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重磅经济数据 贸易战底牌隐现

多维 2019-02-15 23:26+-

每年年初中国政府都会公布上一年度经济数据,继2019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数据后,2月12日中国商务部举行了“2018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据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披露,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达38.1万亿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

相对于GDP数据的耀眼夺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对于美国而言,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意义非凡,被视为大国竞争的风向标。此前,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与美国在伯仲之间,2018年超越美国可能性极大,但这绝非美国愿意看到的。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背后,也是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底气所在。


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虚”,天然就具备“实”这一特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具参考价值,被美国视为大国竞争的风向标。图为位于中国武汉的小米之家旗舰店(图源:VCG)


大国竞争的风向标

在当今国际社会,通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来衡量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的体量,国民总收入(GNI)即以前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也是反映一国经济体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为了排除国际汇率的影响,在国际对比中又产生了购买力平价(PPP)方法,即按照一个共同的价格标准来计算一国经济体量。按国际汇率核算,中国GDP与美国差距尚大,但根据PPP核算中国GDP已经超越美国。

但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GDP这一概念本身较为“虚”,并不能反映一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比如,美国GDP中占比约10%的“虚拟房租”,即自己住自有房屋也会被核算出一笔实际并不存在的“租金”计入GDP;印度最近几年通过多次调整GDP核算方法使GDP数据大幅增长,以致有中国网友戏称,印度牛屎都核算成了GDP。因而,在经济学界较为“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更具参考价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一方面表现在其特指“非生产、非经营用实物商品金额”与餐饮服务收入,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是实物商品消费;另一方面表现在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直接与纳税挂钩,在理想化的经济环境下除了贩毒等黑色经济外都会被纳入统计,当然由于避税的存在这一数据通常只会低估,很难高估。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大多已经由出口驱动、投资驱动进入消费驱动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目前也正在由出口驱动、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因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仅反映一国国内市场的现状,更能反映一国经济的景气状况,而其数据所具备的“实”的特征,使这一数据的参考价值飙升。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流传着一个法则,即一国GDP达到美国的70%,美国就会对其采取遏制措施,历史上苏联、日本都曾逼近这一目标,但因各自的缺陷——苏联国内的商品短缺、日本的国家体量,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美国差距极大。

可以说,此前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未被超越,因而在美国人看来所谓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美国经济超级大国的标志,一直以来非常看重零售数据。然而,美国遇上了国家体量远超苏联、日本的中国。

中国式跃进与超越美国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一大特点即是低工资、高积累,通过压缩消费将大量资金投入再生产从而发展工业。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落后国家,正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工业基础,进而实现工业化的,但也造成国内消费品市场商品短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低位徘徊,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驱动。

1979年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松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开始起飞。198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2,140亿人民币(约合1,398.4亿美元),到1992年已经突破万亿关口,达到10,993.7亿人民币(约合1,993.5亿美元)。虽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以美元计算仅增长了不到50%,但以人民币计算增长了近4倍。

  • 最新评论
  • 麻辣戈壁

    天朝共匪集团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在极权专制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了。

    屏蔽
  • CNS

    中国的数据有价值目前?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