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德2

注册日期:2019-05-09
访问总量:342269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最后的君子——恩师张岱年二三事(图文)


发表时间:+-

    最后的君子——恩师张岱年二三事

          范学德


   回中国的第二天,经人转手,我看到了一位陈宗清牧师写给我的便条,让我给李存山打个电话。李存山是张岱年的弟子,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工作多年。打通电话后,他告诉我,陈来编了一本怀念张岱年先生的文集,里面收入了我的一篇文章,由于找不到我,不知道怎么把书送给我。又说,这本书是没有稿费的
   我与李存山约定,一号下午到他那里取书。下午五点多钟,我见到了李存山学兄,据上一次见他,已经十四五年过去了。我接过他的书,匆匆谈两句就结束了,我还要到别处去。
   当晚,坐上了直达沈阳的五十三次特别快车后,我翻开了陈来编的这本怀念张岱年先生的文集——《不息集》,一看,就放不下去了。第二天早上,四点多钟醒来,又继续坐在过道里读。
   张岱年先生是我的恩师,我是先生的私淑弟子。十七年前我写了国内外第一本研究张岱年先生哲学思想的著作——《综合与创造——论张岱年的哲学思想》。

2004年本来打算在夏天回国探亲的时候,再去见先生,电话中也告诉了先生我回国的日期,先生也很高兴,说回来吧。又说,机票那么贵啊。但万万没有想到,先生竟于四月二十四日过世,虽然先生是在九十五岁的高龄逝世的,但是,如果国内稍微尊重一下这样国宝级的大师,先生本来是还可以活下去的。
   李忠华兄回忆,四月七日这天,可能是先生一生中最不幸的一天,张先生不慎跌倒了。张先生的儿子和儿媳立即送先生到北京大学的合同医院——北医三院急诊室就医,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五个多小时中,医院竟然连一把轮椅也提供不了,先生就是在儿子和儿媳的搀扶下,一项项地检查的。这一次折腾,先生元气大伤,此后就一病不起了。
   合上书,我几乎要流泪了。要是换上一个部长副部长,会怎么样呢?中国可以随便找出一个什么人来当部长副部长,但是,像张先生这样的研究中国哲学的大学者,这样的君子,却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至少,在几十年内,不会出现了。
   这是一个扼杀君子的年代。
   其实,张岱年一生最不幸的一天,是五七年的那个春天,他出于良知,对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领导提了不到十五分钟的意见,结果,被打成右派,从此,被剥夺了二十多年的从事学术研究的权利。
   想起了网友们爱说的一句话,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不出知识分子。
   在这个怀念文集中,我又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他们如今都是大名鼎鼎的学者。但正是他们,当年写文章大批张岱年先生,要置先生于死地,而张先生也真的几乎要被逼死,他想过自杀。在那个黑暗的日子里,有一次,北京大学哲学系管右派的那个人千方百计的整张先生,张先生偷偷去找了周礼全老先生,说着说着,不禁大哭起来。文革后叶朗先生曾经问过周礼全先生,“这个人怎么能这样作”。周先生说,“你不了解他,他能这么做的。”
  是的,中国许多所谓的知识分子们是能这么做的,他们许多人正这么做了。但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快三十过去了,他们没有人向张先生道过一次歉,而他们,有的是张先生的亲戚,有的是同事,有的是学生。
   中国被称为知识分子的那些人们,还有多少人持守良知?至少知耻?

     2005 五月七日清晨于香港

 

     二.


   冯友兰先生曾经用刚毅木纳来评价张岱年先生,而张先生一生做人做学问的原则正是“直道而行”。他特别赞同孟子的天爵说,主张以德抗位,这个位字,用当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政治权力。但张先生不懂,在权力就是一切的环境中,“德”脆弱得不堪一击。
   有德者总是首先倒下,站得住的大都是小人。
   在回忆张岱年先生的文章中,许多人都提到了三件事:一是直到2001年,张先生还住在一个只有两个卧室的房子中,其中一间卧室还是他的儿子和儿媳住了多年。还有一个小屋子,算是张先生的书房,张先生自嘲说,在那个房子中,他的活动范围只有半臂长。他本来想给自己的书房起个名字叫蜗牛居,但是,他不敢。就是在这个蜗牛居中,二十年来,张先生写了几百万字的学术论文。

我第一次见到张先生,就在那个蜗牛居里。
   叶朗先生回忆说,2001年,他看到张先生终于搬到了新居,就对张先生说,“这个房子要是早来20年就好了!”

张先生回答说:“哪怕早来两年也好啊!”
   还有一件事就是张先生从来不会拒绝人,无论什么人,请他看论文,写书评,他从来不拒绝。在国内的时候,我曾经几次对先生说,先生,你不能什么人都答应,这样,你就没有时间写自己的东西了。但先生却仿佛不解地说,是啊,是啊,可是,我怎么能拒绝呢?
   尤其是那些年轻人的著作,先生无法拒绝。
   无论什么人来拜访先生,先生从不拒绝。客人一坐下,师母就会端上一杯热茶,说,请喝茶。到客人告别的时候,先生一定会站起来,和师母一起把客人送到楼下。后来,他们下楼很困难了,就送到门口,并一直看着客人离开,并且挥手一再说,再见,再见。

(未完待续)









浏览(703)
thumb_up(4)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