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市大街

注册日期:2017-01-26
访问总量:43293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我的蔡司相机


发表时间:+-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架蔡司120折叠相机,爸爸送我的。那是他上大学后,我爷爷送他的礼物。所以至今我能看见爸爸在颐和园的留影和体育场的矫健风采。不过三十年代初的相机除了蔡司镜头外几乎无一是处。所有功能全部手动,距离用步量,光线凭感觉,速度靠经验。还有景深,速度和光圈的关系,不用几卷胶卷练手还就真掌握不了相机性能。每照一张都要记下日期,几点,阴晴,光圈,速度,洗出照片后对比数据和成像关系,找出成败原因。早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讲解了相机的功能,还把他的一本摄影教材给我看,那是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内部教材,我的摄影知识和对照相机的了解基本都是从这本书里学来的。

大学一年级我把照相机带到北京,拍了不少照片。那年头胶卷可不便宜,德国阿格法Agfa120胶卷正品45块一卷,连我爸爸都舍不得买。我只买得起汕头产次品胶卷,一块多一卷,最多照16张,冲卷三块。照一卷再冲出底片,十天的伙食费没了,这还不算洗照片。所以说,照片里一定要有人才值得,那叫留影。风景照基本不敢想,太奢侈不说,还得被贫农出身同学讽刺为“资产阶级情调”。不过我还真拍了两张风景,实在是被景色迷住了,忍不住按下快门。五十多年后,景色消失,这两张照片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文革开始后,父亲怕受牵连,让我把相机带到学校。那年头相机是稀罕物,那些贫农干部看见知识分子有照相机,就怀疑有间谍嫌疑,是美蒋特务用来偷拍国家机密的。到196810月,军宣队已经着手毕业分配,同学们也开始做离校准备了。那时候,我已经被隔离审查,限制离校。我认识的一个高二女生要下乡,希望我去北京站送行,我向军宣队军官请假,被他臭骂一顿。那时候班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有照相机,只要开口我都借给。后来外班的学生也来借,但他们不会用,要我一起去。因为他们出身好,有他们监督,军宣队就同意我和他们一起去,条件是同去同回,不得擅自离开。回来后我把胶卷冲洗成照片送给他们,其中大约一半是他们的,一半是我的。我计算出每张成本就向他们要钱,没想到这俩家伙翻脸不认账,就是不给钱。他们知道我已经咋班里被监督管制,他们赖账白赖,没人会为一个“反革命”说话。我一下损失5块多钱,又不敢向家里要,只好从伙食费里省。这俩家伙一个河南人叫吴增喜,一个辽宁人忘了字,都是贫农出身。

那年头大学生里有相机的学生凤毛麟角,不是高干就是高知子女,我也认识几个,有机会就交流一下摄影心得体会,或者互相交换照相机使用。我曾用过一个摄友的135相机。毕业前,一个同寝室同学想让我出面借那台135相机给他用。我觉得自己没那个面子,就试着去问了一下,居然借来了。没想到那个家伙不会用135相机,胶卷装错位拧不动就使劲拧,把卷帘快门拧断了。我拿去相机商店修理,要20块,我要他修理,没想到他也赖账,说是旧相机,早就坏了,拒不赔偿。我当时的处境根本没资格和出身好的同学计较,只好把我的冰鞋拿到寄卖店卖了12块,剩余的每月从伙食费省点,好几个月才还清。至今记得此人叫王楚雄,四川来的,长得像《抓壮丁》里的“潘驼背”(冲这名字形象就不怎么样),人称“老潘”,军宣队进校后还以为他姓潘。鲁迅说过:“借着自己地位的升降看别人嘴脸的变化,不仅有趣,也有益。”我算亲自体会到什么是墙倒众人推了。

196812月,六八届毕业分配方案下来了,我继续留校审查,不予毕业。然而毕业方案公布的当天晚上,我的照相机就被偷了。相机在箱子里,从来不锁,放床底下一年多也没事,偏偏一公布毕业方案就丢了。看来这些人的道德都是装出来的,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像个北京的大学生。一旦无须再装下去,在老家村里养成的刁民恶习和贪婪本性就都暴露无遗了。由于我的出身和处境,报案根本无人理睬,军宣队军官听完一声不吭。只有系里的一个老员工给我做了记录。毕业离校前有个同学悄悄告诉我,他知道相机是被一个贫农出身的同学偷了。因为他自己也有把柄攥在军宣队手里,不敢承担责任,所以在离校前才告诉我。几年后遇见老同学听到,这个偷相机的贼出了车祸,终生残废。此人大学五年一直以出身好不可一世,对我冷嘲热讽,贬低侮辱,临走还顺走我的相机,真是苍天有眼啊。


图一:1964年夏天,主楼前荷花喷水池。1968年被军宣队以“走资派黑党委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填埋,用麦苗种出“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字样。

图二:1964年10月,现在万寿山上树木长高了, 已经拍不到这个景色了。


tu

浏览(2698)
thumb_up(6)
评论(19)
  • 当前共有19条评论
  • Treegum 回复 羊市大街

    那叫“花子放炮---穷欢乐”,特别开心。

    确实如此。那年头不仅缺钱,还缺尊严。能有相机玩的,家庭背景大都是专政对象或准专政对象。叫做“推一推就下去,拉一拉就上来的”。1970年大学毕业,没有单位敢要,或没有单位想要。只能去农村。即使这样也不忘初衷,继续摄影。(一台二战前的苏联fete 135 相机)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大街哦哦

    有个辽宁人叫齐阉冰(音),70年代借我父母人民币60元,后来我父母和这姓齐的都调动了工作单位,再写信给姓齐的要钱,姓齐的说早还了。如果姓齐或者他的后人看见后,并且是良心发现想还钱的,请通知我,只还本就可以了,利息免了。

    当年我家也需要钱,父母看你可怜急用,就借钱给你了。害的我父母又找自己亲戚借了人民币100元。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记错了,是莱卡相机,那些都是父亲带回国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天雅
    呀,那时都是黑白的。记得上工基课的老师教我们怎么洗底片,印照片。后来有一阵子都是自己洗印放的。。。直到后来流行彩色的,就不怎么玩了。。。看来你家比较幸运,没被抄家过。蔡司相机,路莱克斯手表,手动打字机,等等,我家都有过,文革全被抄了! 被抄三次家!
    屏蔽 举报回复
  • 起码货美国工科教授.

    屏蔽 举报回复
  • 起码货美国工科教授. 回复 羊市大街

    中国第一款国产商品照相机应该是“长江牌”135型,重庆军工厂出品。你说的上海牌135相机,叫做58-II型,也是58年左右投产的。质量,价格都比重庆的高,但是比重庆的晚了一,两年。

    屏蔽 举报回复
  • 羊市大街 回复 Treegum

    那叫“花子放炮---穷欢乐”,特别开心。

    屏蔽 举报回复
  • 羊市大街 回复 幸福剧团

    落井下石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刁民自古就有,源远流长。

    屏蔽 举报回复
  • 羊市大街 回复 起码货美国工科教授.

    文革前我见过上海牌135相机,不知道哪年投产的。1958年见过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忘记牌子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幸福剧团

    看来落井下石,占便宜还是很有历史了。

    那个时候荷叶能长得那么壮。图片大都很珍贵了。

    谢谢分享!

    屏蔽 举报回复