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阔海

注册日期:2008-11-13
访问总量:132627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悲剧及其记忆——读Slaughterhouse-Five


发表时间:+-

Slaughterhouse-Five(《屠宰房5号》)是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Jr.,1922—2007年)最著名的小说,出版于1969年。

这部小说的大名很早就听说了,因为其标题特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且逗引了好奇心。

多年前买到了一本,试着读,读不下去,于是就搁在了书架上,直到最近才又一次拿起来。

奇怪,这一次读得很顺利,一口气就读完了。

《屠宰房5号》是黑色幽默小说。黑色幽默小说我之前还读过《第二十二条军规》。

巧的是:这两部小说都是与二战有关的,也都含有反战思想。

美国人的反战态度举世皆知。我以前很爱看美国战争电影,而我看过的美国战争电影几乎都是反战的。后来才发现:欧美国家总体上反对战争、反对(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暴力革命。

而在中国,权力主导的意识形态中,战争与革命都是神圣、崇高、伟大的,让人激动、向往的。缺乏思考能力的韭菜们免不了盲目激动盲目向往。

试比较:《长津湖》与《拯救大兵雷恩》。一边是歌颂战争、暴力与死亡,一边是歌颂爱与生命,否定战争与暴力。够鲜明的了吧。

毫无悬念:中国的韭菜、人矿为前者鼓掌、喝彩。爱艺术爱思考的少数国人为后者而感动。

《屠宰房5号》的完整标题其实很长,也很有趣:

Slaughterhouse-Five, or, the Children's Crusade: a Duty-dance with Death。翻译一下:《屠宰房5号或儿童十字军:与死亡的职责之舞》。

"儿童十字军”的标题与作者关于历史上"儿童十字军”事件或传说的研究有关。此外,根据该书的开端所述,是因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老战友奥黑尔的太太玛丽疑心作者要写一本美化战争的小说。玛丽还说:二战时他们只是孩子。叙述者在了解了玛丽的想法后说:我的小说会名叫“儿童十字军”。

战争就是大屠杀,就是把许多年轻的、无辜的生命送进大规模的屠宰房。十九二十岁的少年还只是孩子,就那样成了炮灰。战争是悲剧。大战是更大的悲剧。

迄今为止,人类记忆中最大的悲剧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屠宰房5号》就是美国人对二战的一种记忆。

有人会问:不对吧,《屠宰房5号》是小说,有虚构的成分,又不是历史,如何可以被视为“记忆”呢?

这是拘泥于历史的真相、真实的看法。

好像是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的书里说过:人有讲故事的传统。所谓历史也就是一系列关于历史的故事。

历史就是故事,或叙事。任何的历史作品都是。你读不到把历史事实堆砌起来的历史书。因为那样的书根本无法出版,或者出版了也没法销售,更无人阅读。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虽然大部分人都没通读过,但是其中《鸿门宴》之类的段落多少见过吧,司马迁不在现场,却把现场描写的惟妙惟肖。那显然是想象,是艺术创作。你能否告诉我:《鸿门宴》乃至《史记》是历史真相么?

再比如,张爱玲的小说《赤地之恋》、《秧歌》是对中共的“土地改革运动”历史真相的揭露,里面有张爱玲本人的真实体验与思考。虽然是小说,揭露了历史真相。你能因为它们是小说而否定它们作为历史“记忆”的一种么?

文学作品,不论是虚构的、非虚构的,都是讲故事。好的历史著作也是故事。历史作品对于事实的基本要求不过是突出了历史叙事的非虚构基石罢了。从广义来说,人类的文字、艺术、废墟、古迹,等等人造的文化,都是故事,也都是记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战争,也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世界各国,成千上万年轻的生命在战场上灰飞烟灭。战争的残酷在《屠宰房5号》作者,与小说叙述者“我”的心中,是活生生地体现在1945年2月英美空军的德累斯顿轰炸。

小说的叙述者我,与战友伯纳德·奥黑尔,以及小说的主角比利·皮尔格林都是德累斯顿轰炸的亲历者与幸存者。比利·皮尔格林的记忆总是与德累斯顿轰炸有关,即便是他晚年被外星人绑架的经验,也可视为他对自己因德累斯顿轰炸而造成的精神创伤之一种自我疗治的努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屠宰房5号》似乎也是作者冯内古特在战后对德累斯顿轰炸以及战争的反思的作品。作者在其黑色幽默的外衣下包裹的是一颗敏感、忧郁的少年之心。其幽默、反讽的手法与文风是对包括德累斯顿轰炸在内的荒谬的战争与屠杀的控诉、抗议与思考。

当然,这本半个世纪前出版的小说对德累斯顿轰炸的叙述也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作者当年认为德累斯顿轰炸导致了十三万五千人丧生,而同年美军对东京的轰炸致死八万三千多人,美国原子弹炸广岛致死七万一千余人。近年的研究认为:十三万五千人丧生的数字是夸大了的,是相当不准确的。

然而,瑕不掩瑜,把对战争悲剧的记忆写成了黑色幽默的科幻小说,冯内古特之外还有其他人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

《屠宰房5号》作为对二战这个大悲剧的一种记忆将长留在文学史上;它将一直提醒我们:要反对战争!要反对世界大战!

跳出书斋:距离俄国侵略乌克兰还有一周就是两年了。去年十月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哈马斯偷袭以色列杀害、绑架各国人质引发的以哈战争还在进行中。伊朗支持的胡塞尔武装在红海搞事,英美对其实施空袭。北约增兵欧洲防俄,美日等国在西太平洋地区调兵遣将防中防北韩。中俄北韩伊朗的新邪恶轴心已然成形。美英为首的五眼联盟、北约、欧盟等也在备战,在警惕轴心国的渗透与破坏。2024年的世界似乎在走向战争。

当此之时,能否记取《屠宰房5号》的警告与对二战的记忆将决定人类是否要面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悲剧。

 

浏览(739)
thumb_up(19)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