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第三个“主席”头衔

多维 2019-04-18 15:16+-

2014年习近平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此后每年4月15日都成为中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图源:Reuters)

北京时间4月18日,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布消息,曝光了三起中国境外情报机构对中国实施网络攻击,窃取机密的事件。分析认为,中国官方此番操作是要向国内民众和外界展示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形势,配合近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宣传。

自2014年后,每年4月15日都是中国“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中共中央国安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安全部部长陈文清也在《求是》刊发一篇《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的文章,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中国神秘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再度受到关注。

据香港媒体《明报》报道,在习近平的职衔中有3个主席,即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安委主席,他上台后新设并兼掌的多个中央级委员会中,财经委、深改委、网安委、外事委、军民融合委等,首长名称都是“主任”,只有国安委首脑叫“主席”,可见这个委员会的地位非比寻常。

自从中共十八大后成立以来,国安委便极具神秘性,外界对其职能架构和权力运作知之不多。只能通过一些不时显露出来的细节,对其一窥一二。此次陈文清的文章,除再度阐释习近平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外,也对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运作模式做了些许透露。

再被强调的政治安全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这是一个极为宏伟的框架,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

的确,在中国日益开放,社会领域日趋复杂,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互动联络日趋紧密,牵一发动全身的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因应于此种形势的。但过于繁多的领域会令下级官员在执行时不得要领。

此次陈文清文中指,“各级党委(党组)要围绕维护政治安全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政治安全”已成为中国国家安全体系施力的中心任务。

前段时间,习近平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提出“七大风险”,将政治安全列为七大风险之首。可见,在习近平庞杂的国家安全观中,政治安全从来都是,或者说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诸多领域中执牛耳者。中南海希望用政治安全为纲,理顺政经社各领域安全的主次关系,提纲挈领地带起其他领域安全事务。

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运作模式

陈文清的文章并指,“中央国安委要发挥好统筹国家安全事务的作用,抓好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说明了国安委的职能主要在于制定安全政策和完善机制,发挥集中统一和协调职能。

在中央国安委之下,在地方层面上,国家安全的职责主要落在中共地方党委(党组)身上。陈文清的文章称,“各级党委(党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主体,要按照中央国安委决策部署,管理好本地区本部门涉国家安全事务。”

但是对于中央国安委的内部机构设置,文章并未透露出蛛丝马迹。目前可知的是,露面较多的是国安委下属办公室,陈文清是这个办公室的常务副主任,根据《明报》的说法,这个办公室的正主任是何人迄今未披露,有丁薛祥、杨洁篪两种说法。

国家安全与法治关系的考量

    一提到国家安全,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会引发对其秘密运作,涉嫌侵犯人权的担忧。诸如美国的国家安全局(NSA)经前雇员斯诺登曝光的“菱镜计划”等,让外界知悉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如何以国家安全名义,监听普通公民往来通信等的行为,引发广泛的关注和批评。

    这种担忧,对于中国国安委来说也并不例外。

    因而,陈文清文中指“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实施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当前,依法治国已然成为中南海国家治理的总纲。几乎在党政经社各个领域,中南海都在强调法治的作用。在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也不例外,中南海正在力图对国家安全体系从职能架构和权力运作上加以规范,加以法治化。

    • 最新评论
    • g2j2

      习总还是喜欢当主席,被称呼为主席。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