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

注册日期:2012-03-15
访问总量:71820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人口寿命何以会成为GDP后另一热门指标


发表时间:+-

攀比是人的通性,国家政府也不免俗,特别是追赶型国家更热衷于此。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群地理气候环境等的不可比,一些综合性的纲领性的社会经济指标常会被拿来作为比较的依据。中国早年的年钢产量,粮食产量,发电量;后来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都是这样的指标。选用哪些指标是有考量的,一般是国际上普遍接受,且能较好展示国家发展/政府成就的指标。比如中国在改革开放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GNP而改用GDP,就是因为要将迅速成长中的外资企业的贡献计算在内。在中国这样政府强大的计划经济体里,指标的选取更具有指导作用,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比如催生了大炼钢铁和GDP热潮等。下一个被中国采用的指标很可能是人口预期寿命。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叫平均寿命,但它并不是人口的实际平均寿命,而是指一个新生儿的最可能的寿命,所以也叫出生时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现在常见的人口预期寿命有两种,定群人口寿命和时段人口寿命。它们算法稍有差别,结果也不尽相同(见后)。 

预期寿命的计算方法十七世纪就开始研究了。现在通用的方法是,先通过人口普查或抽查得出人口在各年龄段的特定死亡率,制定出人口的的寿命表也叫生命表(Life Table)。然后通过寿命表来计算预期寿命。要建立生命表需要至少连续三年详尽的人口普查和抽样数据,中国在1982年人口普查前没有这样完整的数据,所以1982年前没有自己人口的生命表。人口寿命只能套用其他国家的生命表来估算,这样,1982年前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的估算肯定是不准确的。即使1982年以后,人口的动态发展仍需要多年的数据积累,所以真正可靠的人口寿命预测中国2000年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

1576459264327828.png China_Sex_By_Age_1964_census.png

1: 中国1953和1964年第一次和第二次人口普查所得的分年龄段人口数量。这样的图被称为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人口金字塔能直观地反映人口的结构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发现当年的人口普查质量不高,因为有些年份出生的人1964年比1953年的人数更多,说明1953年人口漏报比较严重。 

有了完整的人口生命表后就可以计算比较准确的人口预期寿命。常见的人口预期寿命有两种,时段人口寿命(Period  Life Expectancy)和定群人口寿命(Cohort Life Expectancy)。定群人口预期寿命是一个同年出生的特定人群经年的平均寿命,这一人定群群所经历的年份是不断前行的,对于未来的年份的死亡率需要做些预估。定群人口寿命一般用于人寿保险,退休金的预算等等民事领域。时段人口预期寿命是某一时段(通常为一年)一个群体的平均预期寿命。它所采用的每一年龄段的特定死亡率就是这一段时间内的该年龄段的特定死亡率。当社会人群处于平稳发展时,定群人口寿命和时段人口寿命有一个可预测的差别。一般定群人口寿命比同年出生的时段人口寿命长9-11年。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保险业较成熟的地区,政府每年会公布定群人口预期寿命,作为保险业的一个基础数据。

但当社会变化比较剧烈时,预测定群人口寿命就比较困难,它和时段人口寿命之间的关系变化也会比较大。时段人口寿命就像是一个社会切片,反映了这一时段人口的健康和死亡状况,反映出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这就是通常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比较的人口预期寿命。 

在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的宣传中,中国人口寿命的增长被列为一个主要的政绩(图2)。也有人根据某一段人口寿命增长的速度来标称中国世界第一和唯一(香椿树)。可以预见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还会不断增长(原因见后),所以它就很可能继GDP之后成为下一个指标热词。

1576460018525038.png

2: 中国历年人口寿命的增长

时段人口寿命之所以能反映人口的健康的和人民的生活和医疗状况,就是因为它的基础是分年龄段的死亡率,每一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就反映了医疗水平针对那个年龄段自然死亡的制约。最为明显的就是婴幼儿死亡率,这是现代西医最为成功的地方,消毒手续的建立,抗生素和疫苗,极大地降低了婴幼儿死亡率,造成了全世界范围的人口预期寿命阶跃和各国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 

Mx vs Age.jpg

3:死亡率(Mx)随年龄的变化曲线 上面一组是平均寿命50岁的男女,下面一组是平均寿命75岁的男女。死亡率的对数和年龄成一接近V字型的曲线,V谷底在10岁左右。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是生命表的基本内容,所以此曲线可以看做是生命表的图示。 

3很直观地说明对于人类平均寿命影响大的是生命两端的老和幼。在现代完全的生命表里,婴幼儿阶段的死亡率是分月龄而计的,因为每一月都代表不同的生存阶段。婴幼儿死亡率高是造成前现代社会人口寿命低的主要原因。人口普查时如果漏计了婴幼儿死亡,计算出的的人口预期寿命就会虚高,反之,如果高估了婴幼儿死亡率,人口预期寿命就会偏低的假象。

