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的升空、陨落与未来

纽约时报 2018-04-02 09:09+-

4月1日,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烧毁后坠入南太平洋。

失联

“天宫一号”长约34英尺(约合10.4米),大小约与校车相当。

中国于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于2013年对空间站进行了最后一次访问,2016年,在一次明显的故障后失去通信。

“天宫一号”。

从地球可见

这个快速移动的小空间站一直都是业余摄影师和专业摄影师的拍摄对象。

缓慢陨落

没有了正常通信,中国无法执行任何使空间站维持在轨道所必需的周期性助推。自2015年12月以来,逐渐划过上层大气的“天宫一号”已在下落。

雷达图像显示,这个航天飞行器正在以慢速旋转,大约每两分半钟旋转一次。

跟踪空间站

“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的区域在北纬43度至南纬43度之间。北边的一半区域人口更加密集,但人们被陨落的空间站残骸击中的可能性非常低。

“天宫一号”在绿色带内每天绕行地球16周。

“天宫一号”在绿色带内每天绕行地球16周。

航空航天公司(Aerospace Corporation)的即时跟踪器显示了这个空间站当前的位置和高度,并预计“天宫一号”将于周日晚间或周一凌晨重新进入大气层。

航天追踪图像显示出南太平洋上可能的坠落地点。

航天追踪图像显示出南太平洋上可能的坠落地点。 

空间站的发射

2011年9月,由长征火箭搭载的“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12年和2013年,两艘神州载人飞船曾访问该空间站。

“天宫一号”的升空、陨落与未来

准备与“天宫一号”对接的“神舟十号”机组人员。

“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

“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

祝贺通话

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天宫一号”内的三名宇航员通话。

宇航员聂海胜、王亚平和张晓光。

宇航员聂海胜、王亚平和张晓光。 

习近平主席和“天宫一号”里的宇航员。

习近平主席和“天宫一号”里的宇航员。 

中央电视台2013年的一段新闻报道使用了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的镜头。这是最后一组访问“天宫一号”的宇航员。

俯瞰地球

运转期间,“天宫一号”曾使用多种仪器观测地球。

2013年12月9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地面温度(开氏度)。

2013年12月9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地面温度(开氏度)。

内蒙古锡林浩特的植被覆盖率。

内蒙古锡林浩特的植被覆盖率。

未来计划

2016年9月,中国发射了第二个空间站“天宫二号”。 更大的第三个空间站正在筹建中。

中国计划的未来空间站。

中国计划的未来空间站。 

“天宫二号”空间站。

“天宫二号”空间站。

“天宫二号”拍摄的中国西部青海湖附近沙丘的画面。

“天宫二号”拍摄的中国西部青海湖附近沙丘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