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的学历最值钱?
这次新的政治局委员的简历已经公布。俺发现许多委员都是博士硕士,除了李鸿忠何卫东刘金国本科。张又侠大专以外,其余全是博士硕士教授。
俺发现许多人的学历都是中央党校得到的。所以,俺的结论是:中央党校的学历最值钱。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职研究生学历。在职表示边当官边拿文凭二不误。有一段时间,在职函授相当普遍。为什么会这样呢?
话说在毛时代,知识分子不值钱,号称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那时候,都没有学历一词。
后来胡耀邦提出,提拔干部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这革命化年轻化很好判断,知识化如何判定?
那就用学历!
有一段时间,各行各业特别看重学历。俺有一个同学,毕业留校,科研教学都很好,可就是因为大专学历而评不上教授。可他老婆在学校图书馆工作,却因为有本科学历,而成为与教授等同的高级馆员。
对政府系统也是如此。学历低的官员,晋升都有难度。咋办?
那就函授在职。
于是乎,许多官员涌向学校求学历,学校乘机搞创收,而且这些官员学生是学校的潜力股,学校很是欢迎。两厢情愿,不亦乐乎!
这些官员,平时工作很忙,哪能全职读书,于是就函授。一年去学校几次,很快学位到手。中央党校是高干的训练基地,高级干部都会到党校学习进修,于是顺便拿个学历便顺理成章。
由于在职函授得到的学历,与全日制学生得到的学历等同,学历一下子便泛滥成灾,所谓的"教授满街走,博士不如狗"。昔日令人尊敬的教授博士的光环,一下子没了。
本来吗,社会分工,人各有长。有的人会读书,那就教授博士,有的人会当官,那就局长厅长。两个体系,几乎井水不犯河水。古代有文状元武状元,鲜有文武双状元。在学校,也有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之分。可如今,行政人员也都是教授博导。
记得我们系的书记,也想评个教授职称。可他多年不搞科研教学,怎能有科学文章?怎么办?人家还是有办法,搞了个马列主义研究员,教授级别。
说到学历,俺自己也经历过与之相关的事。当年俺是大专,想考研究生。可要求是本科或同等学历。俺没本科,只得走同等学历这条路。俺得证明自己达到了本科水平。自己说了不算。哪谁说了算?俺的领导,俺工作的那所中学的书记!他写了个证明,证明俺具备了本科水平。他不是数学本科毕业的,他咋知道俺的数学水平达到本科了?可他写的证明就管用,俺就用它去考了研究生。
到美国读博士时,负责招生的教授,对俺的学历背景很是不解,没有学士学位却有硕士学位,咋整的?俺向他介绍,同等学历,以及在职函授等,那教授还是一脸茫然。于是,他对俺特别留意,向俺的任课教授打听俺是否跟得上?他想知道俺是不是一个冒牌货?一学期后,他才放心俺。
这个美国教授,他对同等学历在职函授等难以理解,因为美国没有这些。美国的学历,由学分决定。修到一定学分,你就可毕业,就有学历。中国的本科是四年,美国的本科,没年限一说。这学期忙了,打工去了,就不读书了,过二年再来修几门课。有许多学生拿个本科要八年十年的。在俺学校,四年能拿到学士学位的,只占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个政治局委员的简历,只写最高学历,比如,在职研究生学历等,没写大专在哪?本科在哪?研究生在哪?比如陈敏尔,他就是绍兴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是个大专学历。绍兴师专(现在叫绍兴文理学院)以他为荣,可也许他以绍兴师专为耻呢?
据记载,当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的一个儿时一起要饭的发小找到他,二人谈起往事,哈哈大笑。朱皇帝一高兴,就赏他一笔钱,那人高兴回乡,到处宣传皇帝的恩赐,皇帝的情义。
另一个要饭的伙伴,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赶到京城,门卫不让进,他高声嚷嚷,咱跟当今圣上一起要过饭的!朱元璋得报,很是不爽,把咱老底兜出来了。拉出去,斩了!
中国人的人生最终目的,大多是当官,读书就为了当官,鲜有纯粹的学者(陈寅络可算一个),所谓的"读书做官论","学而优则仕"是也。现在是,"仕而优则学",这一现象可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其实当了官,就不要在乎其他了。当了官了,谁敢说你水平低知识浅?文盲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也学个识文断字,也能写几个字了。见到他写的字,当时的第一文豪刘基刘伯温,大为赞赏!皇上的字,有龙虎之气呀!于是,朱皇帝的字便倒处挂上。他成了当时第一书法家。
所以现在学历不学历的,还那么在乎干吗?"万般皆下品, 惟有当官高"。"学历一大堆,就数党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