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理

注册日期:2008-11-07
访问总量:3084438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社会权益的博弈策略+对黑洞的质疑


发表时间:+-

社会权益的博弈策略+对黑洞的质疑

特有理

2019-4-12


昨天谈到黑洞和弱智加权,匆忙发帖之后觉得意犹未尽,今天做一下补充。

不管政治经济学有多么的所谓“高深”,各种语言词汇如何排列组合,其核心无非就是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并限制他人的利益。各种手法再眼花缭乱,也会有一个本质性的初心。在社会权益的博弈中,人类历史走到现在,已经清晰显现了两个基本的核心策略:一是中国自秦以来的【弱智减权】法;一个是现代西方资本社会的【弱智加权】法。(这里的“弱智”作为动词解读。)

弱(民)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取智能上的博弈决策优势。作为统治者,则可以通过对社会进行弱智化的核心手段,来达到贫民、贱民、弱民,并最终长久治民的目的。在治民的目标中,弱民智是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正是因为中国统治系统中的秦制本质,即使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只要面对稍有规模的外族入侵,往往都以亡国臣服而告终。即使到了当代,中国的统治者依然采取阉割国民思想,阻滞信息传播的手段来压迫民智的发展。

西方社会的兴盛,得益于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的富民强国历程。然而当资本经济模式成熟发展以后,资本彻底找到了利用现有选票赋权的政治系统进行权益博弈的最佳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弱智加权法。这种弱智手段是一种绝对与相对结合的方式。其绝对表现在逐渐降低公众教育的质量指标,任由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逐步下降。其相对性体现在私人教育、精英教育用金钱所设的门槛越来越高,利益效忠的选择性越来越强。但是弱民智只是现代西方社会利益博弈的手段之一。在筹码的另一面,是最有欺骗性“加权”。

通过对弱智群体的加权,以资本利益为核心的既得利益群体,就可以有效控制社会的政治系统,从而在政治和经济这两个社会利益的根本运行体系中,牢牢掌控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利益输出的分配方向。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西方的许多政客都大肆构建政治正确,宣扬毫无明确定义的人权和自由的原因了。这种以加权的方式来获取利益的手段,的确比暴力减权的方式安全得多,也先进得多。因为它具有很难用理性来逆转的社会诱惑力。

说到博弈,选票政治的先进性已经随着社会发展而褪去;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已经彻底暴露并被少数群体所完全掌控和利用。这种政治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公的根源。既然你用选票赋权,那我就给弱智的大众以压倒性的权力。这就好比智力比赛,不怕对方筹码多,只要对方足够傻。这是《田忌赛马》的另一种形式:通过对系统运行方式进行规则化的设定,使得对方总是由一大群弱马出来比赛。因此,就算对方放出一万匹弱马,不还都得跑在强马的后边吗?

其实,从理性角度,博弈的决策总是一个强者胜过一群弱者。这并不是在说权力的行使,很多人意识不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更需要智力的投入。以智商加权的模式来进行政治系统的运行控制,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模式。一个稳定运行的系统,真正复杂的总是调控体系,这是没有例外的。比如汽车的发动机,让油燃烧是最简单的环节;智力运用的最高点,是如何让汽油根据需要进行按时按量,且有最高效动力输出地燃烧。许多人,修车要找专业人士、理财要找专业人士、报税要找专业人士,怎么选择执政者、评估社会政策反倒自己就无比能干了呢?

如果未来智商加权的政治赋权模式能够得以实现,社会就会崇尚个体的智力发展。这也契合了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人类总会有一天要接受这种模式。


对黑洞的质疑

再贴一次所谓“黑洞”的照片。

 黑洞.jpg

说心里话,看到这个“有史以来的重大发现”图像,我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且看下边的疑问:

黑洞应该是一个三维的天体吧?它不可能像一个山洞或一个地洞一样,有一个洞口吧?如果说黑洞造成了周围的气体发光,这些气体应该是三维全方位地聚集在黑洞周围吧?

怎么会偏偏冲着地球的这面露出一个空挡,让人看到一个不发光的黑洞?

这科学怎么越来越搞笑了?


