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哥华,穿四季咸宜外套的他们是谁?

温哥华港湾 2017-09-28 22:24+-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蓉逸:搬到这区不久后认识了我的邻居。

  他下班回来,挎一个大的黑色包,穿一件本地最常见的外套(后来发现,他几乎永远穿这件衣服),脖子上还挂一个工作名牌,很典型工程师的样子。彼此说嗨。

  第二次见到问了贵姓,他给人一种很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我很自然地叫他先生。

  再见到的时候留意了牌子上的名字,写着博士二字。

  有次看新闻,发现邻居其实是专家。他那么低调,真看不出来。他太太也在同一公司工作,清华的同学,先生在加拿大念的博士后。

  在我们做邻居十五年之久,父母第三次来探亲后,有天晚上偶然聊起邻居,我顺便说了那位先生是专家。父亲也是学理工的,对科学家非常敬佩,问了名字。

  一向早起百灵鸟的父亲在我起床前重要事情都做完了。他惊喜地告诉我:“我百度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老花眼镜直接跌下来,我也差点没从凳子上摔下来。”

  形容有点夸张,但事实确实不简单。

在温哥华,穿四季咸宜外套的他们是谁?

  原来先生是加拿大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父亲说院士在中国享受副部级待遇,门前车水马龙,登门拜访的人川流不息。

  他不仅没有专门司机,而且走路上班。公司在市中心,以他的年薪,可以开很好的车,按月停车付费,一点没问题。但他没有,衣行非常简朴,一辆最普通的代步工具。上班坐公共交通,环保,还可以在车上继续看书,工作。天车两头都要走好一段,特别是回家这头更远,就像是走路上班。

  幸亏我一直称他先生,没像对他太太一样直呼其名。

  他们平日只是周末去买菜,也不出去游玩。不喜欢应酬,也推掉很多采访。太太也是非常简朴,家里非常简单,只有最基本,必须的家具。

  唯一不同的是,书房那盏灯永远亮着。

  这就是他一个科学家的生活,获杰出奖,国际成就奖,勋章奖无数,对人类做出那么多的贡献,索取的却是那么少。只有生活必须,别无他求。时间和精力继续付出。

  无独有偶。

在温哥华,穿四季咸宜外套的他们是谁?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查经班,他正在厨房洗碗。

  之后的每一次见到他总是在忙,饭前摆座椅,擦桌子,端饭菜,收拾,洗碗,全包。而且,他也永远是穿那件最普通的北国温哥华几乎四季皆宜的外套,衣行低配,谦和友善。

  从他的为人和做的这许多工作,给人印象大约就是在餐馆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做体力的工人吧。大错,他是资深医生,儿童医院看急诊,处理疑难杂症的专家。

  在加拿大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医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通常大房子大车。再上有专科医生,最厉害的就是住院医生了。他却是那么简单,来加拿大几十年,连房子都没有买。尽力付出,却只拥有最基本的。

  写了这些,出去走了一圈。

  我在想还有哪些要写,想通了:他们就是这么简单。反过来如果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有很多可以写,有很多可以炫耀,那就不是他们,也不是这篇文章的本意了。

  勤恳奉献,生活极简,朴实的专家们,令人深深敬佩并学习。

在温哥华,穿四季咸宜外套的他们是谁?

  Minimalism,极简主义,近几年开始提倡的生活方式,也是最早踏上美洲大陆人们的信念。

蓉逸:写作多年,散文,随笔及诗歌;文章多见于北美报刊,《一样的天空》,《影音人生》专栏作者。我可以采集什么呢?至多是美,还有如必需品一样的爱。

(BCbay.com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