那么人口出生率对于预期寿命有影响吗?在计算人口预期寿命的方法里没有出生率这一项,因为不论阶段人口寿命还是定群人口寿命考虑的都是一定数量的人群,人口数量的变化被排除在外了。但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生育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人实际上自然地根据自己意识到的预期寿命(也就是世代替换率)在调节自己的生育率。当遭遇战乱饥荒等灾难时,人意识到的预期寿命低,人会自然增加繁衍,提高生育率;而在和平日久的年代,人意识到的预期寿命提高,生育率会逐渐降低。所以与高预期寿命相对应的必定是一个低生育率的社会,现在世界上所有高寿命国家都是低生育率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丹麦,德国,西班牙等。

人口平均寿命可以很直观地从人口金字塔看出来。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是高生育高死亡的低寿命社会(图1),一个钟形塔是一个稳定的中年社会,而一个纺锤形塔是一个老年化的社会(图4)。解放前和解放初多年,中国都是一个低寿命社会,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是一个高生产率的中年社会,而现在中国开始迈入老年社会(图4)。一个老年化社会人口的预期寿命很高,但却需要为低生育率而发愁。德国接受了一百万叙利亚难民来缓解它的低生育率。而日本多年已不再大提GDP(国内生产总值),而悄悄用GNP(国民生产总值)了,因为日本人的海外资产已经占到了国民收入的很大比例,日本人早已悄悄地利用外国的年轻人为自己赚钱了。中国越南甚至美国的一部分GDP也都是日本的GNP(依然世界第二)的一部分。大英帝国多年前就这么做了,现在的脱欧更是明确地宣示,不要人,只要你的GDP。

一个指标的选取背后是很深的考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民族的生存智慧。

1576460291587731.png1576460618563071.png

4: 中国人口金字塔 中国人口迅速从1990年的塔型中年社会向2010年的纺锤形老年社会转变。人口寿命不断提高,生育率急剧下降。

浏览(1945)
thumb_up(4)
评论(18)
  • 当前共有18条评论
  • 安博 回复 老冬儿

    冬儿新年快乐,全家新年如意!

    我这样的文章不必费时间,是我学习时的笔记而已,要有值得读的文章我一定会向你推荐。

    屏蔽 举报回复
  • 老冬儿

    安博节日快乐,圣诞快乐,新年吉祥如意!

    这篇文章技术含量高,等我倒过时差再来学习。

    屏蔽 举报回复
  • 双不 回复 香椿树1

    【这个数值对当代人更有意义。】

    是这个理,但为什么称为预期寿命?并定义为出生的婴儿可望的寿命。还是搞不懂。

    屏蔽 举报回复
  • 安博 回复 香椿树1

    我看到说是普查加抽样,也就是在人口普查前后两年抽样,再加人口普查共三年时间的数据,所以中国自己的完全生命表(也就是包括每一个年龄段)是在1983年后才有的。以前不知道,人口调查是个很细致的活。

    屏蔽 举报回复
  • 香椿树1 回复 双不

    【预期寿命是指70年后的寿命】 新生儿平均寿命应该高于这个数值, 这个数值对当代人更有意义。 当然, 这仅仅是一个反应当代医疗水平的指标。

    屏蔽 举报回复
  • 香椿树1

    这个指标多数情况下采用抽样, 很少会采用人口普查。 这也是为啥抗日战争期间也有个数据点,但是我猜绝对会高估数值, 因为战争年代抽样只能在治安稳定,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 高估是必然的。  中国情况特殊, 特别是解放后, 党支部都在最基层。 做个抽样不会太难。 

    屏蔽 举报回复
  • 安博 回复 pia@

    英国就是第一个寿命表的诞生地(John Graunt,1662年),现在预期寿命这个词就像能量这个词一样成立日常语汇的一部分。

    屏蔽 举报回复
  • pia@ 回复 安博

    在伦敦有许多海外股资,股东shareholder拿的是利润(比如10%), 大头被stakeholder 拿走,GNP不太用,分蛋糕的事它说不清楚……

    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海外投资的利润大于清朝的财政收入…走出去发财…

    单海外华人的经济规模就大于日本…中国元素洋人不取轻视……

    屏蔽 举报回复
  • 安博 回复 pia@

    猛生孩子的原因就是折腾,越折腾越生也越穷。

    屏蔽 举报回复
  • 安博 回复 pia@

    顺手查了一下GNP排名,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并列第四。前三位国家都有大量的海外资产,主要是跨国公司。中国采取的是国内生产的策略,所以用GDP计比较好。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