如何沏速溶饮品?

  中国人通常会用沸水沏茶或是速溶饮品,因此家家户户都会配有烧水壶。而在美国,当人们想要冲一杯速溶咖啡的时候,他们会把粉末和凉水放进杯中,然后再将杯子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拿出搅拌后饮用。

  在中国,“阴”与“阳”是中国养生哲学的精髓。如果阴重阳衰,你就会着凉甚至会发烧。这就是热水发挥功效的时候了,热水会温暖身体并赶走体内多余的阴气。

  不过在美国,人们总是在喝冰水和冰咖啡,甚至室外温度零下时也是如此。严梓瑞称自己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被震惊了,并把手中的热拿铁握得更紧。

  在穿衣打扮方面,中国人将衣着看作是彰显经济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尽管美国的人均GDP更高,但中国人更渴望能拥有一个香奈儿包或是一件博柏利风衣,而美国人则更倾向于将钱花在诸如体育赛事、音乐会和旅行这样的体验上。

  美国人出外用餐或购物时要么付现金,要么刷卡。一些租客民甚至通过支票或汇票支付租金。近来才刚刚出现了像Paypal和Venmo这样的移动支付软件。中国就完全不同。中国人有其追赶数码时代的方式:通过扫二维码做交易。随着微信与支付宝的普及,中国几乎所有商户都会提供二维码供顾客扫码支付,甚至中国政府也在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采用了这项技术。

  城市与交通

  如果你坐飞机时望向窗外,你很少会看到呈现聚集性的房屋群,除非距离机场很近的时候。美国与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当,但美国人口的人口很少,这让美国显得更为空旷,这就使得美国人有更多机会能进行徒步旅行和航行的户外活动。

听中国年轻移民讲述美中文化差异

  提起美国的郊区时,你就会想到有成排的房屋,房屋周边有大块的草坪、院子甚至还有游泳池。周边还可能会有大型的购物广场,配备有商铺、餐馆、咖啡馆、银行等。

  而中国的郊区就非常不同了,事实上它们看起来和美国的城市区别不大。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郊区也常常是高楼林立,这些住宅区通过公交车、火车和地铁与城市相连。在中国,大房子要贵得多,因为人均空间有限。

  美国还是一个“车轮子上的城市”。除了在主要几个大城市,美国人到哪儿都开车,这种习惯也使得周边设施更加分散。在美国,开车30分钟只是为了找到个吃饭的地方,这一点也不疯狂。

  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公共交通并不是人们常用的出行方式。公交车可能每30分钟才有一趟,甚至还可能长达一小时。美铁列车的速度也慢极了,许多列车的时速低于100英里每小时,而中国的高铁时速高达271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