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樸歸真

注册日期:2018-12-04
访问总量:28746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人与人最好不要靠得太近


发表时间:+-


1551823161632652.jpg

(一)

 

华人喜欢群居,抱团,渴望一种互相的精神取暖。尤其是移民,远离从小熟悉的环境,亲友,文化,习俗,那种滋养心灵生命的甘泉被生生的剥离,被割断。

 

原生的价值观,惯性思维和行为被重新颠覆,重新定义。所以更加需要用新的介质来替代。而朋友情,同胞亲在异国它乡就会很容易受到拥戴,受到推崇。

 

五花八门的校友会,同乡会,同学会;各领风骚的侨领会,专业协会多如牛毛。除了少数人可以捞取一点人脉与资源,相信大多数像笔者一样的老移民,都对这种被利用的群体组织敬而远之。

 

(二)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中国的很多文化里比较不认同这样一种理性思维。因为我们是闺密,你同你老公晚上吵架的细节最好统统向我交代,我可以为你分析,出主意,甚至为你出头。

 

做为兄弟,如果你有什么困难,我们应该两肋插刀,彼此不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最好天天一起打牙祭,你家有的我家也要占。你成功了,一定要拉兄弟一把。如果你发财了,而不帮乡里乡亲一起发,就是数典忘祖。

1551823232618295.jpg

 

(三)

 

朋友间,同胞间彼此不分,过分依赖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摩擦,最后反目,亲人间更是如此。

 

很多婆媳间,丈母娘与女婿,甚至父母与成年的儿女间,都会因为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给出适当的空间彼此尊重而产生误会,产生摩擦。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城市文化经常会被误读成一种自私自利,薄情寡义的代名词。

 

(四)

 

西方文化里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成熟含义渗透在人与人的交往与社会活动中。走路,排队,等公车要靠右行,保持距离。工作场所,娱乐场景,游泳池不小心肌肤相碰都会比较忌讳,需要相互致歉。

 

公司里除非关系很好,或者你主动告知,一般很少人会问你的家庭,婚姻,个人隐私,政治观点,宗教倾向,财务,夫妻八卦。

1551823306896833.jpg 

(五)

 

公共场所少有听到大声的议论评价个人的隐私与家庭。公司里也从来没有听讲某人的另一半把夫妻或者儿女家里那档事闹到单位里的。

 

人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其实就是一种尊重个人独立生活与心灵活动的权利,是一种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

 

(六)

 

夫妻之间是否需要保持适当的关系和个人隐私要视每对夫妻的相处之道,在这里笔者不敢妄下定论。

 

除了夫妻,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好过彼此不分的过分依赖,这与人的本性有关。

 

(七)

 

人有比较攀比的心理驱使;有自私妒忌的心理做祟;有自我保护与自尊自卑的心理意识。


距离太近,很容易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污秽溅到很靠近你的朋友与亲近的人身上,身上无形的刺猬也很容易误伤靠得太近的人。

1551823506679601.jpg

(八)

 

我们需要友谊,需要朋友,但是友谊也好,朋友也罢也是需要小心的经营,智慧的呵护。无限的取用,肆意的挥霍都会让友谊这条小溪很快的干渴,死亡。

 

友谊就像人生的一幅风景画,在适当的距离欣赏时,我们看到的是优美的轮廓,柔和的色彩。而如果走得太近观看,却又扭曲不平,不尽人意。

 

(九)

 

人与人之间是否真有纯洁如天使,牢固像金汤的友谊?看了下面苏本华的一段描述你会同意几许?

 

“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 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浏览(18678)
thumb_up(15)
评论(7)
  • 当前共有7条评论
  • 望樸歸真 回复 白草

    人类肯定需要友情。但距离是个人理解问题。很难比较。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草

    其实人与人的距离是个主观的感受问题。看到这篇文章之前,刚巧在NPR里听到一个白人作者讲述他在南非的幸福生活体验。其中就有他习惯了首次接触就同陌生黑人手牵手,看着两个巡警手牵手工作。白人向往亲密接触的文化生活氛围,与作者的感触相比,堪称围城。城里的想出去,城外的要进来。

    屏蔽 举报回复
  • 望樸歸真 回复 西岸

    恭喜你,这样的友情得之不易。

    屏蔽 举报回复
  • 西岸

    我非常感到庆幸的就是在这里的朋友比当年在中国都多,也许是因为美国人都太孤独了,因此只要你主动伸手,人们就愿意与你有密切的交往,逐渐就形成一个圈子,我们对这个事情有一个名字,叫anchor theory。

    anchor theory最早出于小老大,我只不过就是总结综合一下,专门在群体里解释了一下,结果有人就要给每个人做一件T恤,大家集中出去玩的时候作为某种制服,鬼子们还专门弄清楚了中文的锚怎么写,因为只有我们两人不是鬼子。

    这个理论是说因为人是社会动物,因此寻找affection是人们出自心底的欲望,但真正能实现的并不多,因为不意识anchor概念的意义。

    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什么不顺,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等,需要有一个支持群体,而这个群体对你就像一个anchor,你可以靠得上,在平时也是一种周末往来的群体。比如鬼子女孩们几乎都是离婚的,或者低不成高不就单身,因此这种群体就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理论尤其对大学生非常重要,也就是孩子一辈,只要在学校环境里有这样一个可以作为anchor的群体,就不会走极端,陷入抑郁症甚至自杀什么的,我们对小小老大就是这样要求的,结果她的朋友也是遍天下的概念,她非常容易交朋友,我在小儿小女系列里解释过如何培养孩子交朋友的能力。

    因此,生活中有可以靠得上的朋友是很重要的,这是你的生活环境的基盘。

    而这个朋友圈基本都是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工作,最后超出原来的因素而逐渐扩大的。而且也往往是以女孩为中坚,因为女孩喜欢扎堆儿。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一个群体,我想我们恐怕在美国不会去clubing,和习惯酒吧文化。

    事实上在一个群体中也存在群体自己的anchor的概念,就是人们都信任和号召大家做什么的人物,这种人在爬梯场合从来都是引人注意的,在我们这个群体里偏偏是个老中。

    也就是这种事取决与你,你可以是发起这个ancho群体r的人。当然前提就是你有这种意愿。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小人之交甜如蜜,君子之交淡如水。
    屏蔽 举报回复
  • 雨斤

    有道理!

    http://news.creaders.net/us/2019/03/05/2061671.html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鼻地狱

    真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