浏览(1723)
thumb_up(3)
评论(46)
  • 当前共有46条评论
  • 转个帖 回复 gmuoruo

    假设有个统一的宇宙同步时间UST(Universal Synchronized Time),那么现在观察到的M87核心黑洞的信号反映的是5千五百万年前的事件。按UST来讲,这个吞噬过程可能早已结束。相信如果天体物理学家们能够估算该事件的起始条件的话(比如被吞噬物质的初始状态、初始质量和初始轨道),预测整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也是可行的。【俺这民科天文爱好者的瞎猜】

    屏蔽 举报回复
  • gmuoruo 回复 转个帖

    是有点杞人忧天,但想想倒也好玩。

    具体到这张黑洞照片,看上去是一个星体被吸进黑洞,吸力之强,星体都被撕碎了。有无可能算出何时吸完?也许明年会再推出一个 slow-mo 的电影?

    屏蔽 举报回复
  • 转个帖 回复 gmuoruo

    哈哈哈!俺只好用个网络段子来打马虎眼:

    据说香港一位教授说,香港大学里商业气息太浓,十有五六是学会计、金融、法律;餐厅电子屏幕都是全球股指、外汇牌价,他认为这样很枯燥,不像北京大学显得特有文化。在北大你每次进校门保安必向你追问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Interstellar搬家可以逃离太阳系的灾难;Intergalactic迁徙才能逃脱银河崩溃的后果;需要Interverse的转移能力来对付宇宙坍塌。不过这是杞人忧天了,Interplanetary移民还遥不可期呢。

    另一个方面,依照当前的人类理性和智能发展趋势,估计黑洞增大的速度和银河崩毁的进程绝对赶不上人类自戕的脚步。人类在能寻找到那些硬技术能力之前,恐怕先得弄明白那些软问题的答案。

    屏蔽 举报回复
  • gmuoruo

    转贴博,黑洞只会越来越大,银河系的命运是不是完了?

    天文学家有无可能重新人类希望 :-)

    屏蔽 举报回复
  • gmuoruo 回复 转个帖

    转博是专家级。虽只有六颗恒星,但可看出扁平形状的趋势。以后会有更多的数据,尤其是超长轨道的恒星,这个形状定会更明显。

    屏蔽 举报回复
  • 特有理 回复 转个帖

    多谢转博的介绍和解析!

    如果考虑到周围恒星的交互作用,的确可以推演出吸盘的效应。而且只有恒星量级的物质才有可能产生这种景象。其实在M87的介绍中,也指出了黑洞周围是气体包裹的光冕层,因此在视谱范围内是光亮的。那副照片是数据处理后的非视谱影像,意味着过滤掉了光冕层的遮盖。若此,本人的质疑算是有了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

    屏蔽 举报回复
  • 转个帖 回复 gmuoruo

    请参见银河核心黑洞周边几个恒星的轨道计算。不都在同一平面上但也不是均匀随机分布。估计在宇宙尺度的时间窗口里,能够观察到它们趋向环绕该核心的公共“黄道”面。但是人类总共才有先进天文观察能力不到一百年,对银河核心的观察更只是近10来年的事。也许再积累几十年、几百年的数据后可以预测这些恒星的轨道变化。

    屏蔽 举报回复
  • gmuoruo 回复 转个帖

    黑洞的空间结构当然是三维的,galaxy 扁平也只是扁而以,自然是可能有其它轨道平面,但若说所有方向都有相同的机率则是极不可能的。机率最大的轨道该是在扁平面上的。转个贴博可能有具体轨道平面的数据。看看是否附合我的推侧。

    屏蔽 举报回复
  • 转个帖 回复 特有理

    西岸同志的“圆锥型模型”露了怯了。看来是抄书没抄明白。

    M87中心黑洞较远处可以观察到多个恒星以不同轨道平面绕其公转,从而间接证明黑洞引力作用是三维空间的球形结构。所以有理博的物质可以从各个方向被吸入黑洞的想法是对的。只是地球上的观察者不一定恰好能赶上这样的观察窗口罢了。如果黑洞同时捕获两个不同轨道平面的恒星,则人们将会看到类似两个吸积盘的黑洞吞食现象。然而如果这两个恒星是在分割较远的不同时间被黑洞吸入、则人们会在不同时间见到两个不同方向的吸积盘。又如果这两个恒星在不大的间隔时间段内被黑洞吸引力捕获,则会出现一段两个恒星之间也发生万有引力作用,以至于二者的公转平面趋向一致的现象。可是这个过程人类并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

    所以黑洞的空间结构是三维的(中间奇点无穷小,可以认为是0维或无穷维或任意维),图片只是在二维媒介上表示三维物体的方法而已。

    屏蔽 举报回复
  • gmuoruo

    一张照片顶上洋洋万言:

    银河系的俯视与侧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